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三篇
叔侄
文/孟静
老杨和小杨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路边树上有鸟儿啁啾,空中有蝴蝶飞舞,小杨被路边的山花吸引了,不时地去掐上一两朵在手里,闻闻香味儿,他忘情地高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老杨嗔怪:“瞎嚷什么?一会儿把鬼子引来了。”
小杨说:“哪有那么巧?鬼子才不会听我喊呢。”
突然,老杨用手一指:“你看,那不是鬼子是什么?”
小杨顺着老杨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噤若寒蝉。心想,这小鬼子咋就这么不禁念叨,真巧了。
老杨说:“糟糕!这小鬼子是想偷袭鹿角村!”
本来,今天他俩去鹿角村接应伤愈归队的几名八路军战士。不成想,却与鬼子遭遇了。
老杨:“我去把鬼子引开,你赶紧去鹿角村通知乡亲和战士迅速转移。”
小杨:“不,我去引鬼子,你去鹿角村。”
老杨:“我是排长。听我指挥!”
小杨:“正因为你是排长,乡亲和战士们更需要你。”
老杨:“服从命令!快走,再磨叽,就来不及了。”
小杨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小杨说:“排长,小心啊!”
老杨点点头:“放心吧。我比你有经验。”
小杨像鸟儿一样隐没在山沟里。
老杨朝着鬼子来的方向猛跑了一阵子,累得气喘吁吁。他隐蔽在一块巨石后面,朝鬼子开了一枪。
寂静的山野里,一声清脆的枪声在山谷里轰鸣。
鬼子立即停止了脚步,朝着巨石扑来。老杨从巨石后面窜出来,一边朝鬼子开枪,一边猫着腰往鹿角村相反的方向跑。
老杨跑时忽左忽右,曲里拐弯,他没有给鬼子瞄准的机会。他才不给鬼子当靶子呢。
追了一会儿,鬼子停了下来,好像明白了什么,调转方向继续朝鹿角村跑步前进。
嘿嘿,小鬼子没有中计。
老杨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该死!”
干脆,我就追着鬼子屁股打,看你怎么办?
转到鬼子后面,距离鬼子不足几十丈了,老杨手枪一扬,一个鬼子应声倒地。
这下可把鬼子气坏了,鬼子队长抽出战刀:“死啦死啦地!”
鬼子继续快步追上来,老杨就快跑;鬼子慢了,他就跟鬼子磨蹭。30多个鬼子,就按照老杨的节奏,离鹿角村越来越远。
老杨暗暗得意。
可没等他高兴多大一会儿,死亡就偷偷靠近了他。
鬼子悄悄布置了一个口袋,老杨随即钻了进来。其实,不是鬼子的计谋有多厉害,老杨早就看出了鬼子的小伎俩。他是故意钻进来的。只有他钻进来,才能够拖住鬼子,他跟鬼子多缠住一会儿,乡亲和战士们就多一份安全。
鬼子越来越近,他们看清楚了这个八路用短枪,是一个指挥官,他们要活捉这个胆大包天的八路。
老杨隐蔽在一块洼地,子弹要打光了,有好几个鬼子倒在四周。
枪里只有最后一枚子弹了,老杨仰面躺在那儿,慢慢用枪抵住了太阳穴。
猛然,想起了几声枪响。
老杨站起身来,发现了冲进来的是小杨。
老杨火了:“谁让你来的?”
小杨:“乡亲在战士的指挥下,都已经撤进大山里。我的任务完成了,过来帮你。”
老杨:“你赶紧走,我不用你帮。”
小杨:“要走咱就一起走,我不能扔下你一个人走。”
老杨:“我没子弹了。咱俩背靠背,一起往出冲。”
老杨最先跃出洼地,从一个鬼子尸体上捡起枪和子弹,朝鬼子射击。
到底是好虎难敌群狼,老杨被鬼子击中了腿部,无法站立起来。小杨拉他站立起来,他朝小杨吼:“我掩护你,快走!”
