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奇袭东京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作者:孙卫武   2025-11-13 16:24:56

图:美国空军B-25轰炸机3号机组人员

  深藏地下的美国战略情报局密室里,“滴滴答答”声响个不停,一份代号“空特一号”的绝密作战计划,正通过电报紧急呈递给美国总统。

  罗斯福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缭绕的烟雾混杂着连日熬夜的气息,弥漫在狭小的办公室内。他望向窗外,纷飞的大雪中,一面红蓝白相间的星条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这景象让他的手掌缓缓收紧,指节发白,最终,“砰’的一声,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不惜代价空袭日本东京的决定就此落定。

  一、奇袭东京行动

  1941年12月7日早晨7点55分,浓雾笼罩着整个珍珠港海面,朦朦胧胧,一片混沌。

  突然间,“呜——呜——呜——”警报声骤响的同时,大批日本军机蜂拥而至,珍珠港遭到突袭,“轰——轰——轰——”的爆炸卷起冲天火光,夹带着俯冲、扫射、投掷、轰炸、爆燃……所有的灾难汇聚成滚滚浓烟直冲云霄,淹没了整个海港,蓝色的大海也染成了一片血色。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美军遭受到了空前的毁灭性打击,死伤无数,损失惨重,整个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珍珠港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1941年12月7日,美对日宣战。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美国决定实施“空特一号计划”。

  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机场,美军军方秘密组织了行动的特殊航空队,开始了为期数月的严苛训练。

  出于保密,美国军方仅通知中国军方,要求在1942年4月底前在浙江、广西、云南沿海一带修建4至5个能供大型轰炸机降落的机场跑道,其它信息丝毫未提。为此,中国军方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展了修建机场计划,其中就包括浙江的衢州机场和丽水机场。当时修建衢州机场可谓捉襟见肘,异常艰难,由于青壮年大都已上前线抗日杀敌,衢州府就动员包括各县及邻郡的老弱妇孺齐上阵,出动近50万人次,利用最原始的工具,如锄头畚箕竹篮铁耙铁锤铁钎凿子斧头柴刀扁担水桶麻绳木勺等,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伐林砍竹、开岩凿石、铺路挖渠,硬生生地将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工期提前到四个月就如期竣工。

  1942年4月2日,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16架经过改装的B-25型轰炸机驶离美国旧金山,正式开始执行“空特一号计划”。

  美军作战室内,各军岗有序而又紧张地忙碌着。

  按原定作战计划,美军将在4月18日下午实施一项突破常规的空袭任务。经军方精密计算和部署,由大黄蜂号航母领衔的特遣舰队,搭载16架改装型B-25轰炸机战斗群秘密推进至东京以东500海里处,这个位置既处于日本陆基航空兵作战半径之外,又能最大限度缩短轰炸航程。在执行完对东京、名古屋等战略目标的轰炸任务后,这些没有返航能力的轰炸机按照预定方案直飞中国沿海机场降落。此举不仅实现了对日本本土的战略震慑,成功降落的机组人员及飞机随后还可编入驻华第10航空队,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空中力量。

  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4月18日凌晨,美军的前卫巡洋舰在执行任务期间,雷达探测到日本海上一艘哨艇正在预设航线游曳,局势骤然紧张,大家的呼吸立即屏顿。这时日军的哨舰突然发出无线电警报,美军巡洋舰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判断可能存在行动暴露的风险,“轰——”的一声,舰长果断下令击沉了这艘日本哨艇。

  军情紧急,美军巡洋舰立刻向航空母舰发出行动信号,美军轰炸机编队指挥官杜立特临时决定将行动提前至当日上午8时25分。出于复仇的愤慨加上无尽的勇气,即便多飞100海里可能不能返航,但也义无反顾,于是,航空编队在距东京约668海里处的海域准备紧急升空。

  海风将海浪掀起一个个大浪,航空母舰顶着风浪左右摇摆着向前航行。这时战斗的电警笛拉响,杜立特中校向米切尔海军上校行了一个军礼后,对着机组人员大声喊道:“Heroes,preparefortakeoff!”杜立特驾驶第一架飞机随航母左右摆幅摇摇晃晃在跑道上全速冲刺,在离开航母的一刹那飞机又突然下沉,大家的心也随之“咯噔”一沉,直看到飞机升空后,揪着的心才放下,紧接着一架架的轰炸机伴随着轰鸣声如期升空,向日本本土直飞而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经过四小时长途飞行,美机编队于当日中午12时30分成功对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多个战略要地实施突袭,一颗颗愤怒的炸弹扔向各军事建筑目标,轰炸、坍塌、断裂、火光、嘶喊……这一天,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城市沉浸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惧当中。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对此大发脾气,认为这是“可笑而且危险的事情。”宇垣将军也坦言:“这次空袭是一次真正的奇袭,敌机飞得太低,我们无法及时拦截。”

