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这个上帝都不来的地方,当年究竟是怎么样的?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付顺利   2025-11-20 18:16:59

  驼峰 航线 悲壮 邮件

  “驼峰”空运无论是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还是中国抗日战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希望藉此邮史叙述当年“驼峰”事实,以此向运送人员,运递物资与邮件的“驼峰”飞行员们致敬!!!

 ——付顺利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为抗击日军侵略,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联系,以获得战略物资供应。但随着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部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对外通道也接连被迫中断。到了1942年2月以后,日军转向缅甸发起全面进攻,切断滇缅公路,抗战中的中国到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地——战略物资运不进来,出口物资运不出去。

  一个即将全面被封锁的中国!一个在日本人眼中即将投降的中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国民政府决定打破日军封锁,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

  经过勘察试飞,当时的航线只能从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再到中国的昆明、叙府(宜宾)、泸州、重庆等地。由于整条航路大部分是在喜马拉雅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越,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是6000米,甚至还要更低,飞行艰险和飞行难度可想而知。

(图1)“驼峰”航线线路图

  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香港和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为保证二战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于是诞生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驼峰”空运于1942年4月开辟,美国空运队(The Air Transport Command)和中国航空公司(CNNC)共同承担“驼峰”空运的任务,其中以美国空运队为主。

  由于要在连绵起伏的山谷间穿行,无论是飞行路线还是所经过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背”,“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在这个被称为“上帝的弃地”之地(上帝都不来的地方),“驼峰航线”又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它是“二战”期间,三条著名航线中(其他两条为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最具危险性的一条,飞行员们要在820公里(南线)和1150公里(北线)的航线上(由于南线经常遭受日本战斗机攻击,故飞行员们宁可绕远也要走北线,这就更增大了因恶劣气候所造成的困难和损失),要面对崇山峻岭、急流峡谷、强劲的升降气流和高空风,以及每年长达5个月的雨、雾季节,加之受当时飞机性能所限,并且几乎毫无通讯、气象、导航保障,飞行员既要操纵飞机,又要时刻警惕日本战斗机攻击,“驼峰”飞行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悲壮!

  从1942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几乎每天都有近100架次飞机穿梭往返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大山上空。由中国运出的是出口换汇物资,如钨、锡、桐油、茶叶、猪鬃、水银、生丝等,由印度运回的是武器弹药、飞机零件、汽油、钢材、药品等所有中国抗战所急需物资。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分昼夜、24小时换人不换机地飞行。坠毁就坠毁,被日机击落就击落,谁能过去就过去。

(图2)“驼峰”航线地形险峻,还有堪称世界上最恶劣、最可怕的气候

  1942年6月2日中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亦称《中美租借主体协定》),中国正式成为租借协定的受援国,这是“驼峰”航线开辟时的外交背景。 中美租借协定是中美双方达成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援华协定。这一协定以双边互助的形式,既为中国无偿获得美国大宗军事援助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又规定了中国须向美国提供“回惠租借”的义务。同时,协定在第五条中实际表明中国在抗战中消耗掉的租借物资是不必、也是无法归还的。因此这一协定的签订,使中国正式成为美国租借物资的受援国,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成为抗战后期援华的最主要国家。 最初,美国的援华物资主要是通过设在美国的“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China Defence Supply Co.)和国民政府设立的“西南运输总处”所辖的“滇缅公路”来营运的。但是随着日军攻陷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营运受到阻隔,中美两国才又联合开辟出第三条运输途径——“驼峰”航线。

  800公里航程

  “驼峰”航线是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最为艰险的一条运输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总航程约800公里。

  7000米海拔

  这条航线经过的地区都是海拔4500-5500米左右的高峰,最高海拔在7000米以上。由于当年的飞机设施落后,机上没有加压装置,飞机在异常高空飞行,机员需要有极大的耐力。另外,“驼峰”(The Hump)也是指飞机要穿越状似骆驼峰背的连绵山峰,故而得名。

