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烽火不熄,龙魂永继
来源:文/刘春耀   2025-07-31 11:45:06

  在戴云山脉向东南舒展的龙脉节点,静卧着一方钟灵毓秀的盆地——湖洋。这里群山叠翠,碧水长流。蜿蜒的仙溪自龙津发源,汇入湖洋溪,将一个古朴村庄温柔环抱,形成东西对望、脉脉含情的两个半岛。小村依山傍水,层峦叠嶂如龙脊盘踞,簇聚村落似龙头昂扬,于是便有了一个诗意雄浑的名字——龙山!

  这里,是红歌激荡的革命老区。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龙山的英雄儿女以热血赴国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壮阔史诗中,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不朽篇章。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怀揣最深沉的敬意,踏上龙山的土地,追寻那些镌刻着赤胆忠心、无畏勇气与不朽牺牲的红色印记,感受那份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龙魂。

  在湖洋籍老作家郑国宝先生的引领下,我们步入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龙山红色文化展览馆。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行行朴素的文字,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在郑老平实而深情的讲述中,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清晰而炽热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郑国宝先生,正是长篇纪实小说《烽火南洋》的作者。十年前,为献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他以郑仕照等龙山籍抗战老兵为原型,呕心沥血创作了这部作品,真实再现了这群海外赤子投身抗战、九死一生的传奇一生。“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郑老眼含热泪,回忆着创作的心路历程。英雄们的事迹深深影响了他,年轻时他便毅然应征入伍,对先辈们在民族存亡之际的抉择,有着刻骨铭心的共鸣。采写过程中,他无数次被深深震撼,尤其是写到文弱教师郑仕照的抉择——抗战爆发,国难当头,他强忍热泪,告别新婚不久且已身怀六甲的爱妻颜丽冰,只身穿越莽莽深山,寻找抗日队伍。在南洋的密林中,他独自开辟根据地,出生入死。“日寇未灭,何以家为?”这份决绝的誓言,至今读来,仍如重锤撞击心灵。《烽火南洋》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广泛赞誉,并于2017年荣膺“泉州文学奖”,将龙山的英雄故事传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郑国庆老英雄的事迹同样惊天地、泣鬼神。他以亲身经历,写就了七八万字的自传《密林》。书名“密林”,寓意深远:它既记录了抗日军民依托南洋原始森林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的真实场景,更象征着爱国华侨与马来西亚人民手挽手组成“密林”,抵御敌寇的壮举。郑国宝先生动情地介绍,郑国庆写作时年事已高,文化程度有限,但为了留住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他凭借惊人的毅力,翻烂了一部词典,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历时近十年才最终完成书稿。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战友的缅怀,对传承的责任,让每一位听闻者都肃然起敬。

  当晚,我捧读《密林》,心潮久久难平。读到日寇在樟宜海滩制造大屠杀,海水尽赤的惨烈,胸中怒火熊熊;读到战士们在密林遭蛭蝗叮咬,缺医少药不得不用火烘烤患处逼出黄水缓解痛苦时,心疼如绞;读到游击队夜袭敌巢,成功击毙凶残的警备队长与可耻叛徒时,不禁热血沸腾……文字间的赤诚,让八十多年前的烽火仿佛就在眼前。

  郑亚天、郑作华、郑山斗等人也投身马共领导的抗日斗争。他们在南洋战场以不同方式抗击日寇,为马来西亚独立、保护华人华侨立下汗马功劳。抗战胜利后,他们无一例外回到祖国,投身解放家乡的斗争。小小龙山村,涌现这么多战斗英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缩影。

  如今,龙山儿女传承英雄精神,汇聚海内外乡亲力量建设家乡。这里已是中国小康会员村、福建省生态村、泉州市文明村,“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整治村,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走进村庄,新房错落有致,生态廊道绿意盎然,老人们在文化广场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孩子们在“红色课堂”里聆听英雄事迹……

  离开龙山时,夕阳为文化馆的红旗镀上金边。八十年前,华侨子弟跨海赴战,用热血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十年后,他们的故事在乡土间代代相传,化作新时代的奋进力量。烽火不熄,龙魂永继,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于牺牲、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必将如这巍巍龙山,亘古长存,永续传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