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的闷雷,碾过芷江机场的跑道
青山界的伤口仍在风中呜咽
一层层
渗进,新栽的苞谷地
老城墙把鬼子的炮声
摁进夯土深处。舞水河漂着
浮沉的钢盔和半卷烧焦的家谱
飞虎队的机翼
撕开,低垂的云层
——气流里,裹着密支那的硝烟
农家汉用草绳
咬死,吱呀的支前扁担
汗滴砸透绷带,砸出芷江会战
中国军人用脊梁垒起的
铁壁铜墙
受降坊旧址,铁匠铺的炉火
把湘西人的硬气
淬成,通红的枪管
二十三架坠落的残阳,灼焦了
墙上的标语
2
更夫敲哑了寅时的梆子。三千双草鞋
趟过刺骨的河水
寒气,楔入脚板皲裂的血口
地雷在泥浆里蛰伏,像盘踞的毒蛇
青天白日旗拖着弹痕,飘过
焦黑的山梁,旗角钩住
半截未熄的烟头
战壕里,伙夫倒扣生锈的铁锅
滚烫的米汤顺沟壑流淌
浮着,几粒舍不得丢的糙米
连长用豁了口的
鬼头刀,敲响沉默的岩石
——等信号弹照亮罗旧铺,每粒砂
都会迸出复仇的火星!
声音撞在崖壁,回声里
传来阵亡排长
未曾远去的足音
士兵蹲在弹坑,用捡来的弹壳
磨亮刺刀的锋芒
月光下,刃口映出母亲缝补的侧影
他猛地起身,一刀挑开
突袭的夜幕……
3
暮鼓声里,道士摇铃,走过
受降堂剥落的门框
超度,卡在瓦砾间的亡灵
雪峰山脉
在夕阳下肃立,松涛
是它沉郁的呼吸
残破的令旗,渗进纵横的战壕
每一寸潮湿的泥土都攥着
半颗未爆的雷
和半句,未吼完的
冲锋号
纪念馆的玻璃柜里,封存着铁锹
劈砍的豁口。山洪冲过
龙潭镇的石板街
乡民们用祖传的细眼竹筛
一遍遍,滤出
沉没的番号
当所有机库残存的铁皮,在风中
拼接着弹痕,复述弥漫的烽火
整条舞水河便摆出
冲锋的阵型……八十年前滚烫的
喊杀声,在雨水中,一滴一滴
洇湿了新砌的坟茔
4
受降桌漆面斑驳,签字的钢笔
汲饱了四万万同胞的目光
日酋垂首,军刀褪下寒芒
那一刻,芷江的蝉鸣
在空白的投降书上,压过了
所有引擎的嘶吼
——漫天的捷报,覆盖残破的版图
油灯下,文书用磨亮的笔尖
蘸着硝烟与墨汁,誊写
浸透血泪的胜利清单
窗外,雨打芭蕉,是母亲们
迟到的恸哭
采药人攀上断崖,在鹰巢旁抠起
半枚,铜绿的徽章
放牛娃赶着云朵,牛铃撞醒
沉睡在草根的弹壳
当年种下映山红的少年,如今白发拂过
受降坊的石阶
他弯腰,扶起一枝被风雨吹斜的
花茎,指尖探到青砖深处
尚未冷却的春雷
那灼热,在碑石内部奔涌——
终将撬起
整座雪峰的寂静
[作者简介]
刘贵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生于鄂赣边地,定居浙江温州,旅居越南海防。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红痣》,散文《金滩笔记》,长诗《开往老挝的复兴号高铁》,长篇散文诗《天籁之音》等。出版个人作品集10余种,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越、法、日、韩、意、波兰、希腊、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多国文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