  二、大山里的营救

  巨大的危机已悄悄来临……

  由于飞机提前起飞,中国沿海各预设降落机场的通讯还没有恢复,航程增加又导致燃油即将告罄,已无法按原预设机场降落。

  “报告,三号机燃油已尽”“报告,五号机燃油已尽”……一架架飞机同样的呼喊向杜立特中校驾驶的飞机汇集而去。

  “请保持飞行稳定,回家干杯!”杜立特中校沉着冷静而又不失幽默地指挥着飞行编队继续飞行,其实他的内心已在默默祈祷大家能平安到家。当飞机编队快接近浙江沿海一带时,由于天气恶劣,杜立特再次发出指令,要求各机自寻目标降落。

  厚厚的云层将一架架飞机慢慢地分割开来,一架坠落,接着又一架坠落……16架B-25轰炸机中除8号机组中途迷航飞往苏联海参崴迫降外,其余15架均坠落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境内。

  “轰——”的一声,机身编号02270的3号机于4月18日夜10时坠落在浙省境内处州遂昌县柘岱口乡北洋村附近大坞山麓,冲起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4只白色的伞朵在天空中徐徐下落。

  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副驾驶雅各布·曼奇成功降落在衢州江山东积尾村附近的山上,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受伤,无法自行下山,只好背靠树干等待救援。

  在得知有飞机在附近大山坠落后,次日凌晨,村长立刻组织村民上山搜寻,发现一位受伤的外国军人后大伙围了过来。此时的曼奇身体已非常虚弱,经过比划猜测,大伙知道他是一位美国飞行员,于是就削了根木棍搀扶着他走,每走100米就要歇一歇,喝一口水。

  这时,20出头的村民毛继富虽然长的不高,但很结实,力大无穷,主动要求背曼奇下山。由于曼奇的身高近2米,两人的身高差距实在太大,毛继富就尽量低身,也让曼奇的身体尽量往前倾,就这样,毛继富深一脚、浅一脚地将曼奇背下了山。到了平地的田埂地,毛继富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快步向村里自家走去。

  村里的妇女老人早已在村口等待,看见毛继富背着一个高大的外国军人回村后,大家立刻忙碌了起来。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洗菜的洗菜、杀鸡的杀鸡……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毛继富的妻子吴梅兰为曼奇做了一碗在当地只有贵客才能享受到的熏肉卵鳖汤。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能靠双手比划交流。

  机长伯特·格雷安全降落在遂昌县西畈乡岩坑村大栋尾山上,找了块岩下坛地躲避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天亮时,他沿着山坑走到湖岱口村桥头,被当地一村民发现。战乱时期的村民非常警惕,看到这个外国军人没有恶意后,就先带他回到了村中,乡长闻迅后也立马赶赴过来,村民又护送他到乡里,并安置在乡公所所在的刘家祠堂。

  村民盛来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番薯粥,并炒了几个小菜,饿了一天的格雷狼吞虎咽暂时填饱了肚子。经过笔纸交流,大伙得知他是一位美军飞行员,接着,格雷又在纸上画了一只鸡,边上画了几个小圆圈,村民理解了意思,很快就下锅煮了几个新鲜鸡蛋,又宰杀了一只老母鸡炖了给他吃,格雷美味下肚后,竖起大拇指连说“OK!”。纯朴的中国农民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无私分享给了一位美国英雄。

  第二天,鸡鸣打响。在乡长刘佐唐的安排下,刘芳桥和几个乡勇一起护送他去上定乡。狭窄陡峭的山路,格雷走的是胆颤心惊,生怕脚一滑就会跌落万丈悬崖,刘芳桥就主动把自己当成格雷的拐杖,让他双手搭在自己的肩上一步一步往下挪。后来,刘芳桥的孙子刘光宁告诉记者:“爷爷说,那是他这辈子走过最累的路。”

  一路的攀谈,格雷与刘芳桥渐渐熟络起来,在途中一灰寮休息时,他掏出钱包里夫人的照片指着给刘芳桥看,并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思念之情不溢言表。次日,刘芳桥返回刘家村,格雷陪他走了一小段路后停顿下来,从衣袋里掏出两枚硬币赠送了刘芳桥,比划着说道:“Thisisatokenoffriendship,andIlookforwardtoreunitingagain。”

  投弹手阿登·琼斯降落在遂昌县柘岱口乡坑西村,在乡长张志伦和村民帮助下获得了食物,更换了衣物,被乡勇护送出去。4月21日,琼斯与机长格雷在王村口区重逢后,俩人被中国军方安全接离遂昌。

  村民在坠落的飞机里找到机械师法克特的尸体,当地村民轮流值守,用上好棺木将他入殓。后来棺木连同拆解的飞机零部件一起用木筏运往衢州空军第十三航空总站。

  杜立特驾驶的1号机坠落在浙皖交界的西天目山豪天关岭上,杜立特跳伞后,降落在临安县白鹤镇盛家畈的农田中。过了一夜,驻扎在白鹤镇的浙西行署哨兵巡逻时发现了他,由于双方言语不通,险些走火,好在附近劳作的村民帮忙找回了降落伞、望远镜等物品,双方才慢慢消除误会,于是,哨兵就将这个满身泥浆的美国大兵送往浙西行署。

