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出生的孩子,已过耄耋之年,80年前的战火硝烟散去,已是蓝天丽日,绿草红花。80年前的记忆,永远刻在民族的心灵,刻下“勿忘国耻”。
凝视日历,我们曾为“九·一八”关注,有多少抗日的志士、仁人,在临终之前,仍然吟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日子起,千百万中华儿女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痛失自己温暖的家。“七·七事变”,——卢沟桥是中华民族的惨痛伤口。野兽闯入中华家园,在血与火中噬咬着肉食。它们的残暴、野蛮和凶恶,激怒了长江、激怒了黄河、激怒了灾难深重的巍巍中华!
抗日的烽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抗日的英雄,迎向敌人的炮火硝烟、前赴后继、决不倒下!决战平型关,捷报传来,中华群情激奋声威壮;鏖战太行山,军民携手、浴血奋战、凯歌捷报传万家!八路军、新四军南北呼应,团结抗日穷追猛打;地道战、地雷战,深入敌后,神出鬼没,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满怀复仇的怒火与侵略者斗智斗勇拼死厮杀。“国破山河在,我何惜此头”,“宁可站着死,不当亡国奴”!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挡住了侵略者的铁蹄,粉碎了“大东亚共荣圈”的鬼话!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最强音,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难深重国,也是胜利国,对战争的理解是刻骨铭心,心痛欲裂;对和平的理解是来之不易,深爱有加!
啊!1945年的9月2日——是划分战争与和平的日子,是界定苦难与幸福的日子。我们铭记“波茨坦公告”就是铭记和平鸽自由飞翔的日子;
我们牢记“密苏里号”上的签字。就是欢呼人类的正义和勇敢,战胜了邪恶和屠杀?
啊,珍爱和平,我们绝不愿让战争的悲剧重演;绝不愿看到战士牺牲在红旗之下;绝不愿看到老年人倒在血泊里怒目苍天;绝不愿看到孩子们都失去了父母和温暖的家……
珍爱和平,我们从当今的花园小区的阳光、鲜花和幸福的家庭中,把地球人的博爱精神发扬光大,放射出万丈光华!
胜利从此属于中国人民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80年岁月流逝,昔日的抗日战场早已散尽硝烟,被一排欣欣向荣的发展气息所取代。然而,历史的记忆并未被时间镂蚀,依然深深刻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今年5月9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体现了两国深厚友谊和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立场。习主席此次访问俄罗斯意义重大,中俄是为二战胜利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与俄罗斯携手捍卫历史真相,铭记中俄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全面抗战早于其他各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晚于其他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对60多个国家的人民进行疯狂屠杀、掠夺和迫害,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面对邪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了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回顾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大团结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局出发,积极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领导力量,这决不是偶然的。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要求,为中国找到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大公无私的党,总是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甘于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振兴而不懈努力,激励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党,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生机和活力。可见,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战争的重任,同党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所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给予我们的另一个经验是:要坚持民族的团结与自强。当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岛国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国在艰难的近、现代化过程中,国力日渐衰微,治理愈益松散。当时,我国的生产力由于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得不到发展,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凝聚力。都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但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没有想到,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时,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直到胜利。团结自强就能胜利,分裂落后就要挨打,这其中的道理在血与火的史实面前已无需雄辩。也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抓经济建设促国家富强成为党和国家牢固的工作重心所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拥护祖国统一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台海局势也在无丝毫妥协余地的坚持下渐趋缓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国防力量、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已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再次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强国之路上阔步前进。
