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爷爷的抗战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刘胜民   2025-07-17 15:11:17

【小说】

  故事,还得从1943年说起。

  那年夏天,日本鬼子占据了位于昌乐、安丘、临朐三县交界的高崖村。

  鬼子的炮楼就矗立在村子西面,土墙环绕,墙顶上到处是枪眼和投弹口,外围是宽两米水深三米多的壕沟,再外是围墙,最后是铁索吊桥,层层设防。尖利的倒刺密布墙头,看一眼,都让人头皮发麻。

  从此,人们就经常看到日本鬼子骑着大马,挎着指挥刀,背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枪,三五成群地在村里村外转悠。鬼子在土匪的带领下,多次清乡,疯狂推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见鸡逮鸡,见羊牵羊,见了大闺女就喊:“花姑娘,大大地好,塞古、塞古地干活。”不少村庄,房屋被烧毁,村民被枪杀,粮食被拉走,连鹅鸭飞禽也被洗劫一空。

  日本鬼子的种种惨无人道的行径,激怒了八路军鲁中武工队。

  一天,队长李明对队员们说:“鬼子太嚣张了,不灭灭他们的威风,和他们干一仗,他们就不知道我们武工队的厉害。你们都给我动动脑子,想想办法。”

  “炮楼里的那10多个鬼子,倒没有什么可怕的。可那100多个土匪就不是吃素的,就凭我们这20多个人,缺枪少炮的,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嘛!”刘麻子耷拉着眼皮说。

  “怎么,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鬼子糟蹋我们的老百姓?你还是一名武工队员吗?说什么丧气话!”王彪狠狠地瞪了刘麻子一眼。

  “好好,你能,那你说,这一仗我们该怎么打。”刘麻子抬起头,反问道。

  “炮楼,炮楼,一听很吓人,其实鬼子没有大炮,就几挺机枪。怕什么!”王彪又剜了刘麻子一眼。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都好好考虑考虑,办法总会有的。”指导员秦大刚说。

  “我倒有个办法,不妨试……试一试。我倒想起了一……一个人,不知道他……他愿不愿意干。”秦二柱“吧嗒吧嗒”吸着烟,结结巴巴地说。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你磨叽个啥!”刘麻子有点不耐烦了。

  “二柱,我知道你心眼多,你慢慢说。”李明来到秦二柱的身边。

  “队长,是……是这样,刘庄村的刘茂林不……不是给炮楼里的鬼子做饭嘛,他……他是我的表哥。他总知道那帮狗日的底细吧,他要是愿意帮忙,给我们通风报信,我们就有机会教……教训一下那帮狗日的。”二柱说。

  “你别说,二柱,你这个这个主意不错,我看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非你莫属了。二柱,你可好好和你表哥说道说道。我知道,你表哥是个烟鬼,我这里还有两包烟,你给他,够他吃一阵子的。”说着,李明从口袋里摸出烟,递给了二柱。

  “还是……还是李队长好!”二柱嘻嘻地笑着,回头乜斜了刘麻子一眼。

  秦二柱说的刘茂林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是当地有名的厨师,做出的菜,色、香、味俱全。十里八村,有钱人家一有红白公事,就请爷爷来帮忙。爷爷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吸烟。一根长长的烟袋,总是掖在裤腰里。

  一天,村里的地主刘四要操办儿子的婚事,就把爷爷请来了。不巧,冒着热气的四喜丸子刚出锅,鬼子和土匪就进了院子。

  闻着香喷喷的四喜丸子,几个鬼子直吸溜鼻子。

  “太君,这个的好吃,你的米西米西?”站在一旁的翻译官用筷子叉起一个四喜丸子,送到了鬼子头目冈田面前。

  吞下四喜丸子,冈田抹了抹厚厚的嘴唇,乐了:“这个的好吃,大大地好吃!”

  只见他一挥手,几个鬼子一拥而上,一眨眼的功夫,一盖垫四喜丸子就被他们吃了个精光。

  “这个的好吃,你们的,怎么做的。快快的说,不说,死了死了的!”冈田拔出刀,指着院子里的人问。

  “太君,我的知道,是这个人做的。”说着,翻译官就把我爷爷推到了冈田跟前。

  爷爷就这样被鬼子和保安团的人带进了炮楼。

  爷爷说,那可不是人呆的地方。尽管他不情愿,但他还得给鬼子和土匪劈柴,烧水,买菜,做饭。稍有不慎,就挨鬼子的打骂。

  在两包烟的诱惑和秦二柱的极力劝说下,我爷爷同意和武工队见一面。

  夜幕降临了,大地一片漆黑。秦二柱领着我爷爷,悄悄地走进了汶河北岸的槐树林里。

  “表哥,这是我们武工队李队长。他有事和你说。”秦二柱对我爷爷说。

  “黑灯瞎火的,你们找我干什么!我就是一个做饭的,我可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一看二柱身边“呼啦啦”围上来七八个人,爷爷不高兴了。

