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绝响
来源:文/张保学   2025-07-18 16:16:23

  骡子的铁蹄将月光下蜿蜒的山间小路踏成光怪陆离的碎片。走在前面的是两个骡驮子,每个驮子上驮着两只黄桲椤木箱子,加上一些零碎,不时发出箱子与鞍桥摩擦的“咯吱”声,在静夜中显得格外响亮;后面的马背上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抱着系在前鞍桥上的软包裹昏昏欲睡,后面跟驮子的是一位不足五旬的瘦弱的中年人。

  过了长城关口,就已经是关外了,黎明过后,前面一座不大的村庄出现在眼前,他们加快了脚步,到了村头,一位看似比跟驮子的男人年龄大一些,穿着长衫的高个男人“驭”一声拦住了前面的骡子说,表弟,连夜赶路,辛苦!

  说话者名叫柳长兴,是四岔沟村较有威望的人,村里大事小情的离不开他,人称“秀才”,这个名号不虚,柳长兴自幼头脑聪明,十年寒窗苦读,才高八斗,若是还在大清,他肯定金榜有名。他的话音刚落,跟驮子的男人,忙上前一揖到底地说:“多谢表兄周旋,表弟才有了容身之地!”

  “吴记文博斋”在东北是很有名望的,它的第三代掌门吴默然突然回乡了!虽然带回几大箱的细软,可也难说是衣锦还乡,因为他只带回个女儿吴青莲,父母和老婆一个都没能活着回来,人们猜测吴默然是落破了,只好带女儿回乡下老家混时光了。

  吴默然,号焕章,大清咸丰年间,他的祖父吴老耀就带着儿子吴开轩,也就是吴默然的父亲去了奉天(今沈阳市)驻地方,也就是到外地做买卖,买卖做得不小,是金石界的名人,在东北叫得响,远近闻名。可到满州国时,正是吴默然掌家这会儿,他却带着女儿回来了,个中原因,谁也猜不准。

  吴家三辈在奉天闯荡,家乡已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哪有安身之地。他只好来找老辈亲戚给说合和担保,吴默然使大价钱买回了原属自己家的老宅子,重新翻盖,这才安顿了下来。

  吴默然生在城里,长在城里,没接触过农活,认不清五谷,干不来农活,索性就躲在家里,不是看看书,就是鼓捣个玉石印章什么的,春夏之间他每日都到山边田埂走走看看,有时爬一爬村南的长城,顺便采些野菜树芽之类,使父女俩的餐饭总有新鲜的菜蔬。

  女儿吴青莲闲不住,向邻家请教,在自家院子里学种青菜,诺大个院子种菜还真能供上爷俩吃的,过起了恬淡的田园生活。可是近些时,日本人和翻译官三天两日的往他家里来,打破了他家的恬淡。

  吴默然光着上身坐在八仙桌前的椅子上,全身是伤,女儿青莲用一块干净白布蘸着温水擦爹身上的伤,边擦边淌泪。吴默然两眼痴呆发愣。只有碰到伤痛,肉体在激灵激灵地颤抖。青莲痛哭着说:“日本鬼子也太狠了,他们不得好死!”

  吴默然咬着牙,一言不发。

  青莲抹了一下泪水,问:“爹,挨千刀的小鬼子为什么平白无故的打人呀?”

  吴默然平静地说:“不是平白无故啊!小鬼子的嗅觉比狗还灵啊,爹以为躲到长城口外的小山沟里,鬼子是找不到的,唉!哪想到还是没躲过呀!是福是祸,是祸躲不过呀!看来咱家的宝物恐怕难保住了!”

  青莲疑惑地问:“爹,咱家啥宝物呀?我咋从来没听您说过呀。”

  吴默然叹息一声:“唉!看来也到该让你知道的时候了,要是被日本人逼去,你想见也见不到了。”吴默然说罢,忍着剧烈的疼痛站起身,一瘸一拐地来到一只木箱子前,掏出腰间的钥匙,打开黄铜锁头,从里边摸出一只量粮斗大小的木匣,木匣做得非常精制,上下八个角都镶着铜角,锁的钌吊儿也是铜质云子勾的造型,要多精制有多精制。

  青莲惊讶地:“好漂亮呀!”

