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抗日英雄宋海潮
来源:文/高 银   2025-07-30 17:17:17

  宋海潮,字“泽生”,山西万泉县小张村人,现改为万荣县城关沟北村,生于1908年。1921年毕业于县立高小,1922年随同乡同学畅兰生、畅建基、张朴寒、安春山、杨维垣、董其武等人,步行八百里,到山西太幕投考北方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第二路军、晋绥军、北方国民军,历任连长、营长、军训教官、参谋主任、团长、副师长、师长等职。其人熟读兵步操典,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他身材魁梧,声音宏亮,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军人。其妻贾氏,1947年病故于河套陕坝;续妻刘鑫吉,现居呼市。长子宋培槐,现于北京体育学院任教。

  1939年12月中旬至翌年1月,傅作义部队发动的包头战役的胜利,重创了日伪军,敌人将包头之败视为奇耻大辱,决心进行报复。日军团长黑田重德中将率三万余日寇及伪蒙军,汽车千余辆,坦克数十辆以及飞机、大炮,向河套地区凶猛地反扑过来,妄图消灭傅部主力。面对敌人重兵压境,1940年元月,傅作义将军在五原召开了团以上部队长会议,着重讲了他的作战计划,他说:今天放弃五原正是为了明天收复五原。会上他征求大家的意见,当时,孙兰峰、安春山、宋海潮、杨新钊、刘春方、鲁英麟、靳书科等人,坚决拥护傅将军的作战计划。傅作义将军随即布置了撤离五原、全军西行的路线和迂回作战的方案。在迂回作战第一阶段战斗中,原三0三团团长王赞成负伤。时过42天,1940年2月26日,傅作义将军在临河县“亚马赖”召开了军队高级干部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宋海潮,是以新编三十一师参谋主任的身份参加的。会上傅作义首先讲了迂回作战40余天的战况与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决定。会议形成两种意见,一种不同意立刻就打,主张恢复原气,整训部队保存实力,待机再战;而孙兰峰、鲁英麟、安春山、刘春方、宋海潮、杨新钊、靳书科等人,则主张立即抓住战机,进兵五原,收复失地。经过反复的讨论后,傅作义将军集中了主张打的意见。并于三月初宣布了攻打五原的战略部署。任命孙兰峰为攻打五原的前敌总指挥,安春山为夺取新城之战的指挥官,九十四团团长杨新钊为收复五原旧城的指挥官,宋海潮为一0一师三0三团团长。

  五原战役中一0一师的任务是打援,而三0三团的任务却有两点:一是打援,阻止敌人从后山和乌不浪口前来包头、固阳援兵;二是堵截从乌加河退水桥溃逃之日伪军。五原战役是1940年3月20日打响的,经过两昼夜激战,3月22日收复五原新旧城。24日再次放弃五原。在争夺乌加河桥的激战中,敌人左右夹击,腹背进攻。宋海潮手提双枪甩开警卫队员,独自冲向桥头与敌人展开肉搏。当他绕到桥下由西向东再次冲击时,他左手负伤,但由于杀红了眼,他不顾一切,站起来大吼一声并跳出战壕向敌人冲去。此时敌人用机枪向他凶狠的扫射,致使他身中七弹,昏倒在阵地。一场恶战过后,双方死尸混杂在一起,傅军没有找到宋海潮。于是第八战区傅司令长官部向国内外发出我三十五军一0一师三0三团团长宋海潮为国捐躯的消息一则。随即在第二战区的战报上也看到他阵亡的消息,家乡为他设立了灵堂,子女们身穿重孝,吊唁并祭奠他的“英灵”。

