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杨汉忠:铁血沙场 忠荩桑梓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作者:朱剑峰   2025-11-08 16:55:49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杨汉忠将军塑像

  杨汉忠(1898—1957),系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135师(后134师)中将师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1898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五月初九)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白市镇。

  1919年8月进入滇军第2军直属独立团当兵。

  1926年8月率部参加万县反英斗争、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5年5月率部在四川荥经为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主力“让路”。

  1936年2月26日铨叙任官陆军少将。

  1937年9月率国民革命军第20军135师参加淞沪会战。

  1938年5月率134师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0月24日,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1946年10月24日,杨汉忠将军被国民政府批准退役,返家赋闲经商。

  1957年在保外就医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于31日(农历正月初一),病逝于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8年12月广安县人民法院宣布撤销对其“反革命罪”的原判,宣告杨汉忠无罪。

  一、军旅生涯

  1920年,杨汉忠考入四川陆军第9师泸州讲武堂,在第一期步兵科中接受训练。毕业后历任少尉排长、上尉连长等职。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过硬的军事素质,他在军队中的职位从最初的基层指挥官逐步攀升。1923年2月任北洋中央陆军少校营长;1925年5月升任上校团长;1926年8月任第9师第18旅少将旅长;1931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混成旅少将旅长;1932年2月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师中将师长,被誉为:“训练战术均称能手,为人颇忠实,洵川省青年将领中之优雋者”;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35师中将师长;1936年2月2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铨叙任官陆军少将;1938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34师中将师长;同年,10月24日,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

  二、万县抗英

  1926年6月,英国商轮凭借不平等条约在川江肆意横行,频繁制造争端。8月29日,英商太古公司的“万流”号轮船在云阳停靠时,与正常行驶的载货舢板发生严重冲突。该轮在未作任何预先警告的情况下猛开快车,致使舢板被浪沉,造成58名官兵溺亡、56支枪支损失,45000元公款沉没的惨重后果。当杨汉忠带兵前往检查并询问事件经过时,英舰“柯克捷夫”号竟悍然派兵强行收缴士兵的枪支,还开枪打伤两人。杨森得知杨汉忠的报告后怒不可遏,高呼“以其侮辱我国国体已达极点”,随即命令杨汉忠率部扣留停泊在万县的英商太古公司的“万县”、“万通”两艘轮船,以期望通过外交交涉解决问题。然而,在此期间,英帝国主义悍然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万县惨案。他们动用舰炮对县城两岸的陈家坝、南津街及省长公署等地进行猛烈轰击。面对列强的暴行,杨汉忠毫不畏惧,率部奋起还击。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国军舰“德石巴奇号”舰长达尔礼被当场击毙,英军伤亡20余人。同年经中共党员、武汉国民政府住20军政治部主任朱德、20军军长杨森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

  万县抗英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他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精神,充分揭露了英帝国主义的暴行,严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北伐运动的进展。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让路”于红军

  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主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分三路向天全、芦山挺进。蒋介石在四川的行营参谋团和刘湘紧急电令川军第20军军长杨森,要求其“派有力部队到荥经、天全、芦山防堵”。杨森接令后,立即派遣第5混成旅旅长杨汉忠等部对中央红军实施堵击。然而,杨森深知与红军死磕只会消耗自身实力,且担心陷入蒋介石、刘湘“借刀杀人”的圈套。为求自保,他决定利用自己与朱德的旧交以及朱德曾担任20军党代表的关系,意图与红军达成协议,让红军顺利过境,以保存自身实力。于是,他授意杨汉忠出面与红军联系。杨汉忠派人向朱德送去信函、部队番号和联络信号等。红1军团先头部队收到“密信”后,迅速将其转交给朱德总司令。朱德总司令洞察到这是为红军北上创造有利条件的良机,随后就给毛泽东商量:“怎么样,还是认认这个侄儿吧?”毛泽东说:“你们这些四川老总呀,不是旧部,就是什么侄子!那还有什么说的。朱德当即写了一封信,全文道:

  汉忠师长吾侄勋鉴:来函悉。吾侄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殊堪嘉许。按照来意饬敝部先头部队与贵军切取联系。专复并颂勋绥。朱德顿首。

