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河北省平山县闫庄村,是冀西太行山东麓一个山青水秀的幽静的小山村。
就在这个小山村南岭脚下的一块台地上,座落着晋察冀军区四分区五团闫庄烈士公墓。数十年来,这座公墓始终是我心头一方清静的净土、一块圣洁之地,因为那里没有利益之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只有一往无前的冲锋陷阵,只有无怨无悔的奉献和牺牲。我和乡亲们一样习惯称它“八路军坟地”。
八路军坟地,也就是晋察冀军区四分区五团闫庄烈士公墓,南屏南岭、北依闫庄河,座西朝东,占地7.8亩,安葬着223名八路军烈士。公墓内建有纪念碑,其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223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后面则是整齐排列的223座烈士墓,如同他们生前列队一样井然有序。整个墓地绿树掩荫,松柏长青,环境幽静,庄严肃穆,是平山县建墓时间最早、安葬烈士最多的烈士陵园,是平山县褒扬先烈、教育今人与后代的一块圣地,被纳入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管理。
我已生年61岁,从懂事时起,感觉这里就是全村人心目中的一方净土,一块庄严之地。在乡亲们的日常言谈中,不是称它公墓或烈士陵园,而是亲切而简洁地叫它“八路军坟地”,并把它置于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如果村里有人对某件事撒了谎或说了不公正的话,就会被人揪住说:“走,走,咱去八路军坟地,你把你刚才说过的话,再对着那些不能说话的坟地说一遍!”那位自知理亏的人是断然不敢去“八路军坟地”的,他(她)往往说:“咱也不用再去八路军坟地了,刚才是我说漏嘴了,我收回刚才说的话,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在父老乡亲们的言语和情感里,八十多年来,“八路军坟地”早已和这个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融为一体,成为和村庄水乳交融的一部分,并且是村庄引以为傲的最重要的那个部分,是村庄里排名第一的标志性建筑,这是村庄的其他任何部分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因为这里埋着的是和他们“砸断骨头连着筋”的孩子、兄弟和亲人!
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五团,是隶属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的野战主力团队,肩负分区机动作战任务,守卫着晋察冀边区的南大门。历史不会忘记:1939年3月26日,在平山县滹沱河畔的东黄村西河滩,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熊伯涛、政委刘道生宣布整编四分区七八九三个游击大队,成立野战五团,辖4757人,其中共产党员1254人,含3个步枪营、12个步兵营、4个机炮连、5个直属连,拥有步枪1650支、轻机枪75挺、重机枪12挺、八二迫击炮4门、骡马254匹。团部设在闫庄村,驻营闫庄、王陈庄、杨土沟一带,抗战时期主要转战于平山、井陉、灵寿、正定及山西省盂平、寿阳等县,先后参加了“东回舍伏击战”“陈庄歼灭战”“武家庄遭遇战”“石梯子阵地战”等大小500多次战斗,令日寇闻风丧胆,被誉为“滹沱河畔的钢铁部队”“日寇咬不动、啃不烂的铁军”,1944年2月调往延安入编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但有战斗就会有牺牲,在这些战役战斗中五团有上千名指战员为国捐躯,其中部分烈士遗体就安葬在闫庄村南岭脚下,于是,五团便于战火纷飞的1942年5月在此正式建立了冠名为“晋察冀军区四分区五团闫庄烈士公墓”的墓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时任团政委的肖锋为还为公墓题写了“光荣殉难吾党必日益健康,英勇牺牲主义将更加煌辉”的挽联。
五团组建后第一仗牺牲的8名指战员,是最早被安葬在闫庄八路军坟地的烈士。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939年8月中旬,一份绝密情报从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敌工部,传至组建还不足五个月的五团:日军“东京慰问团”一行25人,携带大批枪支弹药、被服食品等物资从石家庄出发,由板治大库中队长率领近200名日军护送,赴日军温塘据点进行慰问。经认真研究,五团决定在日军此行必经的东回舍村东的青纱帐里设伏,集中兵力全歼“东京慰问团”,打好这一五团组建后的第一仗。
8月13日凌晨,五团3000指战员顶着浓雾,摸黑悄悄进入伏击阵地。中共东回舍区委还动员数百名民兵配合作战,他们扮成下地的农民,手握长锄,挥汗如雨地耪着玉米、高梁,整个设伏区呈现出一派平和的农忙景象。上午9时20分,4辆满载鬼子的大卡车和28辆装满物资的大排车,拥着一溜高头洋马进入五团的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50颗事先埋好的地雷顿时轰隆隆炸响,汽车被炸翻,马匹被炸惊,到处血肉飞溅,中队长板治大库被炸倒在沟边不省人事,日寇群龙无首,手忙脚乱地胡乱放枪抵抗。我军的轻重机枪、步枪向敌人发出怒吼,手榴弹、迫击炮在敌群中炸响……不足15分钟就结束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日寇150人,炸毁敌汽车4辆、大排车28辆,缴获洋马58匹、三八枪75支、掷弹筒9具、歪把机枪6挺、九二重机枪3挺、子弹15万发、手榴弹3万多枚、炸药25000公斤,还有许多被服、食品等物资。当月19日,五团在闫庄村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东回舍伏击战的胜利,并追悼了在此战中牺牲的副营长李文章等8指战员,会后李文章等8名烈士被正式安葬在闫庄南岭脚下的台地上。李文章还是安葬在闫庄八路军坟地的全部223名烈士中的两名营级干部之一。
