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山河岁月——抗日将领唐俊德及家人的那些事儿
来源:文/胡珊   2025-07-13 08:34:5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的光阴就这样随风而逝,留下了多少“光阴的故事”。当年“八百壮士”但求壮死,不求偷生;如今世界格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的岔路口,在这全世界人民都值得纪念的新的一年里,我不禁回忆起我的祖母唐可贞、她的父亲唐俊德将军,以及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

  唐俊德,1888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水南渡乡焦山一个农村家庭。俊德先生上四世皆通晓儒学,教授乡里,当年的学生中涌现出郑洞国将军等一批抗日将领。在爱国情怀的熏陶下,唐俊德曾经参加过武昌首义、北伐战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那个艰苦岁月,唐俊德关内南征北战,塞外横刀立马。他应军委会的要求到第一战区报到,担任开封警备司令兼第一战区战地警备司令。他在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副司令长官刘峙领导下参加抗战,作战地区位于平汉路方面。同年8月,唐俊德担任第一战区站地警备司令驻扎保定,参加第一战区作战。1938年1月12日唐俊德晋升中将,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1940年改任宝鸡警备司令,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守备大西北为持久抗战培训军队,为战略反攻作准备。同年9月,他任暂编第4军中将副军长,部队驻在绥远五原。1942年8月暂4军改编为骑兵第4军,董其武任军长。部队参加了由第八战区组织的绥西、五原战役,围攻据守在五原县城里的日军及增援部队,最后消灭了敌人,三战三捷,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精神。唐俊德指挥的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骑兵部队,1944年任河西警备副总司令。唐俊德对内调和军队各部、安抚地方少数民族,对外抵御日寇,坚持抗战,甚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所倚重。1945年抗战胜利,唐俊德毅然呈请退役。1946年获准退役返湘,1949年去台湾,1960年逝世于台北,和大陆的家人们再未见面。

  唐俊德位于台湾的长眠之处

  唐俊德是国民革命军第95师首任师长,任职3年多时间。这个师在抗日战争中被称为赵子龙师,与唐俊德一开始呕心沥血的训练管理是分不开的。抗战开始后,该师参加了豫北游击战,徐州外围作战,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

  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石门三名国民党将领唐俊德、唐自沫、唐生海同回石门,曾受到石门县国民党政府夹道欢迎,有“三唐过石门”之说。三唐同为国民党抗日将领,同有诗集传世,可谓石门三儒将,同为石门唐家“桐封天子”后人。三唐中军旅生涯中互为僚属,相互提携,建功立业,横槊赋诗,其志趣心胸三唐如一,可谓英雄豪杰之士也。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唐俊德将军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唐俊德国学功底深厚,诗文书法兼长,善缀八股文,湘人为唐俊德取绰号“唐八股”。他并非贵胤华胄,驰骋于混战乱世;文武兼备,武将诗心,运筹帷幄指挥战争之暇,即景怀人,涵咏诗词,著有《焦山诗草》传世。诗词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思乡之情,现选2首代表性诗词如下:

  和范瘖公太史抗战诗用其韵

  大儒挥金槌,琢之诗书间,

  屈铁成奇字,健笔耸龙鸾,

  洛阳哗纸贵,繁碎陋玉篇,

  趋趋亦步步,端拱目为还,

  长鲸涌溟海,嘘吸非一年,

  哀哉沈阳变,弥起长恨端,

  杂种入京室,太行污腥膻,

  壮士血相见,白骨蔓草缠,

  仓惶徙都市,政府迁西川,

  楚山经月火,万里传烽烟,

  大河入淮泗,会合若湾环,

  修蛇横洞庭,势薄七二山,

  流民日数万,奔走各异迁,

  富者远避寇,贪者最堪怜;

