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抗日英雄谱
来源:文/孟宪歧   2025-07-16 10:52:43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小哑巴

  那年秋,东山镇来了一个又矮又瘦,蓬头垢面的人。

  他到人家门前,轻轻敲打,有人开门,便做个揖,指指嘴。

  他是个哑巴。

  镇里人就管他叫小哑巴。

  小哑巴很勤快,有人推车上坡,他会跑过去帮一把;路过井台,有女人来挑水,他立刻接过扁担。

  小哑巴去大户人家讨饭,给了吃的,他还拿起人家锨和镐,比比划划。

  主人问:“你想找活干?”

  小哑巴点点头。

  主人指指镇东头:“你去东边老刘家看看。”

  小哑巴就来到镇东头,见有一户人家黑漆门,灰门楼,便走过去。

  恰巧,有人走出来。此人正是主人刘方。

  小哑巴做个揖,指指嘴,刘方便转身走进院子里。

  小哑巴紧随其后,见院有老槐,黄叶撒地,便拿旁边一把扫帚扫起来。

  刘方从屋里拿出两个馒头递给小哑巴,小哑巴接过来塞进怀里,并不吃,继续扫。

  扫完院子,看台阶有一副水桶,便抄起扁担,奔井台而去。

  刘方见小哑巴挺有眼色,便问:“要不,你就在我家干活吧。”

  小哑巴高兴地点头,指自己的心窝,呀呀呀地喊。

  刘家是四合院,房子多,随便收拾一间让小哑巴住下了。

  从此,小哑巴就在刘家当长工。

  刘家在东山镇算不上大户,有几十亩薄田,春秋忙时雇几个短工就行了。

  小哑巴来了后,省了两个短工。

  别看小哑巴瘦小,可力气蛮大,挑挑扛扛,一般人比不过。

  刘方很高兴,把小哑巴当自家人待,一样的饭菜,还经常给他做衣服。

  刘方有女文莲,年方12,杏眼柳眉瓜子脸,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

  文莲喜欢小哑巴,爱吃小哑巴的烧土豆,每天都缠着小哑巴给她烧。

  刘方说:“文莲,要吃土豆让你妈给烧。”

  文莲撒娇说:“不嘛,我妈烧的不好吃,哑巴叔烧的好吃。”

  小哑巴给文莲烧土豆,一烧就是8年。

  文莲由一个小姑娘出落成一位大家闺秀,唇红齿白,面如满月,貌若天仙。

  有一天,文莲和妈去裁缝铺做衣服,遇到一支队伍。骑马的人见了文莲,立即跳下马,色迷迷地盯着文莲看,连涎水都流出来了。

  忽一日,竟有4人抬轿来到刘继祖家。

  4人全副武装,挎着盒子枪。还有一骑马的人跟着,从轿子里搬出了一堆绸缎布匹,还有一箱子大洋。

  骑马人说:“我们王团长看上了小姐,今天是大喜之日,我们来接人啦!”

  刘方大怒:“青天白日,这不是明抢吗?”

  那人嘿嘿笑:“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大人,你就给人吧。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团长这会儿正等着入洞房呢!”

  一家人关门抱头痛哭。

  等半天没人出来,便进屋抢人。

  一时间呼天抢地。

  刘方被打昏,文莲妈抱住文莲不撒手。

  可怜文莲娘俩难敌5狼,文莲像小鸡一样被抓起来。

  这时小哑巴回来了。见此情景,他突然左右开弓,两掌同时发力,先将两人打翻,另3人一见大事不妙,立即掏枪,可枪还没拔出来,早就被小哑巴撂倒。

  5个人躺在地上呻吟不止。

  小哑巴把5个人的手枪收起来,突然开口:“滚,告诉你们王团长,不要撒野,老猫在此!”

  5个人灰溜溜撒腿就跑。

  文莲惊问:“你不是哑巴?”

