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在太行山上
来源:文/韩中州   2025-07-17 08:40:17

  (一)

  想起太行山,我用尽所有奇崛的想象,为英雄的大山歌诗造势。

  想起太行山,我用尽所有高光的时刻,向血性的大山传递心跳。

  穿越太行山,一种燃烧的雪意在血管中脉动:横空出世莽昆仑,隆起,凹陷,抬升,弧形构造的山势,一线蜿蜒坚韧的脊梁。

  铜墙铁壁的太行山,一脉持久抗战的地理屏障,一道坚如磐石的钢铁长城,一眼热血冲顶的传奇大山。

  铁骨铮铮的太行山,不断再生的气场,一山起伏血色葱茏,从低音到中音到高音,奏出雄浑的英雄交响。

  八百里太行,山脉汇聚,牵手挺立,矩形方阵,深藏风雷。野茫茫的峰脊,白茫茫的雪线,聚拢仁人志士。

  八百里漳河,摊开太行山的掌纹,将冲锋的号角,濯洗成低沉的呜咽;把烽火的烈焰,沉潜为静水的深流。汤汤奔涌的浪头,麇集干城良将。

 

  (二)

  太行天下脊,抗日的脊梁,列队成阵星夜疾行,东渡黄河深入太行山重峦叠嶂的褶皱。

  西边的黄土高原,延安窑洞洞若观火,安塞腰鼓战马狂飙,壶口瀑布浊浪奔雷。

  东边的华北平原,万里长城中流砥柱,燕赵侠士慷慨悲歌,敌后武装纵横出没。

  在太行腹地,平型关隘,八路军首战大捷,歼灭日军不败的神话,点燃全民抗战的烽火。

  地道战在蜿蜒的黑暗里,掘进一个个光明的出口。

  地雷战在静默的潜伏中,炸响一颗颗复仇的奇兵。

  交通战在持续的破袭中,瘫痪一条条补给的动脉。

  麻雀战在飘忽的山野里,射出一粒粒尖锐的芒刺。

  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在太行嶙峋的山体,一次次滚动让敌人魂飞胆丧的惊雷。

  打开太行山的深壑幽谷,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伏击战,每块冲锋的岩石,都镌刻着抗战纪年永不磨灭的番号。

 

  (三)

  在山西武乡王家峪村,八路军朱德总司令,手植的那棵红星杨,身姿挺拔一树擎天。

  红星杨每截树枝的横断面,都藏着一枚红五星,那刻入骨血的红,犹如太行图腾,天降星徽,在每一座山岗,每一道沟壑,播撒抗日的星火。

  铁在燃烧,心在淬砺,抗日的星火锻打三十万把大刀,精钢迸溅太行山脉,喋血鏖战漳河岸边。

  华北平原长城内外,折戟沉沙铁未销,太行山上青纱帐里,刀光剑气血方刚。

  花岗岩沉积的星光,磨砺闪电的刀锋,唤起千百沉睡的村庄,麇集亿万觉醒的手臂。

  刀刃为天,兵民是抗战仰仗的天;刀背为地,民众是胜利依靠的地。

  刀鞘敛藏天地锋芒,刀尖呼啸杀敌寒光,十年霜刃未曾试,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砍向鬼子们的大刀,是国仇家恨锻打的天罡。

  大刀在手,铁血在握,大开大合,义勇前进。

  大刀在手,正义在握,宁折不弯,血债血偿。

 

  简介:韩中州,第二届、第三届遵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专注于红色文化和自然地理诗歌散文写作。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文艺家》、《中国青年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冶金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青年作家》、《黄河》、《散文诗》、《星星诗刊》、《散文诗世界》、《诗刊》、《诗林》、《山花》、《椰城》、《文艺生活》、《天津诗人》、《青年时代》、《作家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贵州日报》、《贵州作家》等国内报刊杂志。曾获鲁藜诗歌奖、博鳌国际诗歌大赛提名奖、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奖、全球华语诗歌大赛奖、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创作大赛奖、国际旅游诗歌节“行吟诗歌奖”等诗歌大赛奖。诗歌和散文诗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选本。出版有《世纪回眸》、《中州哲语》、《浮云尘土》、《行走中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