  此时,红1军团2师4团作为右侧掩护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的尖刀部队,经荥经泗坪占领小河场。在黄包寺附近,杨汉忠令所辖部队朝天放枪以掩人耳目。双方部队在黄包寺附近的对河两岸互相朝天放了一阵枪后,杨汉忠一部退守米滩场,并派人送给红军一万大洋,使得中央红军主力得以顺利通过其防区,成功翻越夹金山和大小金川会师于达维。

  四、出川抗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国民革命军第20军积极请缨出川抗战。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帷幕,南京的国民政府军委会紧急调遣川军出川抗战。9月1日,20军从贵州省黔西、安顺两地向贵阳集结,参加9月5日贵阳各界为20军举行的欢送大会。为了尽早赶到抗战前线,135师师长杨汉忠率领先头部队不等欢送会举行,于4日早出发。部队沿湘黔公路徒步强行军,每天一百多里山路,晚上宿营还要连夜打草鞋,以备第二天行军穿。部队徒步行至湖南辰溪,乘轮渡经洞庭湖,于9月24日抵达长沙。从贵州到长沙,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原计划50多天的行程。部队到  长沙后顾不上休息,当夜改乘火车,沿粤汉、平汉、陇海、津浦、京沪线,向东战场急行输送,于10月8日抵达南翔附近,加入陈家行附近之战斗。10月9日,20军主力在上海附近老人桥、郁公庙、新泾桥、谈家头、池后宅、姚头桥之线,构筑第二阵地带工事。据老兵回忆:“上海这鬼地方挖不了好(多)深就冒水,我们都是光着脚在壕沟里的。师长宣布实行分段包干制,他与我们一起构筑工事还亲自检查,要求高哦。对新构筑的壕沟、掩体深度和高度达不到要求的他就亲自做示范,他对我们说,弄好了可以保命,弄不好小命不保,一定要当成回事哦。”

1937年10月9日,杨汉忠将军、杨森将军、夏炯将军在上海陈家行战役前线

  20军到达淞沪战场时的装备:一个连3挺轻机枪,一个团6挺重机枪和4门迫击炮,口径较大、射程较远的野战炮、榴弹炮一门也没有。每个士兵配备子弹三五十发,手榴弹两枚、大刀一把;士兵手中的步枪80%系四川造,汉阳造七九式都很少,很多士兵还端着“单打一”,质量极差。有的步枪使用时间太久,膛线都严重磨损,有些步枪枪柄还用麻绳系着。大兵团作战必备的野战医院,通讯联络等设施更是想都不敢想。士兵服装极其简陋,粗布单衣两件、绑腿一双、单被一条、小单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

  20军进入阵地时正是淞沪会战进行到非常艰难险恶阶段,是双方争夺最激烈、最残酷阶段,也是中国军队从最初的进攻逐渐转为防御的阶段,战局正在一天天地恶化。自淞沪会战打响以来,至10月上旬,日军3次大规模增加部队,仅地面部队总兵力达12万人以上;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军决定将分割包围改为中央突破,集中兵力进攻蕰藻浜一线。主要目标就是攻破大场,以切断中央集团军与左翼集团军联系,围攻第19集团军等部,并占领苏州河以北地区。一场以大场为中心的争夺战就此开始。

  20军进入蕴藻浜沿岸的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阵地,正是侵华日军“第三次增援、第四次总攻”,实行“中央突破”的主攻目标,是日军重兵进攻的方向,堪称淞沪会战第二阶段的主战场,被中外媒体称为“血肉磨坊”。