仅仅一个多月后的1939年9月24日至30日,五团又参加了120师长贺龙指挥的陈庄战役。陈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进行的一场重要的歼灭战。五团在此战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也付出了沉重的牺牲。据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书名的《肖锋征战记》一书记载,在此役中,五团先是奉命攻击敌人尾部,如饿虎扑食般干净利落地全部歼灭了殿后的40多名日伪军,迫使日军主力不得不回过头来对付五团,从而上级机关安全转移到慈河以此地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紧接着又坚守坡门口、朱家背、李家沟、唐家沟、石佛峪一线打阻击,死死关住了有“牛刀子”之称的石家庄日军第八混成旅团旅团长水源义重少将,及其亲率的日军第31大队和伪军共1500余人南逃的大门。因此,五团阵地受到日伪军猛烈的轮番攻击。战至9月29日下午3时许,气急败坏的水源义重挥舞着军刀,声嘶力竭地指挥四五百名日伪军疯狂进攻五团的防线,企图突围逃跑。在五团1营阵地前,已经得知了水源义重指挥位置和外貌特征的团政委萧锋,指挥重机枪手瞄准水源义重猛烈射击,“哒哒哒……”一梭子子弹钻进了水源义重的胸膛,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牛刀子”就这样折在了陈庄。敌酋已死,日伪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四散逃命。至30日下午,战斗全部结束,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俘虏16人。五团在此战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有134名指战员在战斗中英勇献身,战后他们也葬入闫庄八路军坟地,并成为此墓地安葬烈士最多的一次。
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们说,陈庄战役结束后,五团牺牲的134名指战员是用大车拉到闫庄的。在闫庄河边,乡亲们用毛巾蘸水给战士们清理遗体时把河水都染红了,入殓时把村里所有的棺材都用完了还不够,余下的遗体只好用白粗布和门扇裹在一起,下葬时,乡亲们呼天呛地、哭成一片,整个村庄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因为自宋初立村以来,闫庄从没有这么多亲人一同死去并一同下葬!仅仅几天前,闫庄的乡亲们是亲眼看着五团这些二十来岁的年轻战士生龙活虎地奔赴前线的,而当他们再回来时,其中不少人却变成了一具具血污满身的冰冷的尸体,很快地,这些曾时常帮乡亲们劈柴、挑水、打扫房屋、推米磨面的亲人,就要埋入黑暗的墓穴……因之,无论是腾地建公墓,还是捐棺材、献白粗布和门扇等,乡亲们都是不约而同、争先恐后的,并且是分文不取,也没有二话的!村里还有老人说,自从建起八路军坟地至今,夜深人静时常常能看到一支穿着八路军军服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从南岭上下来,走到了八路军坟地门口就消失了……我相信这可能是幻觉,可乡亲们发誓说是真的,因为不少人都看到过!我也相信,乡亲们是因为这些战士牺牲时太年轻了,盼望他们有朝一日能雄赳赳地列队走出公墓!乡亲们说来八路军坟地,从来不觉得怕,因为这些年轻人是为了打鬼子死的,不少人还能记起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他们死了还驻守在村边,还在守卫着村庄的和平与安宁……
五团团部数年驻扎闫庄,又建了八路军坟地,其影响与潜移默化是巨大和持久的。村民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游击组、担架队,帮助部队运送弹药粮食、配合战斗,村庄因之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多次遭受扫荡和烧杀抢掠。1940年1月1日,日寇4架飞机轰炸阎庄。1941年日寇一连数日来闫庄烧房子,将全村房屋烧得只剩下两间半。为了抗击侵略者,为了保家卫国,全村人踊跃参军参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不足500人的闫庄村就有44名青壮年参军奔赴前线,其中20人先后血洒疆场、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团走出去的老战士们一直挂念着安葬在闫庄八路军坟地的战友们,时不时地从全国各地奔赴闫庄给他们扫墓。1963年清明节前,曾经的五团政委、1961年已晋升少将的肖锋将军风尘仆仆地来闫庄给战友们扫墓,并看望乡亲们,此后直至1991年2月3日去世,他一直和闫庄的乡亲们保持着“热线”联系。1972年肖锋将军帮助阎庄购买了平山县第一台55马力拖拉机,不仅一举结束了乡亲们用手推车长途往返200多公里,远赴山西推炭的历史,而且还能帮着乡亲们耕种收打庄稼,促进了全村农业生产的发展。2015年离世的老兵王国泰曾经是五团的一员,生前每年的寒衣节,他都要来闫庄八路军坟地给战友们烧纸、送寒衣,他还站在烈士墓中间,请摄影家李君放给自己和埋在这里的223位战友,拍下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张合照……
几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关注着闫庄八路军坟地,持续不断地拨付专款修缮与维护,保障了公墓穿越数十年风雨依然肃穆地矗立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青少年学生无数次的来八路军坟地参观、瞻仰,祭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也给整个村庄带来了不少的荣耀、知名度和影响力。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敬业集团,还把到八路军坟地参观学习,作为职工上岗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坚持落实。2016年,县民政局又在南岭脚下比邻八路军坟地的台地上,建起了“平山县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园”,已在此“落户”的215名志愿军烈士,成了五团223名烈士的新邻居。如今,平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投资130万元建设的晋察冀军区四分区五团战史陈列馆,主体工程已竣工,建筑总面积630平方米,完成布展后将向社会各界开放。这无疑是闫庄八路军坟地,在事隔八十多年后新增的有益补充与拓展,也是八路军坟地在新时代写下的续篇。
未来,八路军坟地还将继续驻守闫庄,续写新的故事,谱写新的篇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