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烽火记忆:张鹏飞将军公文包见证“人民的抗战”的艰难与坚守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罗强武   2025-07-15 17:08:34

  在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陈中,有一件特别的展品——一只看似普通的藤条公文包。一只背带残缺的旧公文包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张鹏飞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公文包。它静静地安放在展柜中,却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浴血奋战的抗战岁月。

  这只公文包的主人是湘潭市抗日传奇将军张鹏飞,一位鲜为人知却又无比英勇的抗战英雄。他深入敌占区肩负着获取日军机密情报的艰巨任务,在日寇严密监控的城市里,他每日乔装打扮,怀揣着这个公文包,穿梭于大街小巷。公文包中藏着的可能是一份标注了日军军事部署的地图,或是记录了日军行动计划的密信。他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一次次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搜查,将关乎战局走向的重要情报安全送出,为我方军队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持。他也是一位军队中的基层指挥官。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时刻将公文包带在身边。包内装着上级下达的作战命令、部队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资料等。每次战斗打响前,他会从公文包中取出作战计划,与战友们仔细商讨战术。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他毫不退缩,紧紧握着公文包,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公文包伴随着他历经无数次战斗,见证了他为保卫祖国山河所付出的热血与牺牲。

  这只藤条公文包,历经战火的洗礼,岁月在它的表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藤条磨损的地方,仿佛是主人在奔波途中与各种艰难险阻抗争的印记;包上的划痕,或许是躲避敌人追捕时留下的惊险瞬间。它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民族精神。它是无数抗战英雄的缩影,代表着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

  张鹏飞,民族英雄,革命烈士,湘潭县梅林桥镇新虎村人,原名张德润,1912年5月20日生。从小习武,行走如飞,人称“飞毛腿”。1944年6月,倭寇大至,湘潭沦陷。张德润欲效岳武穆精忠报国,遂改名鹏飞。旋即组织游击队,或奇袭,或伏击,与敌周旋。仅石门岭一站,歼敌二十余人。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张鹏飞以为国家复兴有望,故解甲归田,欲以余生事桑麻。然耳闻目睹,官僚贪腐日胜一日,人民有倒悬之苦。1947年,张鹏飞接受中共领导,为推翻腐朽政府,再举义旗。1948年10月,中共湘潭县工委根据其生前志愿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张鹏飞烈士虽死犹荣,他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故事,将在湘潭人民中永久地传颂。张鹏飞率领的独立团在石门岭担任打援任务。大战前独立团到达后,回到驻地收拾行装准备出发时,他感到这次和日军作战肯定是一场硬仗和恶仗,就把一直不离身边的公文包交给母亲暂时保管,没有想到他再也没有回来……石门岭阻击战中张鹏飞英勇牺牲,公文包一直在家保存。张母去世前将文件包交给女儿,叮嘱一定要保管好烈士遗物。直到我们上门征集抗日传奇将军张鹏飞的公文包,为了筹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冒着冬季寒风细雨,湘潭市博物馆以及我市资深抗战史专家郭其志先生等人及梅林桥镇村干部,一同来到位于梅林桥镇郭家桥村的张鹏飞烈士墓前举行祭奠活动,以此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在张鹏飞烈士墓前,全体人员深深三鞠躬,并逐一敬献上一朵鲜花,表达深情祭奠之情,现场十分庄严肃穆。随后,湘潭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代表发言,讲述了张鹏飞烈士慷慨一生,不为利诱,不为威屈,抵抗外辱,追求正义的英勇事迹,抒发无限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大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先烈。祭奠活动结束后,还来到住在河口镇天白村的张孟支家中进行慰问。张孟支是张鹏飞烈士之女,今年80岁。并顺利征集到了张鹏飞烈士当年所使用的藤蔓公文包。

  这个饱经沧桑的公文包见证张鹏飞将军“人民的抗战”的革命生涯,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英雄们的身影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他们的故事,被岁月尘封,却又在偶然间与我们重逢。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抗战英雄的公文包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这只公文包,静静地躺在我面前,布满了岁月的褶皱,缝线处有些已经磨损,露出里面粗糙的线头。包角磨损得尤为严重,金属扣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却依旧牢固地扣在那里。看着它,我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

  我们查阅资料,四处走访,试图拼凑出关于这个公文包主人的故事。在战场上,他是无畏的战士,冲锋陷阵,毫不退缩;在后方,他是智慧的组织者,通过这个公文包,传递着重要的情报、部署着作战计划。那些在昏暗灯光下,他奋笔疾书、制定战略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抚摸着公文包,我们能感受到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时的紧张与坚定。每一道划痕,都像是他经历的一场战斗;每一处磨损,都见证了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个公文包,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英雄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与牺牲。

  当我们漫步在和平年代的繁华街道,享受着岁月静好时,不应忘记,80年前,中华大地曾遭受过怎样的战火洗礼。无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而那些承载着这段历史的抗战文物,则是这段悲壮历史的生动见证者。

  抗战文物,是历史的无言诉说者。这些文物,每一件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它们是我们了解抗战历史最直接、最珍贵的资料。

  这些文物,不仅是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子孙后代的精神传承。通过展示和研究这些文物,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它们将激励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能征集到抗战英雄的公文包,这是非常有意义且珍贵的事情!抗战英雄的公文包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历程,是极具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实物见证。

  当我们站在展柜前,凝视着这只公文包,仿佛能透过它穿越时空,看到当年抗战英雄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感受到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弥漫,没有了战火纷飞。但英雄们的精神,却永远不能被遗忘。这个公文包时刻提醒着我,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公文包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铭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让我们传承英雄的精神,将这份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化作前行的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