  3大强气流团

  “驼峰”航线不仅地形险峻复杂,还有堪称世界上最恶劣、最可怕的气候,天气始终是制约空运数量的主要原因。“驼峰”航线位于欧亚大陆三大强气流团的交汇点。从西面来的低气压沿喜马拉雅山移向西藏和印度之间的“驼峰”,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高气压团以及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低气压团进行激烈的撞击。因此,“驼峰”天气的主要特征就是经常的暴风雨、猛烈的湍流、每小时160-240公里的横风以及严重的结冰。 有时,气候急促变化使飞机的水平飞行受到影响,会使货物撞击舱壁,甚至被甩出飞机。严重的结冰有时把机翼压变形,使飞机下降数千英尺。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部印中联队司令官爱德华•亚历山大(Edward H.Alexander)中校曾在报告中写道:“这里的气候是十分可怕的。在12000英尺(约3658米)高度开始结冰。今天,一架C-87仪表显示已飞到了29500英尺(约8992米)的高度,而不能再飞高了,不能飞到浓云的上面。” 所以,“驼峰”航线尽管航程不长,却因其险峻复杂的地形和可怕的气候成为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空线。

  150万小时飞行时间

  中美航空队往返于印度至中国云南、四川,总飞行时间共计约150万小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战略桥梁,只有1949年柏林封锁时的空运行动在空运货物量上超过了它。

  71042吨月空运量纪录

  1945年7月,“驼峰”航线的月空运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峰。

  驼峰”航线初期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敌机的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空运的运输量。直到1944年中期,“驼峰”空运量才与1941年滇缅公路的运输量相当。

  1942年全年空运到中国的物资仅5258吨,进入1943年后有所增加。1943年1月为1923吨,9月份为4624吨,10月份达到7000吨,11月是9436吨,在12月25日圣诞节时达到了10000吨的目标,至31日为12590吨,实现并超过了罗斯福总统向中国承诺的运量。

  1945年7月达到最高峰,为71042吨,这个数字大致与中国航空公司在“驼峰”的总运量相当。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对日战争也随之结束。

  驼峰”空运量迅速下降,8月的空运量为53315吨,9月为39775吨,10月为8646吨,11月1429吨。到了11月30日,“驼峰”空运正式结束。

  611架飞机损失

  据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驼峰”航线联合空运输总队“驼峰”航线联合部署搜索救援案件文件的不完全统计:“驼峰”航线损失飞机563架(其中有107架为失踪),损失的机组人员超过1500人。此数还不包括中国航空公司损失的飞机和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长官阿诺德将军(General Henry Arnold)曾经说过,“驼峰”航线是二战最伟大的空运行动之一,飞机的损失率超过轰炸德国时的飞机损失率。当时空运总队的飞机损失率高达20-30%,而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的损失率超过了50%,也就是说全部90多架飞机损失了50多架。65万吨总运量 据统计,从1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转运部和空运部经由“驼峰”航线从印度运往中国的物资大约共有65万吨,总价值约7.8亿美元。

  中国飞行员在驼峰航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1945年,中国收到美国运输机为100架:77架C-47运输机和23架C-46 Commandos。资料显示,从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共有650,000吨物资通过驼峰,其中中方飞行员占75,000吨(约12%),还有33400名乘客通过驼峰。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共同在中国西南山区开辟的空中通道,是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

  资料显示,在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图3)此张照片显示比利·麦克唐纳(右),由比利之子Billy McDonald III提供

  驼峰飞行员克服艰难险阻,飞越天险,打破日军对中国的围困,对日作战的急需战略物资及时运到,架设了空中战争生命线,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将永远活在中美人民的心中。

  抗战中后期,形势严峻,无论是部队官兵还是民众对通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邮政业务量不断增长,驼峰航线除了战略物资外,邮件运达同样重要,在艰苦和危险的日子里,云南邮政没有停止通信服务,犹如驼峰上的鸿雁默默地为抗战事业尽着最大的努力。

  驼峰航线”留下的资料太少,对此国际航空邮路之研究论述亦是凤毛麟角。“驼峰航线”开辟于战乱之时,基于军事保密,航线邮路均不对外公布,每件邮件均经折封检查、检查后贴封口条盖检查戳记。

  比利·麦克唐纳1936年来华,1936-1940年在笕桥任空军高级教官(图3),1940--1947年在中航任机长(曾任总飞行师)。比利经历了八年中国抗战,曾与陈纳德在日本刺探敌情,参与过南京空中保卫战、香港撤退、驼峰空运,因功绩昭著而多次获奖。

  (图4)对于首度探索驼峰航线的飞行员,此前宣传很少,这张照片是中航机航组主任吴士。1940年底,吴士执飞从腊戊出发经数地到重庆,首度探索“驼峰航线”。该照片由Tom Moore提供

