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藏在银元里的过往
来源:欧阳凌   2025-07-17 16:30:35

  二零二一年,一条新修的高速公路从老家屋后的半山腰穿梭而过。挖土机在山顶日夜轰鸣作业。某天中午,发生了一桩惊动全村的大事!

  三叔跟着村里人蜂拥地爬上山时。只见挖机司机瘫坐在地,嘴唇煞白,双手抖个不停,嘴里叼着一根没点着的香烟。挖斗中赫然有十几根白骨,前面的黄土里更是白骨森森,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瘆人的光,让人脊背发凉。大家面面相觑——这片世代耕种的土地,谁家祖坟在哪都门清,哪里听说埋过这么多人?看这样子,少说也有数十具遗骸,像个乱葬岗。

  正议论间,七、八个人匆匆赶来,其中两个着警服。中年人问村长,你们可曾听闻过这埋过人?村长连连摇头,周围乡邻也跟着附和。几十年了,从没听说过这里埋过人啊!

  三叔突然好像想起什么,我妈以前讲过一个故事,说不定这个有关。

  那是一九四三年的夏天,我妈刚二十出头。某个午后,她正在院子里剁猪草。突然,村口传来一阵铜锣声,鬼子要来了!今晚怕要路过村子,大家都藏好!打锣人边跑边敲,急促的锣声让整个村子炸开了锅。

  我爸是个漆匠,那天正好在邻村刷棺材。我妈手忙脚乱剁完就开煮,刚把掺着米糠和野草的猪食倒进盆里。院外突然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她吓得脸色骤变,舀猪食的勺子当啷落地——不是说鬼子晚上才来么 ?

  老乡!有吃得么?一个年轻军人推门而入。他穿着褴褛的军装,补丁摞补丁,腰间别着驳壳枪,脚上一双破草鞋。沙哑的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喘息,别怕,自己人。

  我妈一听,心定了些。晚饭都没来及煮,哪里有吃的呢。于是摇手小声说,没呢。军人瞧见冒着热气的猪食盆,大手一挥,就吃这个,兄弟们都进来!院子里陆续走进二三十个年轻人,个个一身补丁军装,脸颊凹陷,面黄肌瘦。他们抄起勺子,没碗的就用手捧着,转眼一锅猪食吃得精光。吃完又舀一勺凉水猛灌几口,便急冲冲地跑了出去。

  这哪里是吃饭,分明是吊命啊。我妈说,那些兵看起来真可伶。为首的军人走时,丢了块银元在桌上,谢了啊,老乡。反正猪食没了大不了饿几顿,她捡起银元就急忙躲了起来。

  当天深夜,山腰梨子坳方向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像爆豆子一样响了半宿。后来,稀稀疏疏越来越远。次日清晨,村长带了几个胆大的村民扛着锄头去查看。只见地上全是弹壳,草丛里和土路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暗紫色的血迹在晨雾中都还没干透。惊魂过后,村长定了定神,昨晚打仗,死了这么多人啊。埋了吧,不然闹瘟疫得遭殃。

  这么多咋埋,坑都要挖半个月!

  挖个大坑!

  那哪行,鬼子和中国人能埋一块?

  村长就说挖两个。把鬼子丢那个臭水沟旁边。再找块向阳的黄土地埋忠骨。埋完,大家都鞠个躬!

  解放后,亲历者都渐渐故去。我妈活到九十二,是最后去世的,至今都已近十年。这桩往事没几人知道了。

  难怪啊,早几年挖地刨出子弹壳,我还以为是有人打野猪留下的!在场的堂兄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中年人沉思了一会儿,虽然县史和地方志都没记载,但这定是真的。这些都是为国捐躯的英灵啊!找个好地方,仍然把他们合葬,立一块碑……

  今年清明我回老家扫墓。三叔又聊起这事。我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交给我的那块银元。当时她拉着我的手说,好好收着,这个能保佑你!这块银元至今躺在老家的床头柜里,不值钱,我一直就当留个念想。想不到却藏着这样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过往!

  次日我来到无名英雄的墓前。濛濛细雨中,四周的无名野花在悄然绽放,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无声却最深情的祭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