  扶老携幼弱,无地可回旋,

  豺虎窥秦陇,列卒戌潼关,

  大盗割鸿沟,东海何时填,

  忠义相喷薄,倡为天下先,

  乐毅破临淄,齐城尽弃捐,

  王蠋自经死,树枝生新妍,

  田单率宗室,乃以铁笼全,

  千牛绘五彩,妻妾列阵前,

  身与士卒伍,雪耻志尤坚,

  乘隙纵反间,两将尽踣颠,

  衔枚五千人,火炬牛尾煎,

  复齐七十城,千军牛酒欢,

  六合洒霖雨,声施烂相传,

  前修资借镜,愿著祖生鞭,

  铁肩担宇宙,肆予永思艰,

  誓当斩蛟鲵,横绝富士巅。

  中秋

  海上中秋节,吁嗟月几圆,

  空凭银世界,不见旧山川,

  故土诸儿隔,乡心五处悬,

  东坡曾有句,此事古难全。

  我的祖母唐可贞是唐俊德将军与原配夫人的女儿。她的一生,经历过大风大浪,前半生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后半生虽然曾遭遇不被理解,但作为众多中国老百姓中的一员,晚年过着寻常人家的日子。祖母的生母是石门山下一大户人家女子陈氏。祖母约7岁左右被生父唐俊德带到长沙,后来随父辗转祖国大江南北,全力投入抗日战争的第一线,曾经去过宝鸡等地。生母陈氏一直在石门老家侍奉公婆,去世的时候,祖母本想回石门看望,但回家的路桥被日本人炸毁了,因此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石门老家。因此,我的祖母和唐俊德将军一样,对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

  终于,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我祖父从美国留学归来,祖母既是一名职业女性,并且回归家庭,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在职场上,她虽然没有本科学历,却是单位既熟悉业务又懂英文的骨干。她在大学图书馆里,管理西文书籍,有大教授来借阅,她都可以准确把书拿出,并又编放整齐归还原处。因此,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她还是听从领导安排超龄“服役”,直到单位新进了懂英文的工作人员之后才退休。生活中,她和其他劳动妇女一样,亲自养鸡、养猪、做腌菜、泡菜萝卜,给孩子们做衣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俭朴素。在“文化大革命”中,祖母写了一首“子字歌”讽刺造反派。造反派不仅没有批斗她,还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她“能文能武”,再也不敢揪她的“小辫子”。祖母的记忆力很好,晚年总不忘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也知足长乐,不忘感叹今日生活的美好。

  2010年,祖母因病在医院卧床不起,但她仍天天关心时事大事、坚持读报。当我去探望她时,她问,最近有无国家大事?似乎一直在期盼着什么。她内心豁达,视死如归,不久便安详地永远闭上了双眼。虽然屡次听到祖母回忆起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她父亲的身影在我心目中愈来愈高大起来。但直到她去世后,家人们才把她唯一的一张和父亲的全家福摆出,看到后,我不禁热泪盈眶了,仿佛也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整理祖母的遗物时,我又发现一份抗战纪念物:那是祖母的哥哥赠送她,拍摄于湖南省沅陵县的老照片。照片不仅存留了沅陵县被炸之前的历史痕迹,还记录了日寇轰炸去后,县城火海连天、残垣断壁的悲惨狼藉。“给可贞,永远别忘了‘八一八’!”。这2张照片是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有力罪证,同时也对研究沅陵抗战历史及城市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爆发后,沅陵成为大湘西乃至全省的后方重镇。1939年8月18日,日军首次出动36架次飞机,对沅陵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疯狂轰炸。轰炸机群由东向西,沿着县城俯冲。看到这照片,我不禁又热泪盈眶了,仿佛看到了前辈们悲愤交加的心情,那拳拳的爱国心、赤子心。

  一排右一为唐俊德,二排左二为唐可贞

沅陵在未炸之前

  沅陵在被轰炸后

  照片反面:哥摄于敌机去后

  宁战死,不退让;宁战死,不投降!再回首,再回首!忆往昔峥嵘岁月,回首那些为了全世界和平而战斗的革命先辈,回首那些曾经认真生活过的普通百姓。多少枪林弹雨、多少生离死别,才造就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平静生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追忆他们的点滴往事。正是他们,构筑了我们当今社会的脊梁,他们的姓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长存浩气满乾坤!

  参考资料:

  《唐氏族谱》三修谱[Z]

  唐明哲编注.石门三唐诗集[Z]2005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门县第七届委员会编 石门将军 王立荣 国民党中将唐俊德[Z]2012年5月

  石门县政协文史委主办 石门文史 王立荣 辛亥功臣北伐元勋唐俊德将军[Z] 2012年第1期

  网络资料:湖南省档案馆 《档案时空》杂志 第九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