  这里集结了日军精锐第3师团、第9师团各一旅,另配空军、坦克、炮兵,有2万之众。16日,日军再增加9师团及约翰军一部、飞机50余架、坦克车20余架、大炮数十门联合进攻桥亭宅、顿悟寺。杨汉忠师靠前指挥,激战未已,顿悟寺左端工事全部被毁,将士全部牺牲,敌即由此点突入。在这危急时刻援军赶到,杨汉忠师长裹伤再战,激战至午后4时,是役肉搏五六次,乃将敌主力击溃,阵地才得以完全恢复。顾祝同发给蒋介石电文:“二十军在盛宅顿悟寺之部队被敌陆空主力攻击全部殉国,自元(13)篠(17)日伤亡达七千余,师长杨汉忠亦负伤”;杨森发给蒋介石电文:“铣(即16日)晨,我师长杨汉忠负伤,我军伤亡达十之七八”;20军档案记述:“(杨汉忠)师长忠勇奋发,在敌机俯冲轰炸与扫射下,虽弹穿左股,亦能不顾一切,裹伤前进,遂至全军感奋”。

  20军与日军争夺蕴藻浜南岸阵地,虽然完成了固守任务,但是135师损失惨重:802团团长林相侯及1营营长先纠华、2营营长王肇春牺牲;师长杨汉忠、旅长罗润德、团长赵嘉谟负伤;林相侯团3个营1200多人,仅剩下营长1人,官兵200余人,战后缩编为一个营。杨汉忠师长是川军在抗日战场上受伤的第一位国军高级将领。

  据参战老兵回忆,战前杨汉忠师长曾激励将士:“过去在四川打仗我不说啥子,但是现在打的是日本兵、打的是国战,哪个要是当了虾子(懦夫)、当了逃兵,给我们四川人脸上抹黑,我第一个除脱你。哪个要是打死一个日本兵我重重有赏。大家做好准备,多吃点饭才有力气,才能多杀敌。随后官佐和我们齐声高呼杀敌报国!杀敌报国!”

  另据医务兵回忆:16号那天下午,军部派副军长到陈家行前沿阵地了解情况。他们刚穿过芦苇荡就被哨兵发现,走近后副军长说:汉忠,军座听说你大腿挨了一下,叫我喊你下去疗伤,电话喊不动我就只有赶上来了。

  师长一边摇手一边笑着说,“被蚊子咬了一口,没得事、没得事!”

  副军长说,你要当跛脚将军嗦?师长杨汉忠笑言,有一根拐棍的嘛,三只脚照样打鬼子。

  副军长对着这位医务兵喊到,伤情就是命令,师长受伤了也不抬下去,啥名堂嘛?医务兵回答,“他是师长我喊不动。师长说我只是救护不是医生,没这个权利”。副军长问道,师长的伤情如何?“贯穿伤但没伤到骨头,血是止住了也上了药,只是……”。副军长说,血止住了那是绷带扎的,不及时清理会感染。医务兵委屈的说,“拗不过的嘛,人家是师长”。

  杨汉忠师长说,“倒是想下去,可鬼子不给机会啊。一天几个冲锋,死死咬住走不开。鬼子有飞机坦克大炮,几次冲入阵地几次肉搏,兄弟们伤亡不少。照这样下去,我135师就交代在这里了,上峰得想个办法哟。死守是军座在薛长官面前保证过的,我们20军可不能怂包。”这时,负责观察的士兵大声报告,师长,鬼子的观测气球又升起来了。师长说:鬼子又要轰炸了,快隐蔽!大家纷纷趴下寻找掩护。副军长说,鬼子要摧毁20军要摧毁铁三角,陈家行是日军锥形攻击的顶点,战斗会更激烈。人在阵地在。弟兄们情绪稳不稳?杨汉忠答,按兵员地编队,多是乡里乡亲,一人牺牲众人报仇。多是袍泽兄弟,义气,那个惹了川军那个就没好屎屙。嗯,好就好在这。炮火延伸,鬼子冲来,几挺机枪根本拦不住。

  一公里宽的阵地前边全是鬼子,黑云席卷一样很快就冲到了阵前百米。“手榴弹!”师长大声叫喊到。于是手榴弹蝗虫一样飞出,阵地前满是飞溅的泥花。三十多个战士跃出战壕,举着冒烟的手榴弹冲出,爆炸声中与鬼子同归于尽……

  尽管135师与其他川军部队一样装备极为落后。但全体将士深怀民族大义,在杨汉忠身先士卒的感召和带领下,英勇无畏,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挡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的猖狂进攻。135师在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令全国军民对川军从此刮目相看,得到当时报刊给予的“川军声威、远震海上”这一高度评价。