  “鬼子和土匪杀人放火,太嚣张了,我们武工队咽不下这口气。我们就想把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教训一下,把那个炮楼打掉。”李明说。

  “就你们几个人,能打过他们?我看你们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爷爷说。

  “这次我们就想给鬼子点颜色看看。就是豁上我们的命,也要和鬼子干一仗,打掉那个炮楼。”秦大刚说。

  “你们打鬼子,关我什么事。我就是一个做饭的,帮不上你们什么忙。没我什么事,我要回家了。”说着,爷爷转身就要走。

  “表……表哥,你先别……别急着走,我们都是中国人,打鬼子,每个人都……都有责任。我们想向你打……打听一下,鬼子的炮楼里的一些情况。“二柱说。

  ”这个,我知道。鬼子的炮楼共分四层,其中第一层是伙房,第二层住着土匪,第三层住的是日本兵,顶层是一个瞭望哨。只要天气晴朗,就是方圆二三里远的村庄,他们在顶层上也能看到。”爷爷说。

  “我再问你,平时炮楼里吃的菜,是不是你给他……他们买的?”二柱问。

  “是啊,可是每次他们都派两个鬼子和几个土匪跟着。”爷爷说。

  “最近几天还买菜吗?”李明问。

  “明天就得买吧。”爷爷说。

  “你们一般是到哪个集市上买?是去漳河、鄌郚,还是去包庄、平原?”刘大麻子问。

  “说不定,要不怎么叫他们鬼子呢。鬼子精着呢,他们从来就不提前告诉我。”爷爷说。

  “那可怎么办呢?”李明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我也十分恨这帮兔崽子。鬼子整天不拿我们做饭的当人看,今天说菜咸了,明天又说菜淡了,经常被他们打过来,骂过去。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既然你们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样吧,明天你们在我家里等着,我和我的三儿子杠子一起去。瞅个机会,我编个瞎话,让杠子跑回来告诉你们,我在哪个集上买菜。杠子还小,鬼子一般不会起疑心的。”爷爷说。

  “刘大爷,那你可千万要小心啊。”临走时,李明一再嘱咐我爷爷。

  第二天,农历六月初四,正是鄌郚大集。集市上,人来车往,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太君,我老婆快要生孩子了,我买了几个鸡蛋,让杠子送回家。”爷爷给两个鬼子每人一支烟,笑着说。

  一个矮胖的鬼子摸了摸杠子的头,恶狠狠地说:“你的快去快回,回来的糖的咪西。你的不回来,你,还有你的老子,死了死了的有!”鬼子一边说着,一边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雪白的东洋糖块,在杠子眼前晃了晃。

  “你的听话,不回来死啦死啦的!”另一个龇着大牙的鬼子抽出大洋刀,在杠子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下,满脸杀气地吓唬道。

  穿过人群,杠子回头看看离鬼子远了,一溜烟似地逃出了鬼子的视线。

  约摸吃一袋烟的工夫,杠子就跑回了家,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和李队长说了。

  事不宜迟,李队长带领武工队迅速向鄌郚集跑去。

  “你们看,鬼子在那儿。”顺着杠子指的方向,李队长就看到两个鬼子和两个土匪正坐在一棵大树下啃着西瓜。

  看到鬼子,刘麻子急了,掏出手枪,“叭——”一声枪响,那个矮胖的鬼子应声倒地,栽在地上一动不动了,另一个鬼子赶紧躲到了大树后。

  “太君,一定是刘老头的那个小孩回去报告了武工队。”一个土匪趴在鬼子的耳朵上说。

  呲着大牙的鬼子二话没说,拔出刀,就向站在一边的爷爷刺去。

  顿时,我爷爷的一只腿鲜血直流。

  当鬼子抽出刀,准备再次刺向我爷爷时,李明、秦大刚、秦二柱纷纷掏出手枪,“叭,叭,叭”,另一个鬼子和两个土匪也倒下了。

  “快!赶紧给刘大爷包扎。”李明看了一眼刘大麻子。

  “刘大爷,血债要用血来还。刘大爷,我们一定为你报仇!”李明眼里噙着泪,不停地安慰着刘大爷。

  “同志们,这儿发生的一切,一时半会据点里的鬼子还不知道,我们现在就赶紧向高崖出发,端掉鬼子的据点,为刘大爷报仇,为乡亲们报仇。”李队长用命令的口气说。

  看着被鬼子打伤的刘大爷,战士们的战斗情绪极为高涨,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和鬼子好好干一仗。