强国之日,勿忘国耻。80年前绽放的胜利之花,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鲜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浇灌出来的。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牢记和实践这场胜利的制胜法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矢志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国家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胜利就将永远属于中国人民。
永远的纪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历史总是匆匆而过,抗日战争已经结束80年了。二战是结束了,的的确确结束了,但这场灾难却令人永远无法忘却。即使无数次地面对这样一组数字,我们依然会感受到那种触目惊心的痛:历时14年,全球2/3国家卷入,波及20亿人口,投入兵力1.1亿,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7000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15万亿美元……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80年后,我们回忆,但不仅仅只为追溯;80年后,我们纪念,但绝非只为忘却。80年后,我们更加强烈地祝愿,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再在未来上演。
但是要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不只是善良的愿望就能达到的。人们要深思,要思考这场战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避免滋生这些原因的土壤继续存在。在这方面,德国民族的理性与睿智的反思令人钦佩。德国政治家首先深刻忏悔德意志民族的错误,真诚向二战中受害的人们道歉,甚至向死难者纪念碑下跪认错。这样的认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赞扬,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有效阻止新纳粹主义的产生。
反观日本,情况就有些不同。80年前被我们击败的对手,现在正试图篡改教科书,美化那段侵略历史,还把责任推给中国,指责中国在进行反日教育。
虽然也有许多普通的日本人民真诚地对二战给亚洲人民造成的伤害表示道歉,这种行为当然会受到亚洲人民的赞赏。但是,当权者却相差太远,不但从未有过深刻的忏悔,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还一再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一再篡改历史教科书,频频发表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言论,在对待劳工问题、“慰安妇”问题等战争遗留问题上不愿妥善处理。正是日本方面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教育和警醒了中国人民,所谓一部分群众的“反日情绪”,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催生的。
我们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用我们的行动呼唤起我们“友邦”的良知和忏悔的勇气。因为只有真正的忏悔才能消除再度引起战争的根源,只有思想上的深刻认识才能防止行动上的糊涂作为,历史教训正在于此。否则,我们纪念二战胜利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80周年的另一层意义就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好和平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1世纪的今天,在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时代又赋予了爱国主义鲜明的特点。在今天,了解真正的历史、理解历史是爱国主义的首要前提。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试想一下,对于一个不知道历史的人,谈何爱国主义?没有历史的积淀,爱国主义是虚无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标志着中华民族洗刷了百年来丧权辱国的屈辱,以东方龙的传人的雄姿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庆祝与回首的日子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人民的英雄,缅怀先烈的英灵,讴歌民族的精神,颂扬正义与公理的胜利,共同期盼人类的和平与美好的未来,祈求那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人们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悲剧一去不复返。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战争悲剧不再重演,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卢沟桥畔的回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当最后一抹阳光从卢沟桥栏杆的石狮身上慢慢地消褪,淡淡的月亮便跃上天边,夜晚的降临使这座古桥和桥东的那座宛平小城沉浸在梦幻般的宁静气氛之中。只有当高悬的大红灯笼霎然点亮,把威严的城门楼映现于黑朦朦的夜空之上,才使人猛然忆想起那八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震惊世界的一幕。