小杨就哭了:“你不走,我咋走?”
老杨:“你傻呀?你还是孩子,我都快50了。”
小杨:“我走,对不起我叔。”
老杨:“你不走,我对不起我哥!”
当年村里驻了八路军,老杨报名参军了。哥拉着儿子来找老杨:“兄弟,你把栓柱给带上吧,有你在他身边,我放心。”
小杨就是老杨的亲侄子栓柱。
小杨抱住老杨:“叔,我一定把你背出去。”
老杨:“栓柱啊,看来,咱爷俩今儿走不了了。”
小杨:“叔,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块儿。”
老杨突然又用枪抵住了太阳穴:“栓柱,叔求你了,快走。告诉你爸,我打鬼子不含糊!你不走,我就开枪了。”
小杨含着眼泪说:“叔,我走还不行吗?”言罢,小杨转身就朝身边的那个鬼子队长扑去,紧紧抱住了他,同时拉响了怀里的手榴弹。
老杨大喊一声:“大哥,我对不起你啊,没把栓柱给你带回去,栓柱也是好样的!”
说完,老杨扣动了扳机。
硝烟散去,乡亲和战士们把老杨和小杨安葬在村边,周围栽了很多松树,油绿油绿的。
成长
文/孟静
那年,村里来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非常仁义,不叨扰百姓,还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子。后来,乡亲们知道了,这是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打天下的好队伍。
海娃这些天就跟在这些战士身后,看他们在村外的杨树林里练习刺杀。
海娃今年只有15岁,可他看到这些战士也有岁数小的,那个跟在大胡子身边的小个子,还没有海娃高,估计也比海娃大不了几岁。
那个大胡子看上去比海娃爹岁数还大,海娃听战士们都管他叫连长。
有一回,海娃遇见了那个小个子,小个子说他叫小树,今年17岁,参加八路军3年了,连长是他们这支队伍里最大的官。
海娃就说:“我想参加八路,行不?”
小树摇摇头:“这个我可做不了主,得连长说了算。”
海娃就去找连长。
海娃说:“我要参加八路。”
连长:“为什么?”
海娃:“打鬼子。”
连长:“你不怕鬼子?”
海娃:“我不怕!他们是人,我也是人,凭啥怕?”
连长:“打鬼子为了啥?”
海娃:“给死去的姥爷姥姥报仇。我姥爷家被鬼子给烧了,还杀了我姥爷姥姥和村里的50多口人。”
连长:“你年龄还太小,过几年吧。”
海娃:“小树说他14岁就参加队伍了。”
连长笑笑:“你家里同意吗?”
海娃:“肯定同意,给我姥爷姥姥报仇,爸妈还能不同意?”
海娃回家就把自己要参加八路给姥爷姥姥报仇的事说了。
爸说:“再等2年吧,你还小,打鬼子那是要死人的。”
海娃:“我不怕死。”
娘说:“娘就你一个儿子,娘不让你去队伍。”
海娃:“连长都同意了。”
爹悄悄找了连长。
爹说:“海娃还小,参加队伍是个累赘,等大一点我亲自把海娃送队伍上去锻炼锻炼。”
连长:“好。这孩子有出息,过几年我来领他。”
海娃三天两头来找连长缠磨,可连长始终不松口。
海娃就跟影子一样在部队的驻地转悠。
这天早,海娃和往常一样来到杨树林,却没有发现晨练的战士们,他跑到战士的驻地一看,连个人影也寻不见了。
海娃一着急,就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有人见海娃哭,就问:“咋啦?”
海娃:“八路走了,没影了。”
那人说:“去追啊?八路往南走了。”
海娃撒丫子就跑,边跑边喊:“告诉我爸妈,我去追八路!”
当海娃筋疲力尽的时候,终于望到了八路的影子。
连长抚摸着满头是汗的海娃说:“你这孩子,真犟!”
