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民族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顽强拼搏,打败了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抗战精神孕育、生成于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本文从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抗战精神;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一、深入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①伟大抗战精神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强盛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基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把握其思想要义和丰富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古至今,中华儿女始终怀揣着炽热的精忠报国情怀。14年艰苦拼搏,为了“可爱的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和烧杀抢掠,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这是爱国情怀的充分表达和实践彰显。赵一曼拖着沉重铁链,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受尽日寇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决不吐露半点机密,以钢铁般的意志维护国家利益,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仅以枯草、树皮、棉絮果腹,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数日,壮烈牺牲,用热血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的最强大密码,也是民族振兴、国家繁荣的最深厚底气。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精神脊梁。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价值追求。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在与日本军国主义的殊死较量中,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都凸显了中国军民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大义凛然,奋勇杀敌,涌现出一批批以身殉国,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狼牙山五战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激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子弹打光,用石块还击,战斗一直坚持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悬崖。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民族气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奋斗。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要更好发挥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和驱动作用,确保强国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为争取国家自立自强而顽强斗争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素有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誓死抗争的英雄情结。在长期生存发展中砺炼出无所畏惧、永不言弃的民族血性,书写了前仆后继、不畏强暴的壮丽史诗。不畏强暴,才有希望。血战到底,才能胜利。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军民始终展现出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民族英雄张自忠亲自率领部队渡过襄河,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铮铮誓言,用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历史告诉我们:越是面对复杂局面,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心定志,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勇敢面对和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永久动力。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日战争是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完全胜利的,牢不可破的必胜信念是抵御、反抗侵略者入侵的坚定支撑和坚强保障。为掩护地方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四连几十名勇士与千余名日伪军进行殊死搏斗。子弹用尽,用刺刀捅;刺刀捅弯,用枪托砸;枪托砸坏,用小锹砍;小锹砍断,就用双手掐......战斗从拂晓打到黄昏,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韧劲,是抗战精神的灵魂所在。忠魂不泯,浩气长存。当前,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不断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英雄之志,沿着烈士的光辉足迹,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抗战精神唤醒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国人民家国情怀和人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
(一)伟大抗战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风险考验的必要保证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同心同德、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任何困难,始终阔步前进的力量源泉。在长达14年的艰苦奋战中,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但他们依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抛头颅、洒热血。支撑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取义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生是共产党的人,死也要死在抗日战场”“为祖国的解放而死,是最大的光荣”“国家危难,军人当以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些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崇高誓言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崇高信仰、伟大理想的坚守。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华儿女向死而生、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即使形势再危急、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以必胜信念和卓绝智慧,奋战于抗战最前线。
和平年代,国内没有硝烟弥漫和战火纷飞,但风险和考验无处不在,只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避艰险,才能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伟大接力赛,曙光在即、胜利在望。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来自国家外部的威胁和侵害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会遇到风号浪吼甚至狂风恶浪的重大挑战,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理想信念,永远铭记革命前辈为之流血牺牲的远大志向,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战胜前进道路中的一切风险和考验。
(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力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历经艰辛磨难,依然披荆斩棘,走在时代前列,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爱戴,关键是我们党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抗战时期,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全党思想纯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畅通党员“出口”,加强廉政建设;接受民主监督,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作风纯洁,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党的伟大抗战历史,就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纯正思想道德品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
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风政风持续净化,社风民风焕然一新,正义正气不断充盈,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
新时代以来,我们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久久为功,任何松懈手软,都将犯重大错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意志,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阻击战,保持清正廉洁,实现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人民继续前进。
(三)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夙愿,是激励华夏儿女团结奋进、走向美好明天的精神旗帜和不竭动力。我们党的一切奋斗、一切创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使饱经磨难,历经沧桑,这一宏伟目标也从未改变。我们经过革命战争,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实行三大改造,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综合国力继续增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有风和日丽,也有暗流涌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危及周边稳定。在国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新时代的伟大建设事业更为艰巨、更具有挑战性。
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惊涛巨浪中坚定目标,在急流险滩中磨炼意志,在波诡云谲中增强定力,勇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努力开创新的历史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继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实践路径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继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各领域、全过程,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一)强化战略引领,把握战略主动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勤劳勇敢、担当作为,彰显了党和人民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主动。
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世间一切伟大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和创新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上,绝不会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必然要经历许多不确定、难预料的崎岖坎坷。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力化解各类矛盾冲突,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做强国内大循环,真正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不断鼓起昂扬的精气神,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要依靠斗争,走向美好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困难,如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少数国家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围堵、打压中国,阻挠中国发展;在国内,消极腐败、少数干部懒政怠政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亟需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厚植不畏艰难、勇拓新途的美好品格,奋力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继续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屏障。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昭示我们:国家安全是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保证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要全力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外部安全环境,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协同提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定捍卫我国安全、发展利益;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不断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世界一流军队,为平安中国建设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抗日战争是场全民参与、名副其实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崇高品格。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倾听群众意见,响应群众呼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活力,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最大限度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才干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新业绩。
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急难愁盼。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要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要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要做好事关群众冷暖的关键“小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人民群众拥有更优质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更为温暖惬意的晚年,以实干与担当托起群众“满满的幸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全心全意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理、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要优化公共服务水平,精心创作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确保广大群众尽享碧海蓝天、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愉悦,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不断提升宣传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是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先锋,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政治核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和伟大贡献;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要深入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民对实现人类和平安宁所建树的历史功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起全体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向前的坚实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持续奋斗。
培育爱国情怀,筑牢精神根基。青少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习教育的重点群体。我们要激发青年学子学习伟大抗战精神的热情和动力,赓续红色基因,砥砺奋发前行。一方面,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习教育,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突出选题的教育性、时代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动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通过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增进对党的感情和信赖,一心一意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铭记抗战英烈,传承历史记忆。红色文艺精品的创作与传播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地要加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主题宣传,持续推出导向正确、质量过硬、内容丰富的抗战题材作品,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群众精神力量;要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以诗歌、歌曲、影视、话剧等艺术形式,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教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要不断编排出版一批党史新杂志、新书籍、新报纸,将其送到图书馆、基层社区、农家书屋、新华书店,让更多的基层干部群众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继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守卫红色江山,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抗日战争不仅是山河的光复,心灵的洗礼,更是民族精神的重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广大干部群众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源源不断汲取奋进力量,笃行不怠、奋发有为,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