  吴默然面沉如水地说:“这个做工漂亮的箱子只是皮毛啊!里面的宝物,价值连城啊!现在看来它是咱家的传家宝,也是咱家的灾星啊!”

  青莲小心地说:“有那么贵重!”

  吴默然又从哪儿找出一把小钥匙,“咯噔”一下打开了木匣,木匣里的上面是一层红绸布罩着,吴默然颤抖的手轻轻揭去红绸,只见里面玲珑剔透,流光溢彩,柔柔的绿光耀眼炫目。原来是一只翡翠摆件。吴默然用手巾擦了一下手,小心翼翼地拿出雕品放到桌上。吴青莲定睛一看,“果真好漂亮啊,好大一件哟!”

  “是‘文姬归汉’玉雕,准确地说是翡翠雕品。”吴默然无表情地说。

  青莲受父亲的艺术熏陶,对雕刻也略懂一些,这尊《文姬归汉图》,是上好的翡翠雕出来的,布局精巧,构图艺术精湛,蔡文姬身材窈窕,面容娇好,平坐在焦尾琴前,玉手抚琴,姿态楚楚动人,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翡翠料上有一点黑色略黄的瑕疵,被巧妙地安排在琴的焦尾部分,巧夺天工,浑然天成。整件作品雕工纯熟细腻,刀法准确有度,线条流畅自然,将蔡文姬归汉的喜悦和弃夫离子的复杂表情跃然石上,被朔风吹起的发丝和飘逸的衣袂,阴阳向背,褶皱分明,刻划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吴青莲都看呆了,她说:“爹,这么好的东西是从哪里淘弄的?”

  吴默然一边用手抚摸着玉件,一边苦笑了一下说:“是我的爷爷赌的玉料,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爷爷精心设计,亲手雕琢的,是出自咱家自己手艺的宝贝,鬼斧神工,见者无不艳羡不已,拍案称奇呀!只可惜呀,这一无价之宝就要败霍在爹的手里了,爹心有不甘啊!”说罢潸然泪下。

  青莲劝慰父亲说:“爹,不要自责了,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呀!我想我太爷爷和我爷爷在九泉之下也不会责怪您的,”

  吴默然撩起衣襟沾了一下眼角:“不用安慰爹了,爹给你介绍一下咱家你太爷和你爷爷和这件玉雕的事儿吧。”

  青莲说:“好啊,爹早就应该讲给我听。”

  吴家是源自东北白山黑水之间,是后金一个贝勒府上的家奴,几辈人都跟随主子,自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关,也没离开过主子,进了北京可享福了,可是时间不长,朝廷发现,国家战事少了,旗人都聚集京城无所事是,北京满大街都是吃闲饭的,那些封过候拜过相的家族势力大,后人多数居功自傲,做事蛮横,更有那些年轻的纨绔子弟驾鹰遛鸟,惹事生非,把京城搅得乌七八糟,朝廷财政压力陡增,难以维继,皇上龙书案上的户部告急文书一摞一摞的,朝廷为了缓解财政压力,颁布了“圈地令”。

  青莲插话说:什么叫圈地令呀?

  吴默然说:“在明朝初,皇帝朱元璋令蒙古人北迁,长城外二百里不得有人居住,于是,长城以北二百里内荒芜了近三百年,这时朝廷想起了长城外这大片的无主荒芜土地,遂以奖励军功、分丁拨户等名义令部分旗人到这里垦荒,自食其力,并答应快马跑一天,所圈得的山场土地悉数归之,让有功之人当上千总,或皇粮庄头,可雇佣佃户,吃地租,可世袭。那些功臣名知这是朝廷甩的包袱,可他们想到了关外,有自己的地盘儿,山高皇帝远,自己也跟土皇上差不多了,何乐而不为,于是趋之若鹜。我们的祖上是随主子来到这里的。”说到这儿吴默然咳了一下。

  青莲关心地:“爹,风寒着了吧?”

  “没事儿,偶然咳了一下。”

  青莲说:“那后来呢?”