  小哑巴笑了:“原来是哑巴,现在开口讲话了。”

  小哑巴跟刘方说:“老爷,实不相瞒,我就是当年大闹京城的飞侠,人送外号的老猫。你们赶紧走吧!我为你们守家。”

  刘方无奈,领着家人逃命去了。

  当天,王团长领着一个连的兵力把小哑巴团团围在院子里。

  小哑巴说:“王团长你听着,我不要你的命,只要你的帽徽!”

  言罢一枪击穿了王团长帽子上的帽徽。

  王团长惊出一身冷汗,一挥手:“撤!”

  这位王团长,当年曾经围剿过老猫,知道老猫身手不凡,为此丢了性命不值得,便说:“后会有期!”

  小哑巴也一抱拳:“后会有期!”

  不久,王团长被调往抗日前线。

  刘方和文莲他们回来后,小哑巴说:“我既然已经暴露了身份,也不能在这里呆了,我马上就走!”

  刘方问:“你去哪里?”

  小哑巴指着身边的5只手枪说:“北山有抗日游击队!”

  文莲突然说:“哑巴叔,我也去!”

  抗战胜利后,已经成为八路军团政委的文莲回来探家时,把小哑巴的骨灰埋在了刘家的祖坟里。

 

  飞刀猴

  热河镇有一耍猴人,叫侯小七。

  小七的左腿残疾,右胳膊也残疾。父母在时,为了小七的生计,就给小七买了一只猴儿。猴儿听话 ,乖巧,每天与小七形影不离。大家都称猴儿小八。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小七便和小八相依为命。

  小七对小八好。

  自己冷点儿行,不能让小八冷了;自己饿点行,不能饿了小八。

  小八也对小七好。

  小七让它学啥,它就学啥。翻跟斗,钻火圈,拿大顶,样样精通。

  每逢集市,小七在前,小八随后,找一个空地。

  小七喊一声:“跟斗!”

  小八便连翻10个跟斗。

  那滑稽样儿,惹得围观百姓叫好。

  小七拿着火圈儿一比划,小八就跟着火圈钻,一纵一纵,煞是逗人。

  小七喊一声:“大顶。”

  小八站在空地中间,一掌着地,两腿朝天,还能蹦跶几下。

  表演完,小八拿着托盘,在观众面前走一圈儿,有钢镚儿噼里啪啦落下。

  1943年秋,热河镇来了鬼子。

  鬼子盖了炮楼。夜里住在炮楼里,白天出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鬼子的小队长叫山木,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据说,他在攻占云城时曾一天砍下了67个老百姓的人头。

  那天,正逢热河镇集市,他领着狼狗,挎着战刀,在集市上转悠。

  有一个老头蹲在地上,他面前放着两只活山鸡。

  山木对狼狗喊一声:“去!”

  狼狗窜过去,一口咬住一只山鸡,瞬间,两只山鸡被狼狗给咬死了。

  老头呜呜呜直哭。

  山木哈哈哈大笑。

  狼狗汪汪汪狂吠。

  人们敢怒不敢言。

  山木看见前面围着一圈人,还喊着什么,挺热闹的,就牵着狼狗走过去。

  小七正领着小八在表演呢。

  山木一见小八,立刻两眼发亮,他喜欢猴子。

  在日本大阪他的家里,就有一只宠物猴。

  不过,他现在更喜欢狼狗。

  这只狼狗被他训练得无比凶恶,只要他一发话,甭管是高头大马,还是倔强老牛,它都毫无惧色冲上去,几分钟便将猎物杀死。

  见了小八这只可爱的小猴儿,山木诡谲一笑,摸了摸狼狗的脑门,狼狗像箭一样朝小八扑去。

  小八一见狼狗窜来,猛地一跳,离地有丈八高,狼狗扑了空。

  狼狗再次扑过来时,小八一闪,就跳上了狼狗的背。

  小八用手掌捂住狼狗的眼睛,狼狗汪汪吼叫,却无可奈何。

  围观的百姓叫一声好,便四散离去。

  水木唤回了狼狗,狞笑着对小七说:“你的,给我练个绝活,半个月后,我要看,不练,你,猴,死啦死啦的!”

