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纵观红色文明的孕育发展历程,革命文化始终是中共党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文明交相辉映,推动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文章通过介绍新四军精神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结合新四军在盐城留下的大量红色基因,指出了盐城依托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盐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前 言
革命纪念馆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广泛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盐城要实施红色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带,通过推进新四军纪念馆的创造性转化应用实现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新四军纪念馆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具有划时代意义,为盐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
一、盐城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2014年8月24日,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省五大重点纪念馆之一。
(一)历史渊源
新四军继承发展了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和井冈山时期红四军的光荣传统,在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孕育铸造了铁军精神,构成了盐城红色文化的内在基因。华中抗战是一段光荣辉煌的历史,是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革命历史锻造了盐阜地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品格,成为长期激励盐城人民干事创业、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历程中,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四军广大指战员与盐阜儿女一道英勇抗战,他们的足迹遍布盐阜大地,红色印记随处可见。盐城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迅速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指挥和政治中心。随着华中局、《江淮日报》社、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华中党校和苏北文化协会等在盐城相继成立,根据地政权、军事、经济、文化和统战等各项建设蓬勃开展。华中局带领当地百姓建成长度达45公里的捍海大堤——范公堤,这成为华中抗日民主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历史丰碑。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与盐阜人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谱写了伟大的壮丽诗篇,成为盐城红色文化的历史源头。
(二)深刻内涵
红色文化是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表现,是盐城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当前,如何让红色文化在盐城实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放异彩,是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八十多年前,新四军在盐城留下了珍贵历史足迹,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红色文化、铁军精神和建军模式,深深烙印在这片辽阔的大地和人民心中,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三)时代价值
革命英雄主义是新四军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这一伟大壮举彰显了其勇当民族先锋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党品质,这个品质对广大新四军指战员来说,就是要坚守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当民族先锋,这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当前,全国各地党员干部每年源源不断到盐城参加党性教育培训,体验红色文化,感受铁军精神,促进了盐城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
二、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在盐城留下了大量红色基因
盐城在华中抗战中占有一席之地,新四军为这座城市刻下了“红色之城”的历史烙印,铸就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等一系列红色文化图谱。截至2024年底,盐城共有红色遗存遗址248处,其中以烈士命名的镇村有128个。
(一)铸就了内涵丰富的新四军铁军精神
重建军部后,新四军从此驰骋于苏北平原,通过浴血奋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新四军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铁军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包括:听党指挥,忠于人民;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令行禁止,执纪严明;勇猛顽强,英勇善战。铁军精神已成为盐城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基因,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按照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决战黄桥,挺进盐阜。1940年10月10日,北上新四军与南下八路军在盐城会师,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在盐城重建军部,新四军走上了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征程,成为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铁军,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催生了光辉灿烂的抗战文化
华中局在组织新四军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积极加强民主政权建设、努力恢复根据地经济、重视发展民生和创新革命文化等一系列工作,将盐城地区文化建设和统战工作作为敌后抗战的重中之重。从大后方前来支援抗战的学生和文化人士,提升了新四军指战员文化素质。许多进步青年奔向盐城,华中鲁艺在盐城贫儿院诞生,成为苏北乃至华中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华中鲁艺设置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四个系,文化学习研讨氛围浓烈,为部队和地方输送了很多文化干部。刘少奇曾指出:“华中区的文化运动,包括华中鲁艺的文化成就,都是我们根据地的新文化运动,我们的文化是抗日的文化,是民主的文化,是区别于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的全民文化,是老百姓参与的文化。”华中鲁艺师生在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他们改变组织形式,以更加顽强坚毅、高昂灼热的革命热情投入苏北抗日文化运动,催生出了光辉灿烂的抗战文化。华中鲁艺师生以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影响着新四军指战员的德艺情操。
当时,盐阜抗日根据地广大城乡都有新四军文工团、宣传队在活动,每天上演精彩戏剧宣传抗战。新四军开辟盐阜区根据地后,积极联系当地士绅,与他们广交朋友以取得信任,通过这些社会上层人士来影响当地百姓,宣传新四军革命思想,达到共同团结抗战的目的。为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陈毅倡议创办了湖海艺文社,当地文人纷纷在艺文社发表诗文表达抗日主张,赞扬抗日民主政权,这就有力加强了新四军和知识分子间的联系。新四军通过艺文社团结了苏北社会名流和抗日分子,扩大了新四军在苏北根据地的影响力。在抗战文化的感召下,一些国际友人如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奥地利医学专家罗生特、朝鲜义勇军和日本反战人士等都来到盐城参加反法西斯运动。
