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生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抗战著名英烈,是新四军在作战中牺牲的第一个团职领导干部。周恩来听到肖国生牺牲的噩耗挥泪写下悼文,称他的牺牲“代表了一年来新四军无数英勇烈士的牺牲,代表了新四军高级干部奋斗牺牲的领导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奋斗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不畏强寇勇往直前的青年政工人员的模范”。陈毅亲撰悼文:“……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战英雄肖同志的死去,都在准备着向敌寇复仇……”他就是新四军模范政工肖国生。
肖国生(摄于1938年秋)
他是新四军模范政工人员
肖国生,1916年6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淳口镇杨柳村,1930年,年仅14岁便背着竹筒枪加入了浏阳赤卫六师(次年秋编入湘鄂赣苏区红军独立师),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员。1934年,参加崇阳大沅桥战斗,左腿中弹负伤,由于行动不便,没有参加长征,被调任少共湘鄂赣西北特委宣传部长,跟随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红十六师政治委员傅秋涛投身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积极响应“老兵归队”的号召,毫不犹豫重返部队,回到红十六师担任政治部宣传科长。
1938年春,肖国生告别新婚的妻子陈罗香,毅然随部队向华中敌后挺进,5月,随陈毅领导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及其部队抵达苏南茅山地区,协助陈毅等建立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组织发展抗日力量,创建了茅山抗日根据地,参与组织发展抗日力量,工作成效卓著,很快从一团政治处宣传股长调任第二团政治部主任。
6月下旬,肖国生奉命在宝堰镇前隍村举办东南抗日青年政治训练班。肖国生上台作报告和演讲,靠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许多青年在训练班入了党,参加了新四军。面对陌生的水网与丘陵山地交错的作战环境,战士们难免忐忑、顾虑重重。肖国生深入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战斗,用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了大家的顾虑,成为大家信赖的知心人。他的模范作用,更体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1938年,霍乱疫情如恶魔般席卷茅山,数百个村庄陷入绝望之中。“我去!我保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肖国生主动请缨,带领140多人的救援队深入死亡地带。他们为病人清洗、抬埋尸体,与死神赛跑。瘟疫最严重时,千人大村仅存二三百人,救援队员也不断倒下。当瘦脱了形的肖国生返回部队,战友几乎认不出他。而茅山百姓含泪传颂:“共产党、新四军是人民的救命恩人!”
肖国生不仅是政工楷模,更是统战能手。为打开茅山抗战局面,他只身拜访拥有众多自卫武装力量的著名实业家纪振纲。面对对方宅邸森严的戒备,年轻的肖国生从容不迫,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娓娓道来。当纪振纲质疑“贵军如何战胜强敌”时,他目光炯炯:“侵略者没有民众支持,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聋的,就会处处挨打!”纪振纲被折服,从此为新四军提供了宝贵支持。
1939年2月7日,在新四军的“二七”政治工作会议上,肖国生被公誉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闻名全军。
他死战不退,血洒疆场
在茅山不到10个月时间里,肖国生参与、组织、指挥了夜袭新丰火车站、夜袭句容城、延陵大捷等二十多次歼灭日寇的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展现了不俗的军事才能、不惧强寇英雄气概和高超的战前动员能力。每次战斗之后,肖国生组织政治处干部下连队,指导帮助开展战评活动,认真总结经验,表彰战斗英模,使部队的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斗志持续旺盛。陈毅司令员很重视这些基层的经验,总结性地撰写了《江南游击区域工作经验片谈》一文,有力地指导了各个游击区的抗日战争。
1939年3月7日凌晨,连续遭新四军痛击的日军不甘失败,集中2000多名步骑兵和3000多名伪军,分两路向移驻上会、下会的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进行围堵“扫荡”。紧要关头,团领导决定率部突围,留下一营一连担任掩护。肖国生拒绝了先行撤离的要求,把所带的文件及印章都交给准备突围的同志,自己留下来指挥作战。
战斗从黎明一直打到黄昏,敌人的多次冲锋被击溃,阵地前面留下200多具敌人的尸体,二团主力终于突出重围。在转移中,肖国生不幸负伤,为了不连累其他战友突围,他把手枪交给警卫员,命令守卫在他身旁的十多位战士火速冲出去。22岁的肖国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陈毅听到噩耗,悲痛欲绝,亲撰《追悼模范政工人员——肖国生》悼文:“一颗炸弹粉碎了我的心田!我神经震憾,我心志昏眩,我口禁目呆,我稍稍定心之后,流下我数年来不会出眶的眼泪。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第二团政治主任肖国生同志阵亡哀耗射入我耳鼓时候的情景。肖国生同志领导部队突破敌寇包围,部队固然冲出重围取得了保全,但是我们的肖国生同志却阵亡军前。牺牲自己,保全部队。牺牲自己一个人,保存部队大多数。这就是肖国生同志的光荣的牺牲。这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坚持江南抗战,为了本军的常胜的荣誉。我们含着无限的悲痛,哀悼我们的死者……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抗战英雄肖同志的死去,都准备着向日寇复仇!”
数千群众在元庄、薛村两次聚会追悼,饮泣之声,悲遏行云。数十名和尚自动到会,连做道场七日,为烈士超度英魂,并慷慨陈辞:虽出家,未出国,要求发枪抗日。
巍巍茅山埋忠骨
肖国生名列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05年10月10日(星期一)下午3点多,我们终于在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上荣村找到了伯伯肖国生的墓地。村民听说肖国生烈士的后人来了,纷纷奔走相告,把我们团团围住。一位叫郑扬龙的老党员,他近30年守护着我伯伯和其余57名烈士的墓。郑扬龙老人去世后,上荣村的老党员郑龙保接过了守护烈士墓的重任。每年清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当地政府都会组织学生前来扫墓,我们内心十分感动。
江苏镇江句容市白兔镇上荣村的肖国生烈士墓前,松柏挺拔,庄严肃穆,墓碑正面“肖国生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分外醒目,墓碑背面:“肖国生同志,年轻有为,英勇果断,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出生入死,坚定不移,是我军模范政治工作者,其英名与日月同存永垂不朽。”1952年,句容县人民政府在白兔镇郑庠村为肖国生等58名烈士建墓立碑,上刻“浩气参天”四个大字。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设有介绍肖国生烈士生平事迹的展厅,陈列有他的32件遗物和介绍其英雄事迹的十余本史料书籍。1958年,经批准,白兔镇政府将他的牺牲地白兔镇郑庠村改名为“国生村”。下荣庄、郑庠、北山、红星四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大队,叫国生大队,一条通向白兔镇上的路被命名为“国生路”。
今年清明,我们6名亲属应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当地政府的邀请,专程从浏阳到句容市上荣村,为伯父等58位上下会牺牲的抗日英烈扫墓。“这份代代相传的守护,让我们深深懂得,伯伯的血没有白流,他的精神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肖国生烈士侄子肖茶陵如是说。
镇江市句容市白兔中心小学祭扫肖国生烈士
2009年3月7日肖国生亲属向数十年守墓人郑扬龙先生赠送锦旗
2009年3月7日上午,由镇江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牵头组织,句容市白兔镇、丹徒区上党镇党委、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新四军上下会战斗胜利暨肖国生同志壮烈殉国70周年活动在句容白兔镇国生村烈士墓地隆重举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