  小七回到家里郁郁寡欢。

  小八靠在他身边,一会儿蹭蹭他的脸,一会儿蹭蹭他的手。

  小七抚摸着小八毛茸茸的头说:“孩子,这回,咱们是无路可走了。”

  小八吱吱叫了两声。

  小七又说:“要不,我就教你绝活吧。”

  小八欢快地吱吱叫着。

  小七去了镇东边的铁匠铺,对张铁匠说:“给我打5把飞刀,半尺长,一寸宽,两面刃。”

  张铁匠问:“你要练飞刀?”

  小七答:“教小八练飞刀!”

  3天后,5把锃亮的飞刀打成了。

  小七又走进了画匠苏小秋的家。

  半个月后,又逢热河镇集市。

  不过,这回更热闹的地方是在老爷庙戏台前。

  十几个鬼子围在戏台左右。

  台下人山人海。

  台上的山木正襟危坐,狼狗伸着紫红色的舌头蹲在山木身边。小七和他的小八站在戏台中间。

  山木问:“绝活地,练好没有?”

  小七答:“报告太君,练好了。”

  山木又问:“什么的绝活?”

  小七答:“飞刀杀人!”

  山木猛然站起来厉声问:“什么?”

  小七镇静地答:“飞刀杀人!”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八手里5把飞刀,嗖嗖嗖嗖嗖,瞬间从手中飞出直奔山木,山木猝不及防,心口连中5刀,血流如注,气绝身亡。

  台下的鬼子乱了阵脚,涌上前来,有的救山木,有的来抓小七和小八。

  小七面对十多把刺刀,哈哈大笑:“恶魔已除,我死无憾!”

  言罢,抱起小八,倒在血泊中。

  人们在小七家里发现了一个画像,那个画像跟真人大小,正是山木。画像上布满了刀扎的痕迹。

  镇里人把小七和小八一同葬在松林里。

  建国后,热河镇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馆,小七和小八的骨殖都安葬在里面。

  不过,人和猴子的骨殖葬在一处,这在公墓里绝无仅有。

 

  两把刀

  爷爷有两样心爱之物,一样是刀,另一样还是刀。

  一把刀非常精致,是日本指挥刀;一把刀特别粗糙,是爷爷的爷爷打造的大砍刀。

  据说,爷爷的爷爷是一名厉害的铁匠,最拿手的技艺就是锻刀。他锻造的刀看着笨重,但钢口极好,一般的刀比不了。

  爷爷的父亲是附近闻名耍大刀的。

  爷爷从小就跟父亲玩刀,那大刀在爷爷手里耍得出神入化,很是了得。

  那年,爷爷就是背着这把大砍刀,参加了宋哲元领导的29军在喜峰口的抗战。爷爷这把大砍刀所向披靡,跟小鬼子肉搏,手刃鬼子6人。

  大砍刀上有几个小缺口,这是爷爷的遗憾。

  这几个小缺口,就是那把日本军刀给留下来的。

  为此,爷爷心疼了好久。

  1945年春夜,爷爷所在部队将鹰城的守敌团团围住,拂晓发起了进攻。

  天亮时,城里的鬼子基本被消灭。

  爷爷和他的战友们冲进了日军指挥部。

  日军指挥部里一片狼藉,横七竖八躺着一些日军的尸体,他们都是剖腹自杀的。

  但有一个老鬼子却安然地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摆着一把军刀。

  老鬼子面目狰狞,阴鸷的目光盯着端着枪的爷爷和他的战友们。

  爷爷吼一声:“缴枪不杀!”

  老鬼子嘿嘿冷笑两声,猛然站起,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你们的,哪个敢跟我比刀?”

  大家都愣了。

  老鬼子哈哈大笑:“不敢比?是吧?大日本皇军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站在老鬼子面前的十几名战士,只有爷爷的背上插着一把大砍刀。

  大家把老鬼子团团围住。

  老鬼子唰地抽出军刀,狂妄地喊:“来呀?胆小鬼们!”