(三)留下了一系列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1940年10月,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掀开了华中抗战的新篇章。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1941年9月,盐阜区行政公署成立,辖盐东、盐城、阜宁、建阳、淮安、阜东、涟水七县和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成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基层政权。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浴血奋战中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系列民主政权,在革命老区留下了大量红色基因,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段革命历史在留给盐城深刻红色记忆的同时,也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的光辉印记。当前,盐城境内现存革命遗址近二百处,其中绝大部分为抗战遗址遗迹。这些红色遗址遗迹主要包括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阜宁陈集镇新四军军部旧址、汪朱村华中党校旧址和羊寨单家港华中局扩大会议会址等。这些红色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盐城开展敌后抗战的光辉历程,生动记载反映了盐阜儿女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新四军抗战这段红色记忆给盐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便是以新四军“铁军精神”为主体的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构成了盐城特有的红色文化体系,已成为盐城整个城市文化体系中的最重要内容。
三.盐城依托红色资源推动新四军纪念馆创造性转化应用的对策
文化生态旅游是盐城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盐城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其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是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带得天独厚的条件。盐城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是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域,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当前,从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和资源保护开发的角度出发,盐城需要借助新四军革命纪念馆加快构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一)坚持生态立市,加强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体系保护
盐城市应将认真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努力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与旅游业态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带。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编制,启动红色文化资源梳理、红色文化艺术创作、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等工作。整合优势资源,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四军主题博物馆,讲好抗战故事;谋划建设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项目,全方位展示湿地文明;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推介盐城文化旅游项目,通过中华麋鹿园之旅、珍禽自然保护区之旅、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之旅、海盐历史文化景区之旅、阜宁金沙湖旅游景区之旅、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之旅、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之旅,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建议编制《盐城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以盐城旅游名地、自驾车旅游胜地和红色文化旅游地为依托,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盐城新四军抗战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加快红色文化和旅游名市建设,将盐城打造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
(二)坚持文化强市,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带动力
当前,盐城应从五个维度打造成为新时期红色文化区域中心城市;一是依托中国革命文化枢轴,打造国内红色文化交流互鉴高地;二是依托新四军纪念馆、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上海知青纪念馆等独特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和魅力旅游城市;三是整合全市与新四军抗战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国内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先行区。重点对沿红色文化旅游带进行规划开发和建设,确立打造苏北生态度假文化旅游带,大力推进苏北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四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讲好新四军故事,推进文物保护、文化展示与生态旅游实现功能融合;五是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盐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以文化创新带动旅游业创新,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文旅项目,创新实施红色文化全域旅游实验清单。
(三)坚持文化育人,依托红色资源建设新四军抗战文化公园
盐城应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建设国家级新四军抗战文化公园,推动新四军纪念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更高效能加强革命文物保护,讲好红色故事。新四军抗战文化公园具有公益性、顶层性、历史性、物质性、精神性、民族性、国际性、线状性、激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盐城建设国家新四军文化公园具有先天优势,本地红色资源具有唯一性、转折性、本土性、协同性、丰富性、记忆性、生长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新四军华中抗战盐城段是红色飘带、绿色锦带、生态彩带、旅游宽带、产业金带和科技领带。盐城新四军抗战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国家第一、保护第一、群众第一、试点第一、整合第一和效益第一。泰山庙、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新四军军部旧址、华中党校旧址和华中局扩大会议会址等一系列与新四军密切相关的元素构成了盐城建设国家华中抗战文化公园的红色文化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卷)[R].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2]马洪武等编:《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新四军研究会:《永恒的记忆:华中抗日根据地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6]人民军队征战传奇丛书编委会:《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M].北京:长征出版社,2012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