  领航员波特降落在青云镇碧琮村,他和另一名机组成员布雷默被村民发现后,由于双方语言交流不畅,在战时特殊的情况下无法分辨敌我,村民就将这两位“外来者”暂时先行扣押了起来。其中一位村民跑动去请当地小学教师朱学三,他会一点“洋文”,那天刚好是星期天,他正在家歇着。

  朱老师请来了后,他用最简单的英文问道:“Whoareyou?”最后得知他们是轰炸日本的美国大兵后立刻释放了他俩,村长招呼大伙准备膳食。由于他们不会用筷子,朱学三的母亲专门为他们煮了一小锅鸡蛋。饭后,村长又安排乡勇护送两位美国大兵到浙西行署,朱学三也陪同前往。巧合的是,路上又遇到了射击手伦纳德,三位患难与共的大兵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然后一同向浙西行署走去。

  副驾驶员科尔降落在临安太湖源镇射干村,在保长和乡勇的护送下,也被送到浙西行署。至此,1号机组上的五名飞行员,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临安百姓的营救下团聚在一起。

  ……

  同样的故事,在其它地方也相继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的营救美国大兵故事。

  幸运的是,落在我国境内的75名飞行员,除3人遇难、8人误落日军战区被俘外,其他64名飞行员都被中国百姓营救,成功脱险。

  三、友谊的见证

  暮春时节,天目山深处的浙西行署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日出时天空渐渐明朗了起来,将青砖灰瓦映得斑驳发亮。行署主任贺扬灵接到美国飞行员被营救的消息后,立刻吩咐夫人准备好饭菜招待美国大兵英雄们。杜立特和科尔先行一步迈进贺扬灵的公馆潘庄,檐角铜铃正被山风撞出清越的声响,他行了一个军礼后紧紧握住贺扬灵的双手表示感谢,然后,贺夫人领他俩去用餐。

  几小时后,波特、伦纳德和布雷默三人也一起来到天目山。杜立特见到他们后,狂热地奔跑过去,展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着他们,周边的空气仿佛都已凝固,久久没有松手。吃过中饭,大家高兴地在潘庄门前合影,五名飞行员签字的照片成为了中美并肩作战的历史见证。

  杜立特为其他机组战友的命运感到担忧,立刻请求贺扬灵帮忙,要求在北起杭州湾,南至温州湾的海岸线上,马上组织人员营救美军飞行员,同时立即联系驻重庆的美国大使馆并通报情况。上海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也在第一时间获取情报。

  这一夜,东南沿海注定无眠。

  随着浙西行署和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的紧急电波几乎同时划破夜空,渔民的火把在礁石间次第亮起,一名名飞行员先后被营救,一批批的日寇也蜂拥而出。

  与此同时,重庆罗家湾的密电室内,译电员将“壹号五号机员平安”八个电码字洇染成太平洋彼岸的欢呼时,驻重庆美国航空部队司令阿诺德将军的贺电与罗斯福总统办公室的越洋电报也几乎同时飞抵蒋介石总统府邸。

  黎明破晓前,一组组营救成功的经纬度坐标终于显现在沾着晨露的电报纸上。杜立特将咖啡杯重重磕在茶几上,杯底未化的方糖震起细碎涟漪,恰似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营救行动掀起巨大的波澜。

  22日,浙西行署在干训班的大礼堂里为杜立特一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招待晚宴。杜立特演说了当时轰炸日本东京的壮举,台下掌声久久不能平息。晚宴还演出了一幕中国式的经典话剧《雷雨》,美国飞行员们虽然看不懂,但都被舞台上的情绪所感染,连说“verygood!”

  23日,接到上级转移的命令,杜立特将写有“感谢”两字的徽标郑重交与贺扬灵后,双方紧紧握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临行前还特意与临时翻译朱学三道别,分别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通讯地址,期待再次相聚。

  返回的飞行员们稍作休整后,多数加入驻华美国陆军航空队(部分编入原飞虎队改编的第十四航空队),重新翱翔蓝天,战斗在反法西斯战场的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英雄主义。

  2018年9月,在当年组织营救的王村口建成营救美军飞行员纪念馆,搭建起一座中美两国友谊的桥梁。

  山风徐徐,鲜艳的旗帜在蔚蓝的天空中迎风飘扬。

  时光,都已将过往映衬在青山之上。

  作者简介:孙卫武,字竹马,号欐泉、麗溪,产业工人,高级工程师。深研乡土历史文化,近年来在《炎黄春秋》《中国收藏》《文史天地》《安徽钱币》《丽水研究》《松阳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若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