  排长拍拍爷爷的肩膀:“去吧!让他见识见识中国大砍刀的功夫!”

  爷爷的大砍刀,那可是大家的骄傲。

  排长给大家使个眼色。

  大家明白,一旦爷爷体力不支,大家就乱枪将老鬼子击毙!

  爷爷把手里的长枪交给排长,轻轻抽出背上的大砍刀。

  爷爷两眼喷火,怒视着眼前这个狂妄的家伙。

  爷爷知道,日本人手里的刀可不是吃素的。佩刀的鬼子都会刀法,想战胜他们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爷爷跟鬼子交手也不是第一次了。

  那回,在喜峰口长城抗战,一个鬼子小队长,从一名死去的爷爷的战友手中夺到了一把大砍刀,挥舞着砍过来。

  爷爷节节败退,鬼子呀呀呀怪叫着。

  爷爷发现鬼子的刀法也是一般,看出破绽后,爷爷挥刀只几个回合,就将小鬼子的脑袋劈为两半。

  老鬼子双手紧握刀柄,拉开了架势。

  爷爷先发制人,朝老鬼子摆摆手:“来吧!老子等着你!”

  老鬼子先自己刷刷刷舞了起来,一招一式,很是凶猛。

  爷爷冷眼相看。

  老鬼子嗷嗷嗷喊叫,冲到爷爷面前。

  爷爷迎刀砍去,金属声不绝于耳。

  很快,爷爷发现,大砍刀的利刃被老鬼子的军刀砍了几刀小缺口。爷爷没想到鬼子的军刀这样厉害,不由得怒火中烧,用刀背猛砍鬼子的军刀。

  旁边的战士们一起喊:“杀死他!杀死他!”

  爷爷备受鼓舞,越战越勇。老鬼子刀法越来越乱,脚步迟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瞅准机会,爷爷刀尖直抵老鬼子胸口,双手用力一捅,老鬼子当场毙命。

  战士们欢呼雀跃,把爷爷抬起来抛向空中。

  爷爷拿过老鬼子那把军刀仔细一看,刀刃依旧锋利,并无半点损伤。

  爷爷不得不佩服这把军刀真是一把好刀。

  后来,爷爷和他的战友们才晓得,被爷爷杀死的老鬼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著名刀客大佐津浦一郎。

  爷爷高兴啊,骑着东洋大马绕着城里跑。

  东洋马跑得疯狂。突然,马失前蹄,将爷爷摔了下来。

  这一摔,就把爷爷的戎马生涯生生给摔断了。

  爷爷不得不含着眼泪离开队伍。

  师长就是爷爷在喜峰口长城抗战时的连长,忍痛割爱,送爷爷走出军营。

  师长将那把作为师里莫大荣誉的军刀交给爷爷:“好好珍藏吧!但愿我们的军魂永在!”

  爷爷是瘸着一条腿回到家乡的。

  爷爷带回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日本刀,另一样是家乡大砍刀。

  以后,爷爷经常做的事,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在院子中,拿出那两把刀来,轻轻地擦拭,刀光闪闪。

  爷爷过世,随葬的物品,就是这两把刀。

  孟宪岐创作简历

  孟宪岐,笔名孟宪歧,承德人,河北省作协会员。

  目前于《小说选刊》《民间文学》《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民兵》《延河》《作品》《飞天》《神剑》《鸭绿江》《青海湖》《小说林》《四川文学》《天津文学》《满族文学》《安徽文学》《广西文学》《小说月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短篇小说》《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故事林》《民间故事》《民间传奇故事》《今晚报》《羊城晚报》《辽沈晚报》等100多种报刊刊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故事300余万字。出版《那山.那人.那狗》小小说选集一部,多篇小说、故事、散文获奖。

  现有百余篇小小说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微型小说、中国小小说年选及被多家刊物选载。 还有多篇小小说被选入中考、高考试卷或编入教辅书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