  10月19日,杨汉忠率135师退至南翔及苏州河以南二线阵地担任守备任务。11月9日,奉命转进上海青浦县和苏州昆山县。11日,抵达常熟辛庄附近。19日,杨汉忠率135师掩护第19集团军撤退,再次与敌恶战。20日,撤到无锡。12月8日,杨汉忠率135师经武进、丹阳、芜湖等地,于当日渡江到达安庆休整。由于该师伤亡过半,番号一度被撤销,后经统帅部决定保留建制,并从四川、贵州招募补充新兵。

  1938年5月,杨汉忠率134师参加徐州会战之淮南战役,成功收复淮南巢县,受到最高统帅部通令嘉奖。6月11日,日军坂井支队步兵第47联队投入兵力3000多人,十余门山炮,还有9架飞机助战,集中轰炸大关、小关。杨汉忠师长与友军一起奋勇迎击,数度冲杀,日军始终未能攻破我军防线。日军不断增加兵力至六千多人,激战至6月12日晚,我军阵地全毁,杨汉忠将军深知大、小关阻击战的重要性,为安庆的百姓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为友军的布防赢得更多的时间,他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誓死不退。

  他亲赴阵前督战,将指挥部的所有人、连同炊事兵、勤务兵全部集中起来,补充到第一线苦苦支撑一线阵地,继续死守大、小关。在武汉统帅部下达撤退令时杨汉忠所率134师伤亡已经两千人以上,这时日军已攻至大关50多米处,杨汉忠将军才被身边仅有的卫士强行拉着离开前沿阵地。

  7月,杨汉忠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部队伤亡又达2000余人。10月,率部参加赣北作战。10月24日,杨汉忠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他根据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参议戎机,为抗战出谋划策、贡献卓越。杨汉忠将军在对待时下兵役制度时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鼓拉壮丁当兵是极不应该的事,也是不可靠的。后方的生产者、全部被拉去当兵,对长期抗战是不利的”。他认为,应该是用常备军、乡军……,最后才能按照《国民兵役法制定》的相关条例实施。“另外,都市里充满消耗不生产之流民,也是一个很危险的问题”。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共和谈失败,杨汉忠将军敏锐地意识到国共必有一战。为避免内战,他主动提出辞职,告老还乡。

  五、心系桑梓

柚树母园里白市柚挂满枝头

  杨汉忠将军在不同时期都心系家乡的建设,1930年驻防广安时,就与四川保路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的蒲殿俊以及周树人、胡骏、顾鳌等人共同出资发起《辟治广安天池湖》的倡议,倡议对天池湖进行全面梳掏、整体开发,在湖心月亮岛建造景观,把天池湖建设成为广安天池公园。以此次为基础,后经过多次整治和建设,现在广安天池已经享有“小西湖”之称,与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并称为全国三大天池。远远望去天池湖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蓥山上,她一年四季湖水清澈,绿水青山,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放眼湖岸,怪石嶙峋,树生石中,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同年他与多位名仕、贤德共同创办了广安惠育中学,并出任校董事会执行董事。退役后他频繁踏入校园,关切教师教学与生活情况,激励莘莘学子勤勉向学,矢志报国。1947年9月教育部、四川省政府为表彰他捐资助学的行为特颁发奖状并发文通告,1950年该校并入广安中学的前身川东区广安中学;他还于1931年创办了白市乡首个酒坊,为扩大酒的产量和品质,他曾从泸州特聘师傅指导,酒质从而得到明显提升,被冠以“开瓶香”,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后并入广安曲酒厂;1932年他自购多艘木船成立船运队,彻底改变了白市乡无船运的历史。为适应白市乡的发展需求,他更新船只,使白市乡与外界的人员沟通、货物往来变得更加的便利,为白市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37年在养伤期间,他用国民政府发放的伤残金,将梁平的柚树幼苗引种到广安市白市乡老家。经过他不断地改良培育并命名,白市柚现已成为广安的名优特产,连续多年获得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最受观众喜爱展品奖、在泰国曼谷举行的《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获得龙马金奖。如今的白市柚已是香飘四方,已成为广安农产品的靓丽名片,百姓的致富柚,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平同志对家乡的白市柚也情有独钟,他曾多次说过“还是家乡的白市柚好吃”;退役后他还与“天和”号股东金载庸等一起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令其跃居成为广安县乃至整个川东地区糕点行业的翘楚,产品还一度落户“上海滩”,让广安的“天和糕点”声名远扬。新中国成立后,“天和糕点”作坊经公私合营变身广安县糖果厂,其传统产品“广安烘糕”作为家乡风味小吃的代表,承载着浓浓的乡情,曾被选作馈赠小平同志的家乡特色礼品,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一段佳话,成为广安人民心中难忘的家乡记忆与骄傲;他独具慧眼,于1948年从荷兰引入奶牛,大力推动广安乳业的兴起,为提升家乡民众身体素质筑牢根基做出了一定贡献。