进入宛平城门,穿过那条宁静的街道,然后信步走上那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卢沟桥,你很难相信,八十多年前那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日的枪声,就是在这里响起的,因为你脚下的流水,是那样的平静。但是,如果你闭上双眼,用你的心灵,你的良知去倾听,你就会感觉到,那当年的枪炮声,如今仍然在这卢沟桥畔久久回荡,就是这声音,惊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就是这声音,惊醒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民族之魂。
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无法忘怀,也不应该忘记的日子。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并不仅仅为了一座卢沟桥,一座宛平城,而是为了打开华北通道,彻底地征服中国。民族的存亡已到了最后的关头,事实,已不再容许退让和苟安。这一天,历史的风云把中华民族推上了反法西斯战场的前线;这一天,睡醒了的东方雄狮发出了不屈的怒吼;这一天,我们民族的精英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捍卫了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的尊严,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大东亚共荣的迷梦。
恩格斯曾经说过: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受到外来侵略者压迫的时候,它就必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自己全部的心血,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反对外来的敌人。正因如此,在这个生死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电告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巨大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力之下,亿万爱国同胞紧紧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与骄横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与死的决斗。中国,再也不能忍受别人的其侮;中国,再也不愿向强盗们弯腰,那卢沟桥的枪炮,就是它奋进的号角;那震天的呐喊,就是它醒来的咆哮。
漫长而艰难的八年啊,时空仿佛都凝固了,历史久久地在这片硝烟中徘徊。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每一只军国主义的铁蹄,都溅起了复仇的火花;每一把带血的屠刀,都燃起了扑不灭的火焰。哪怕血流成河,哪怕尸骨如山,就算只剩一滴血,也要撒在祖国母亲的胸膛;就算只有一口气,也要唱出嘹亮的战歌。
脚下的土地,每一寸,都浸渍了先烈的热血,头顶的苍天,每一方,都安息着义士的忠魂。那遍地的废墟、那满山的荒坟,就是历史的明证。
在这多年的噩梦中,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人,经济损失五千多亿美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损失最为惨重。是中国军民,用巨大的牺牲,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疯狂的野心;是中国军民,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已难以形容和令人难忘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民族不屈的最强音;是中国军民,以“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壮烈之举,揭开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壮丽不朽的一页。
历史,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今天的卢沟桥,是那样的安详和宁静,可是,假如你不打算忘记昨天,假如你不打算背叛过去,那你就应该知道:那石桥上的累累弹坑,正在讲述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骄傲;那栏杆上的只只雄狮,正在呐喊着一个永不屈服的中国魂!
中国需要“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铭记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中国需要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切缅怀抗战英烈。我们不应该总是把国耻挂在嘴上,而应该纪念那场胜利。毕竟那是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一次胜利。”抗日战争已经过去80年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主要奋斗目标也早已由民族解放转向了经济建设,我们还需要“抗战精神吗”?尤其对许多年轻人而言,“抗日战争”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他们只知道日本人曾经侵略过中国。只在电影电视和手机视频上看到过日本鬼子龇牙咧嘴的形象,但却不知道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多么不易,不知道在整整14年的艰苦卓绝抗战中,中华儿女已经形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抗战精神”。要知道有了这种宝贵的精神,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激励我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一致,奋勇向前。