  下午一点多钟,李明带领武工队员来到了高崖,隐蔽在离鬼子的据点大约五六百米的一个小树林中。

  根据刘大爷提供的情报,这时候鬼子都去睡午觉了,只留下几个土匪在炮楼顶上和吊桥下站岗。

  “刘老头,今天又买了什么好吃的,先让我俩尝尝!”看着我爷爷回来了,在吊桥下站岗的两个土匪乐了。

  “那您俩也得先让我过去啊。”我爷爷笑着说。

  “你后面那几个人,我们怎么不认识啊。还有,和你一块去的那两个太君和伙计,不是,那两个鬼子和伙计怎么没来啊。”一个站岗的土匪满脸狐疑。

  “你不提,我还忘了。他们四个,和我买完东西就走了,到翠香楼快活去了。没办法,我就从集上随便雇了几个人帮着把东西背回来了。”我爷爷很认真地说。

  过了一会儿,站岗的土匪才慢悠悠地把吊桥放下来。

  我爷爷一瘸一拐地在前面走着,一身农民打扮的6名武工队员挑着蔬菜和猪头肉、馒头等食物跟在后面,大摇大摆地进了鬼子的炮楼。

  我爷爷他们刚过了吊桥,站岗的土匪就喜得蹦跳起来,扔掉手里的枪,围上来就抓西红柿,拿猪头肉。

  趁两人不注意,两名武工队员迅速从腰里掏出匕首,抵在了两个土匪的胸膛上。

  “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都是中国人,我们知道你们也是被逼无奈才当了土匪。想活命,就乖乖地老老实实地待在这儿。”秦大刚厉声说。

  “好好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儿。”说着,两个土匪就把枪交给了秦大刚。

  在我爷爷的带领下,武工队员们不费一枪一弹进入炮楼,来到了鬼子睡觉的地方。“哐哐”两脚,秦大刚踢开了屋门,睡得如死猪一般的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纷纷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叽里哇啦乱叫,一边站起来摸枪。

  武工队员们立马向鬼子射击,机枪“哒哒哒……”地似雨点一样扫射。一眨眼的工夫,七八个鬼子就被打死在地。那几个未被打死的鬼子,刚把枪拿在手里,武工队员们堵住屋门向里射击,鬼子纷纷中弹身亡。

  正当武工队员们背着鬼子的枪支向外走的时候,突然,从外面进来了一个鬼子,猛地朝着秦二柱扑来。原来,这个鬼子闹肚子,出去拉稀,闻听枪声急忙返回来。说时迟,那时快,秦二柱掏出手枪,只听“叭”地一声闷响,鬼子松开了手。

  听到枪声,正在午睡中的土匪头子秦仁慈,立刻就想到要打电话求助,但是电话线早就被武工队剪断了。

  此时,乱成一锅粥的土匪,光着膀子,端着枪就向外跑。这时,李队长率领的武工队员们从小树林里蹿出来,冲进炮楼,像把铁钳似的,紧紧地“钳”住土匪。被围的土匪见四面都是武工队员,妄图垂死挣扎,疯狂抵抗。

  李明发出了冲锋的命令,战士们端着枪,像旋风似的围上来,大声喊着:“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土匪们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

  这时,背着炸药包的刘大麻子,早已把炸药包靠在炮楼底部的墙上。看到李明他们押着土匪穿过吊桥,他迅速引爆。

  “轰隆!”一声巨响,鬼子的炮楼轰然坍塌。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战斗,鬼子设立在高崖村的炮楼,终于被武工队拔掉了。鲁中边区山地和平原的抗日根据地终于连成了一片。

  爷爷活着的时候,经常眉飞色舞添油加醋地对人们讲他打鬼子,炸炮楼的故事。

  听得多了,就有人不愿听了,就有人不相信了。一个和爷爷年龄一般大的人就说,你就是一个在鬼子炮楼里做饭的,打鬼子、炸炮楼是武工队干的,你吹什么吹。

  爷爷把眼一瞪:要不是我给武工队提供情报,给他们带路,武工队能那么轻易打死鬼子,炸毁炮楼?你们不相信我说的话,你们可以问问咱村的秦二柱啊,他现在在北京,听说是一个什么部……对,是解放军后勤部的一个处长。他可以为我作证明,当年是他求的我,让我帮武工队传递情报,让我领着武工队进入鬼子炮楼的。还有那个武工队长,是叫李明吧,还有刘大麻子,他们都能为我作证。”

  “照你这么说,你还是打鬼子的大英雄呢。”

  “大英雄咱不敢当,但咱起码为把小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出了一把力。”爷爷自豪地说。

  作者简介:刘胜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长篇小说《丰碑》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汶河悲歌》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抗战70 周年”文学征文中篇小说优秀奖。撰写的数10条广告语在全国广告语征集活动中获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