  六、品德与家风

  笔者在多年的走访中还了解到一些关于将军的往事。将军本人酷爱打理兰草,每逢花期,他总会将兰草搬到母亲的房间内或房檐下,与母亲一同欣赏。杨汉忠一生从不庆生,认为生日即母难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敬重与感恩。将军对自己和子女要求同样严格,他只喝白开水,不抽烟、不打牌。他要求子女从小熟背《杨震传》《出师表》两篇文章,常常以先祖杨震的清廉事迹教育子女,年饭中必备白水青菜,寓意清清白白做人,教导子女要像诸葛亮一样忠于国家和民族。

  他常说“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尊师敬老、接援广众、厚待常人”“严禁娼、赌、烟”。将军还专门为子女聘请了国文、书法、英文、武术教师,暑假子女们回广安时,他会与年长的子女一起下河游泳,带领他们打草鞋、爬山锻炼身体;与年幼的子女一起养鸽子、喂鱼,他认为狗仗人势,欺凌弱小,所以家中从不养狗。在孩子军训前,他会亲自传授操练、打背包、打绑腿等军事要领,采用“我做你学、我再做你再学”的方式耐心教导;他还会与孩子们一起练习毛笔字,最后由先生评判,写得好的孩子会得到一小块薄荷糖作为奖励。

  据说将军从不当着子女的面擦拭配枪,有一次被儿子撞见,儿子夸赞枪很威风并表示想要一只,杨汉忠则表示只有成绩好、书读得多、字写得好才是真正的威风。将军只有出远门时才会携带配枪,且放在裤兜里,儿子曾问为何不用大一点的枪别在腰上,将军回答枪只是用来防身。将军对羡慕同学有人力车坐的子女说:“其他同学能做到的我相信你们也能做到,走路好锻炼身体。”将军的大儿子一直心仪他手中的派克钢笔,直到考入大学后将军才满足了其愿望。后凡是子女考入大学,他送的礼物一定是钢笔和亲手抄录的《杨震传》和《出师表》。将军一向厚待家中帮工,与他们一同在饭厅吃饭。每次捕捞的鱼、采摘的柚子、宰杀的年猪,都会分一部分给帮工和佃户。

1938年杨汉忠子女在成都合影

  1953年在“肃反运动”中,杨汉忠将军被以“反革命罪”判处5年徒刑。1957年1月17日因心脏病保外就医,31日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病逝于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8年,广安县人民法院根据杨汉忠将军儿子杨臣伟的申述,认为按照当时的法令和政策,对其认定为反革命判刑是不当的,加上原判的部分事实失实。据此,广安县人民法院宣告撤销原判,宣布杨汉忠无罪。

  2017年12月23日,杨汉忠将军雕塑揭幕仪式在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内举行。

  杨汉忠将军一生,无论是在铁血沙场的征战,还是在忠荩桑梓的奉献,都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与深厚的情怀。他的事迹,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无尽的敬仰。

  怡训:荩忠勤勉 报国

  清白谦逊 传家

  这等家风,令人钦佩。

  (本文由朱剑锋根据杨汉忠长孙杨永赤先生提供的史料和照片编辑整理而成)

  朱剑锋,四川广安人。1972年11月生。民革党员,广安市第六届政协常委、政协文史研究员、广安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常委副会长,川东民俗博物馆馆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