“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的精神。“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一首多么激动人心的旋律,当年的中华儿女们,就是这样的挺起胸,抬起头,拿起武器,奔赴战场。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懂得“一根铁棍容易折,拧成的麻绳拉不断”的道理。所以说,没有万众一心,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一旦中华民族攥紧拳头,就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抗战精神”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军曾经扬言,“要在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而实际经历了14年,他们也没有让中国屈服。14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每天都面对着烧杀抢掠,但是他们绝不屈服,前仆后继,奋死抗争。那时的中国人,是怎么熬过来的呢?正如罗存康馆长所说:“中国的功绩,就在于坚持抗战14年不投降。如果中国像法国投降德国一样投降日本,日本就可以在中国依靠中国的人力资源,组织起几百万军队投向太平洋战场。二战的历史就可能要重写。”
“抗战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14年抗战之艰苦,令现在的每个年轻人都难以想像。我们都知道东北的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将军,他牺牲后,敌人抛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中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连日本的一个军官,都被感动得流泪,说:“杨靖宇,中国人的英雄!”谁能想到杨靖宇将军牺牲前,连续20多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晚上睡觉,连一个草棚都没有,只能躺在冰天雪地里,至于身上所穿,更是破衣烂絮。可他仍然坚持斗争,仍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决心。
“抗战精神”是自我牺牲的精神。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牺牲3500余万人,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在湖南常德保卫战中一支8000人的中国军队,只有83人生还。而闻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民受伤牺牲近10万人。多少个热血青年,多少个中华才俊,多少个优秀儿女。都倒在了日本军队的枪炮之下。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理想,也有追求,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铭记历史,才能塑造未来。发扬“抗战精神”为的是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鼓舞民族士气,坚定民族信心。试想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能取得14年抗战的胜利,如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历史有它自己的庄严……
历史有它自己的庄严。尽管时光流逝,日月更替,但是,历史自身并不是舞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可以任由时装设计师依照个人喜好和时代崇尚任意变换其流行的款式和色调。恰恰相反,当今天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看重功利目的,甚至“戏说”历史的时候,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正是珍爱今天的一种最好表现。
历史有它自己的庄严。透过历史的硝烟,可以洞察我们民族不朽的抗战精神。在80年前的烽火岁月里,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共御外寇,誓死不当亡国奴,与敌人血战到底,从平型关大捷到沪松抗战,再到沂口战役、徐州和武汉会战、台儿庄和昆仑关大战,乃至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坚守马家村的全排官兵壮烈牺牲,胶东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杨家庄战斗等,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空前的觉醒和抗争,其中藴涵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忍精神。民族悲歌,莫此为甚;民族精神,亦莫此为甚。
历史有它自己的庄严。在省思历史时,我们才发现80年前的胜利也埋下了中国国民难解的心结。战后的80年是中国赢得了战争却依旧值得不断反思的80年,更要从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定地走向未来的80年。
当今我们解读历史,重新正视历史,进一步探求民族伟大复兴之途。今天国人恭逢国庆,于祭国殇,,悼国魂,祝国运的庄严时刻,可以告慰英灵的是祖国的跨越发展:国力增长,经济繁荣,人民安居。14亿多人民的不懈追求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纪念胜利 反思责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军民经过14年抗战,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战争夺走了3500多万中国人的宝贵生命,惨哉悲兮。我们只有牢记那段血淋淋的历史,时刻反思责任,居安思危,苦练杀敌本领,才能更好地抵御来犯之敌。
落后就要挨打。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和欺凌——八国列强的侵略抢夺、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等等无不显示出落后挨打,弱肉强食的规律。和平与发展虽是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俄乌战争巴印空战和中东巴以冲突、恐怖主义、民族残杀此起彼伏,霸凌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危害上升。特别要警惕的是,法西斯主义幽灵并未消失,日本帝国主义阴魂不散。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同胞一定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遏制和消除可能导致战争的各种因素,绝不允许侵华战争的悲剧重演。同样,我们也要防止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和平演变。