海娃就成了连长的通信员。
小树去连队当了班长。
第一次打仗,海娃吓坏了,他捂着头,趴在战壕里不敢抬头。
连长大喊一声:“海娃,抬起头,看我怎么打鬼子!”
海娃慢慢抬起头,只见连长手使双枪,一枪一个,两个鬼子倒在地上。
海娃哆嗦着朝鬼子开了枪,也是瞎猫逮着死耗子了,还真撂倒一个鬼子。
连长朝他伸出了大拇指:“好!就这样干!”
那次阻击战,小树受了重伤,海娃一见小树满头鲜血,就有些晕。
小树一把抱住海娃,断断续续地说:“替我......好......保护......连,长,长安全”
小树说完,头一歪,就没了气息。
海娃身上沾满了小树的血,突然就不晕了,他拼命摇着小树的头说:“小树,你醒醒,你说教我唱歌,还没教呢。”
小树不语。
海娃嚎啕大哭。
两年以后,海娃成了连长手下的一排长,是团里出名的战斗英雄。海娃的成长,都是连长一步一步带过来的。
连长说:“跟鬼子拼刺刀时,要手疾眼快,动作敏捷,给鬼子来个出其不意,才能一刀毙命。”
连长说:“为躲过鬼子的狙击手,跑时不要直线运动,要曲线跑动,不给敌人瞄准的机会。”
连长还说:“遇到敌人包围时,要寻找敌人的薄弱点,攻其不备。”
那次的罗山峪战斗,让海娃刻骨铭心。
连长率领全连不足120人,整整跟鬼子的一个中队打了3天3夜。第4天只要能挨到天黑以后,就可以突围脱险。偏偏,这时候鬼子来了援兵,黄昏时发起了冲锋。
连长打急眼了,把双枪扔给海娃,抄起步枪吼一声:“上刺刀!跟我冲!”
连长一马当先,冲突敌阵,刺刀寒光闪闪,刀刀见血,连着挑翻了5个鬼子。可惜,连长力气不支,被3个鬼子围住,倒在血泊中。
好在八路军大部队及时赶到,打退了鬼子的进攻。
在战地医院,连长紧紧拉住海娃的手说:“孩子,你偷跑出来,我还没对你爹妈有个交待呢。”
海娃哭着说:“连长,我爹妈不会怪罪您的。”
因伤势过重,连长走了,海娃痛不欲生。
团长说:“老连长的担子,海娃你就担下来。”
海娃:“首长,我怕担不了。”
团长:“老连长带的兵,没孬手,个个不含糊。”
海娃果然不负众望,鬼子投降那年,海娃已经是八路军营长了。海娃告诉战士们,在心里,老连长一直跟着他。
刀魂
文/孟静
爷说,他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的,曾偷偷跑去青山寺学过拳脚。祖传的打铁手艺闻名方圆百里。
有一回,爷在城里弄到了一枚小日本的炮弹壳,他用这枚炮弹壳打了一把大砍刀。连刀把算起,3尺多长,重12斤。
这把刀成了爷的心爱之物。集市上有玩杂耍的,爷只要看到有耍大刀的,就让人教他耍大刀。拜了好几个师傅,一个师傅教一套,学来学去,爷的那刀法就杂了,闹不清到底是哪个师傅传授的了。
那天,八路军来到村里,招兵买马。
爷提留着大砍刀来到报名的地方,光着膀子,当着许多报名的人,耍起了大刀,虎虎生风。
八路军的连长路过,就停下来看。
看了一会儿,连长说:“嗯,有些功底,只是花架子,不适用。”
爷问:“你是干什么的?敢跟我比划比划吗?”
连长:“我是八路军战士。愿意跟你切磋切磋刀法。”
爷说:“好。你用啥东西?”