  “后来,我们吴家凭勤劳治家,也从主子手里置办了一些地产,日子虽不算富有,也能算个殷实之家,到了你曾祖父,也就是我爷爷那辈,我爷爷吴老耀不情愿与高梁花子打一辈子交道,变卖家产,带着我父亲离开这里,去了奉天城(沈阳)开了一家印章刻印社,小本生意,只能糊口,后来发展到经营玉器宝石,我父亲吴开轩长大后,学了金石雕刻手艺,到二十多岁时在金石界就小有名气了。生意由“印章刻字社”发展成为“吴记文博斋”。

  吴青莲说:“我爷爷真是了不起呀!我怎没看过爷爷呢?”

  吴默然叹了口气说:“你爷爷也是因为这件宝物,焦虑成疾,五十几岁就离世了!”

  吴青莲轻叹一声:“也是为了这尊玉雕!太可惜了!”

  吴默然接着说:“我的爷爷去云南采购玉石料,花六千两雪花白银从缅甸人的手里赌来了这块石料,回来切开一看是一块难得的上好翡翠,他命你爷爷设计雕刻,你爷爷用一年多的时间精心设计,无数次地修改,才设计雕刻成这尊《文姬归汉图》,那时我父亲已近五旬,雕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此作品一面世,就轰动了奉天的金石界,引得好多金石名家前来参观,令名家们惊叹不已。可是,树大招风,有一天,奉天道台领来一位名叫冈村俊雄的东瀛商人来到店里,出价一万块大洋要买走《文姬归汉图》,被我父亲一口回绝,可冈村贼心不死,多次来纠缠。”

  吴青莲说:“坚决不卖,他还能抢啊。”

  吴默然摇了一下头说:“没那么简单,忽一日,好友报信来,奉天道台要巧立名目治你爷爷的罪,你爷爷接到信后,连夜搬出城藏匿到城外的村寨,并隐姓埋名,在乡间开了个刻章和兼营首饰的小铺子,惨淡经营,你爷爷整天忧虑这件宝的安全,积郁成疾,没几年就死了。后来我闻得奉天道台早已告老还乡,冈村俊雄也回了东瀛,才又回城继续操持旧业。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东三省,冈村俊雄的儿子冈村纠夫是少将军官,是驻守奉天的次总长,他为完成他老子的未竟的掠宝事业,他打探到了咱家的店铺,又要掠夺,我知道后,才带着你来到了这里。可我们回到这里没过上三年安稳日子,日本子又追来了。”

  青莲恨恨地说:“日本子好像赖皮狗!还咬住不放了呢!”

  吴默然黯然神伤地说:“这件宝真保不住了,冈村纠夫的犬鹰大岛纯一郎,是个少佐,驻扎在城子峪,已经来过三次了。”

  青莲说:“爹,你答应了?”

  吴默然无奈地说:“软硬兼施,不答应就要咱父女的命啊!我的条件是在我交出宝物时,必须亲手交给冈村纠夫,明天中午在城石峪碉堡交易。”

  青莲无不担心地说:“爹呀,你可要注意安全,日本鬼子心黑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吴默然点点头说:“爹会的。”

  第二天中午未到,日本翻译官带着四个日本兵,驾着拖斗摩托来接吴默然,吴默然悄悄将一个纸团塞给了女儿后,提起宝箱上了摩托,风驰电掣而去。

  青莲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道:莲儿,爹注定是凶多吉少了,你要保重,你还记得去年我收的那个徒弟吗?他姓“共”,他在村口大松树下等你,立即。

  吴青莲噙着满眼泪水向村口奔去,只见一人一马在大松下。这时从城石峪方向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震云天,震撼长城内外。吴青莲心里一惊,撕心裂肺地:爹!然后跪地向爆炸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挥泪上了马。

 

  作者简介

  张保学,男,满族,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人。先后在《满族文学》、《散文选刊·原创版》、《意林》、《经典阅读》、《小说月刊》、《文学月刊》、《当代人》、《乡音》、《小小说月报》、《小小说·大世界》、《精短小说》、《丝绸之路》、《瀚海潮》、《文学天地》、《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民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数百篇。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