可以说,没有比中国人更向往和平,更渴望天下太平了。战争意味着妻离子散、意味着经济萧条、意味着缺胳膊少腿甚至死亡。然而,当今世界总有那么一些想制造事端、制造流血事件,想称王称霸、颠覆别国政权、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企图掩盖历史罪行的犯罪集团和右翼分子。这一切充分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在纪念胜利中反思责任,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之心,更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杨靖宇: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常说:“向侵略者屈服的人,决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而他,就是一个至死不向侵略者屈服的真正的中国人。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五岁那年就失去了父亲,他和母亲、妹妹依靠叔叔,生活十分艰难。为了让他能识几个字将来支撑家庭,母亲节衣缩食,好不容易才把他送到了学校。性格坚毅的他,学习十分勤奋。
1918年14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确山县第二高等学校。那年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共产主义思想传到了中国。紧接着“五·四”运动爆发了,他和学校的全体师生一起,积极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上街游行,贴标语,散传单,抵制、查封日货。他是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一九二三年他在开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党派到白区工作。他先后五次被捕入狱,敌人给他灌辣椒水、石灰水、上电刑,各种酷刑用尽,但他坚强不屈,宁死也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几次都是在他的坚持斗争和党的营救下出的狱。
1928年他被党派到东北开展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20万大军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拱手让出东北三省,东三省三千万同胞从此沦入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铁蹄之下。
在这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救国的号召。杨靖宇被选为共产党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反日同盟总会会长,宣传、组织群众,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坚决的斗争。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在他的领导下,游击队的政治素质迅速提高,人数扩大,战斗力迅速增强,连续粉碎了日、伪军的四次“讨伐”。抗日游击战争的烽火很快燃遍东北各地,有力地打击了日寇。
1936年,杨靖宇已是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并任中共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这年冬,南满日寇调集日军、伪军、警察等号称20万人的联合部队,对抗联开始了“冬季大讨伐”,声称要剿灭抗联,并悬赏10万大洋通缉杨靖宇。在极端困难危急的情况下,杨靖宇和战士们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12月上旬,杨靖宇和警卫排30名战士,被敌人包围在辑安县一座山中,敌人发誓要“活捉杨靖宇”。杨靖宇沉着机智地带领战士利用地形挖洞隐蔽。几天以后,粮食吃光了,洞内无法生火和觅食,杨靖宇带头撕下衣服里的棉絮充饥,坚定地号召战士们:“坚持就是胜利!”第16天,敌人因长时间搜索不到杨靖宇而颓丧地撤退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抗战爆发。东北抗日联军在党的领导下,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日寇为解除其“心腹之患”,稳定后方基地,从1938年起,向燕北大量增加兵力,在东北全境加紧镇压“反满抗日思想”,大肆屠杀无辜居民,集中大量兵力对抗联活动的山区反复“搜剿”、封锁、制造“无人区”,企图困死、饿死、冻死我军。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杨靖宇和抗联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同敌寇展开斗争。他们铺冰卧雪,断指裂肤,用泥土、水草来裹治创伤;夏天到来,“蚊吮血透衫”,昼夜难眠;没有粮食,他们吃野果、树皮、草根充饥。1939年10月开始,日寇调集20万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领的部队被围困在原始森林中,他们与敌人周旋度过一个严冬。1940年2月,杨靖宇带领几名战士在辑安县境内活动,遭到敌人袭击,两名警卫员也牺牲了,只剩他一人。敌人将他重重包围,敌机在头上盘旋扫射、撒下传单要他投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原林海里,没吃没喝,他只身与数百敌人周旋战斗了三昼夜,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5岁。疯狂残暴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胸腹,发现他的肠胃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在场的敌人惊呆了。
杨靖宇将军至死不向侵略者屈服,他永远是后世的楷模!
在盛夏里怀念秋天
炎炎夏日,我在怀念秋天。记忆中,那个邂逅你的秋天是一幅油画,是一首小诗,是一支歌谣。
不能忘记秋天里那些充满浪漫幻想的日子。希冀着,灵动着,忘却了凄风和苦雨,淡漠了清秋的悲凉。那个秋天,他不属于风,它不属于雨,它属于一颗执着而柔美的心灵。
迎着晨风锻炼的时候,能感到一丝丝凉意。公园湖提上的柳叶儿,打着璇儿落下。拾起一片放在手心里掂量,分明感受到了生命陨落的无奈。沿着那细细的叶脉,我读到了一个曾经美丽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许会完美地终结,也许会留下沧桑的印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从春到秋,从稚小到暮年,人的一生,生命中该有多少个故事发生呢?伫立风中,怀念那些让人感动的人与事——我的落叶啊,将会被谁拾起,将会被谁阅读?