  1940年3月25日,经过一场恶战之后,战场上留下的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惨景令人难以目睹。躲日寇回来的刘大宽老汉,他绕着战场、踩着沙地往邻村天窗圪旦走,行走间看见远处的一具死尸好像在动弹,他停下来仔细一看,死尸中有人向他招手,他犹豫了一下,便走过去。这时宋海潮用手指着自己胸前的口袋,刘大宽一见他是中国兵,还活着,于是便弯下腰,用冻僵了的手解开宋海潮的上衣口袋,顺手掏出一个黄边三个花花的军人符号。刘大宽虽不认字,但他知道黄边三个花花是一个大官。他当即给宋海潮解下绑腿,扎住伤口,并脱下自己的皮袄给他盖上,还伏在耳边对他说:“先在这儿等我,现在我一来背不动你,二来恐有敌人看见不安全,等天黑我一定来接你”。宋海潮躺在渠壕里盼到天黑,盼来了刘大宽和他的儿子四毛旦,他俩便轮着把宋海潮背回到自己家里。宋海潮在热炕上昏睡了一夜,才慢慢地清醒过来。他对刘大宽说:“我是三0三团的宋海潮,请你们打听一下,咱们的队伍哪里去了?我的三0三团还伤了哪些人?”并连连感谢这两位救命恩人。过了两天,刘大宽得知百川堡驻有中国军队,于是他又和四毛旦找了几个年轻人,用家里仅有的一块门板绑成担架,一站一站地把宋海潮送到临河市百川堡(原详泰魁后改为新华乡),他负伤已经一个星期了。当医院一听到宋海潮还活着的消息,大家奔走相知,并将这个可喜的消息立即报告了傅作义将军。傅收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到百川堡去接,并责成医务人员护送,日夜兼程赶往宁夏石咀山后方医院抢救。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除在《奋斗日报》特意报导宋海潮还活着的消息之外,并向各战区发了宋海潮死而复生的通电。宋海潮到了后方医院之后,医院为他做了换肠手术,并截掉他冻朽的4根指头。经过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半年之后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三0三团。

  1940年8月,在陕坝中山堂举行的庆功授勋大会上,首先邀请了杀敌民众王大,二老虎兄弟和抢救宋海潮的刘大宽、四毛旦等人,并给这些人颁发了奖金、奖状,接着人们都争着和这位死而复生的抗日英雄宋海潮握手,他的师长董其武送给他八个大字:“抗日有功,死而复生。”傅作义将军说:“泽生啊!我看你把泽生改为‘再生’吧!”说的哈哈大笑。“宋再生”的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从此,他的同学:韩天春、鲁乐山、安尔仁都称他为“再生”了。安春山(安尔仁)诙谐地笑着说:“老同学,你在你们家是老二,在世界上也是个二世人啊!你大难不死定能与天同齐。”傅作义在会上当众宣读了国民党军委给他的勋电与贺词,并亲自为他佩带一枚一级五鼎宝顶勋章。大家欢迎宋海潮讲话,他说:“我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我马上要回到抗日前沿阵地,坚守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并不是有死的兴趣,再想死一次。因为我一看到国土沦陷,一听到日寇杀我同胞,就抑制不住我心中的怒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我甘愿用我的第二次生命换取抗日的最后胜利。”会场上喊起了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誓死不当亡国奴!五原战役是军民合作胜利!会后,他又回到了三0三团,直至1945年他才由三0三团调到暂编十一师去当副师长。

  解放战争中,他担任三三三师师长、津京铁路护路司令。他积极参加北平和谈起义,返回绥远后又积极参加了“九·一九”起义;解放后由于他不断学习,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留他继续在解放军里工作。他为内蒙训练了不少下级军官,此后,他调到内蒙政府参事室,他尽到他的参政之职。

  1979年5月20日,宋海潮因患高血压并发症,不幸逝世于呼和浩特。内蒙古的党政领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和他当年的战友们,都给他敬了花圈。在他的墓碑上,董其武先生又亲自重提了当年送他的八个大字:“抗日有功,死而复生,”孙兰峰、周北峰、刘春方等在京、呼的老同志,都赶来为他举行了送灵仪式,并派人将他的遗体送回山西省万荣县故乡安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