连长一握双拳:“两拳空空,跟你刀玩。”
爷不屑一顾:“还是拉倒吧,不小心伤了你,我还得摊官司。”
连长笑笑:“你可伤不了我。来吧,看看你的真本事。”
爷有点被激怒了,赤手空拳跟我大刀斗,这明摆着是没看得起我啊。不给他点厉害,他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爷的大砍刀在连长面前寒光闪闪,直刺、斜刺,直劈、斜劈,左挥、右挥,可不管爷使出浑身解数,却无法靠近连长身旁。不一会儿,爷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而连长却脸不红心不跳。
爷一抱拳:“我服你了。”
连长:“你想参加我们的队伍?”
爷:“我想杀鬼子。”
连长喜欢爷这个魁梧的汉子,就让爷当了八路军。
开始时爷没有枪,就朝连长要枪。
连长说:“我没枪。你得找鬼子要。”
爷赌气地说:“要就要。怕什么?”
第一次战斗,爷凭着这把大砍刀,上阵和鬼子肉搏。爷也没想到,这把大砍刀在他手中有如神助,片刻工夫,就砍倒了俩鬼子,缴获了一杆长枪和一把短枪。
连长说:“你要长枪还是短枪?”
爷摇头:“我啥也不要,我有大砍刀。”
爷是这个连里唯一不用枪的战士。
没3年,爷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让爷引以为傲的战功就是取了鬼子少佐的项上人头。
那回打埋伏,连长率领130人,把一个中队的鬼子围困在山沟里。因为战场狭窄,鬼子的长枪不好施展,双方便拼开了刺刀。爷一眼就发现了手握指挥刀的鬼子军官。他不知道这个鬼子军官到底有多大,但发现有几个鬼子保护他,就清楚这家伙不简单。
爷就抡着大砍刀一路冲杀过去。
鬼子军官一见八路来跟他玩刀,狞笑着举起了指挥刀。战了几个回合,爷看这家伙的刀法不错,暗想:不能输给他。输给他,就是八路军的奇耻大辱。
面对鬼子军官,爷突然就来了灵光,手中的大砍刀,就跟有人帮他似的越挥越灵活,越砍越有力,鬼子有点儿招架不住了,转身便跑。爷的刀,挣脱了爷的右手,朝鬼子军官飞去,咔嚓一下,鬼子的脑袋骨碌碌滚在了地上。
打扫战场时,连长大喜:“兄弟厉害,你这下可要出名啦,鬼子的少佐让你给斩了。”
连长问:“这次你想要点啥奖励?”
爷指着连长手里那把鬼子少佐的指挥刀说:“这刀不赖。”
连长:“你相中了?那就归你。”
爷就成了八路军中绝无仅有的双刀客,跟连长的“双枪将”齐名。连长的两把盒子炮那可是左右开弓,弹无虚发。
果然,八路军的战地记者很快就把爷刀劈鬼子少佐的事迹报道出去了。
爷一时声名大噪。
每次参加战斗,爷就觉得奇怪,那大砍刀在他手里,就跟有了神灵一样挥砍自如,所向无敌。
爷逢人便讲,他的大砍刀有魂在。
可惜,在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落在爷身边,连长猛然将爷扑倒,连长牺牲了,爷也被炸伤了左腿。爷的左腿虽然保住了,可走路一跛一跛的。
爷被抬下战场上时,还大呼大叫:“我不走,我要替连长报仇。小鬼子一点也不讲武德,偷偷轰大炮,要是玩大刀,我可饶不了他们。”
爷不能上战场了。
爷回家时带回了两样东西,一把大砍刀,一把鬼子指挥刀。
爷没事就擦刀,两把刀都锃亮的。
爷老去那天,大砍刀突然就锈迹斑斑。
大家都纳闷:这锈怎么一夜就长出来了,昨天爷还擦拭来呢。
莫非这刀真有魂啊?
作者简介:孟静,女,河北省承德县人,1985年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承德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小说月刊》《天池》《莫愁·小作家》《民间文学》《星星草》《华文小说》《华文小小说》《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中国水利报》《河北日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等多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并多次获奖。其故事《市长的作品》获“2018年中国故事节枫泾故事会”二等奖;小小说《畏己知》获2020年“恒顺杯“全国廉洁文化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