最喜欢抬头看秋的天空,依恋的云彩别去了,只剩下一片纯净的蓝天,玻璃儿似的,轻轻地敲击,便可发出很脆的声音吧?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像一颗熟透了的相思豆。把它装进邮箱,能否寄到期待中你的方向?梦里相思难聚首,空遗余恨在心头。
在骄阳似火的夏日正午,登上西楼,只为看艳阳下澄明的风景,谁又知这灿烂下的悲秋,谁又能为我一解烦忧?远处传来伤感的歌声:“是否我把你真正的拥有,可为什么你要离开我远走?……望着你我心里难受,无语泪流,你的温柔我不再奢求,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炎炎夏日,我却在怀念那个秋天。听秋天在叹息,沉迷于秋日美丽的忧郁。
拥有真诚
倘若说,淡泊的人生宛如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那么,真诚应该是其中一个必不可缺的音符。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真诚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容纳了人间的真善美,象征着春天和希望。他不愧为心地善良,心灵美好的先决条件。
真诚是一种付出,会让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真诚是一种代价,它会让你得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回报;真诚是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是所向无敌的。
轻视真诚的人,走不出虚假的圈子。玩弄真诚的人,最终玩弄了自己。把真诚当作香烟挂在嘴上,“真诚”须臾间灰飞烟灭;将真诚视作口香糖信口乱咬,“真诚”顷刻间便遭唾弃。
拥有一份真诚,你就可以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永远把持一方净土,才会懂得谅解和宽容,才能获得尊重与友谊。赤心对天,肝胆照人,真诚不愧为古今中外一致推崇的美德。心贯白日,真诚堪称一张走遍天下的信用卡。这是一张特殊的信用卡,其储存与支付的东西远比金银珠宝珍贵得多。
拥有一份真诚,你才能心中充满爱,不会去伤害别人,不愿去背叛朋友,不屑为名利地位而挖空心思,可以免去处心积虑的猜疑与惶恐,你就能在纷繁复杂中问心无愧,处变不惊,涤荡人间的尘埃。
走进真诚,你就会有安全感。真诚让人不设防,真诚使人相见恨晚,真诚教人敞开心扉,真诚令人化干戈为玉帛。走进真诚,生意人的财源滚滚来;走进真诚,政治家的朋友遍天下;走进真诚,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理应少一些隐晦,多一些真诚,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该说就说,当笑则笑,不要为难自己,生命的价值只有在真诚中才能体现出来。
真诚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人生弥足珍贵的财富,是生命中最凝重、最亮丽的风景线。真诚可贵,此系为人立身之本,治国安家之宝。在真善美的大家庭里,原来真诚是户主。
秋的风韵
漫步在秋日里,使人感受到微风的美妙、宁静致远的境界。秋天最有韵味,不仅仅因为春华秋实的迷人,能使人联想人生如四季轮回,连风吹草低、大雁南飞、小鸟宛转、叶洒小径、月满西楼、红叶点点、唢呐声声、都是耐读的意境。
秋天是美的画意,情的叙说,漂亮极了,蔚蓝色的天幕,在阳光照射下,那紫边镶金的彩云,夹着如雪的棉朵,在空中飘荡,似峰恋叠障的群山;如草原滚动的羊群;似牧场里追逐的奔马。那绛紫色的枫叶,犹如血染的风采……秋天的色彩丰厚、着实迷人。
秋天是美丽的,尽管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感怀秋风萧杀的绝句,更有那众人皆知的林黛玉对百花在秋风秋雨中瑟瑟发抖。然而,我还是要赞美秋天,她虽然没有春天万紫千红的妩媚,夏天辉煌灿烂般的热烈:冬天冰冻雪封般的壮观,但她是成熟的季节。像健壮的小伙,似秀美的少女。她又是肃穆和思考的季节。
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是诗,是画,是彩云,是流霞,令天地开阔,使人神清气爽,处处显示出成熟的魅力。火一般的高粱穗把大地染得鲜红;黄澄澄的稻谷,使田野洒满金色;雪白的棉花瓣,汇成白色的海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为秋天捧出丰硕的果实,地为秋天铺满悦目的金黄。水因秋沉静如练,再举落英而载肥鱼,惹得月恋秋江,荡出团团银辉。于是劳动者为秋天而喝彩,为秋天而微笑,为秋天而漫步。
秋天是无情的,不仅仅因为秋天能证明一切,也不仅仅因为“秋风扫落叶”的残酷,对所有的时尚、时髦和花架子均无情,秋天只信奉“大浪淘沙始见金”。
秋天是公平的,她为我们平分秋色提供同等机会,试看今日世界,强手如林,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唯有辛勤耕耘,才有来日的收获。金秋摆开了今年之春的总结会,又发出了明年之春的开拓号召令;秋空飘过对金灿灿现实的祝福,又徜徉设计更丰硕明天的灵感……
朋友,正值这金色年华,切莫虚度金秋,错过这金色的机会,把无数神奇的梦幻,变成辉煌的画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