(图5)中央飞机制造厂员工梁志民(右)在仰光为飞虎队组装P-40。”该照片由梁志民的女儿梁露曦提供。

  很多朋友都知道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又称“飞虎队”),最著名的战斗机就是P-40鲨鱼嘴飞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飞机的组装者是的P-40鲨鱼嘴战斗机由中国技术人员在缅甸组装。

(图6)上边这张照片由Tom Moore提供,显示中航在宜宾机场的机库

  破烂简陋的机库和满身补钉的飞机显示了机务和地勤人员的艰苦卓绝和创造力。

(图7)驼峰空运的地勤人员,其中就有一对兄弟一起参加驼峰空运,哥哥(图上)中航航材员沈伟仁1941-1946年在滇、缅、印基地,图为其1945年在印度达姆达姆机场。

(图8)弟弟(图上)中航机械员沈志仁,1942-1946年在滇、缅、印等地维修飞虎队战斗机及中航运输机。在当时的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都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提供这两张照片沈伟仁的女儿沈爱英女士。

(图9)美国飞行员埃里克森-希林,美国副驾驶、中国报务员在昆明机场合影,身后是他们所驾驶的道格拉斯C-53运输机。

(图10)中国士兵维修机场

(图11)   通过驼峰航线抵达重庆的援华美国女兵

  陈纳德(1893--1958),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一个出身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场主家庭的男人,却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天空中书写了辉煌篇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飞行员和战术家,更是一位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陈纳德踏上中国土地,从此与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专业顾问到组建飞虎队,再到成为美国驻华空军指挥官,他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杰出服役勋章、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云麾勋章、大英帝国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图12)

  说明:“飞虎队”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AVG)的代称。该队正式成立于1941年8月1日,由美国陈纳德上校任大队指挥官。1941年12月,志愿大队在昆明一举击落日本飞机四架,首战告捷,给了中国军民极大鼓舞。次日,报纸称机首漆着鲨鱼牙齿的美国P-40S战斗机为老虎,因此飞虎队就成了该队的代称。由于“飞虎队”的成员为美国人,不懂汉语,故政府为每个飞行员配备了此“血符” ,以便为飞行员提供救护和帮助。这种“血符”常缝于飞虎队战袍之上。带飞虎队成员签名的“血符”十分少见。(图13)

(图12)1943年3月,驼峰航线开通16个月后,美军将驼峰飞行的指挥权正式交给飞虎队司令长官陈纳德

(图13)由于“飞虎队”的成员为美国人,不懂汉语,故政府为每个飞行员配备了此“血符” ,以便为飞行员提供救护和帮助。这种“血符”常缝于飞虎队战袍之上。带飞虎队成员签名的“血符”十分少见

  1942年7月3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航空志愿队,而以志愿队部分队员为主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陈纳德改任美国驻华航空特谴队司令,军衔仍为准将。然而,陈纳德与第10航空队指挥官克莱顿·比斯尔(Clayton Bissell)素来不合。比斯尔怂恿美国航空志愿队解散后的成员不要继续加入第23大队。 在这封作于1942年9月5日的中国昆明的信中,陈纳德向上司克莱顿·比斯尔反映第23大队面临的物资紧缺、没有军装等问题,希望他能够予以解决。

(图14)1944年“飞虎将军”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寄大女儿佩吉(Peggy)亲笔信函一件

(图15)驼峰航线坠毁的飞机

  尼赫鲁为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统。抗日战争时期任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倡导“中国日”,号召各地群众举行游行集会,支持中国抗战,并于1939年访华。1937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致函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在对印度人民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表示感谢的同时,请求印度给八路军医疗方面的帮助。尼赫鲁收到这封信后,立即发表声明称赞朱德率领红军长征为“军事历史上的杰出事迹”,并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中国人民所熟悉的柯棣华大夫就是医队中的一员。

  尼赫鲁一直致力于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与周恩来总理一起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中印关系的基础。尼赫鲁还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的倡导者之一,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斗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图16)

(图16)尼赫鲁(Javāharlāl Nehrū,1889-1964)亲笔签名照照片一帧

(图17)驼峰航线机组人员

(图18)驼峰航线运输机

(图19)  驼峰航线纪念碑

  驼峰航线重要邮品

(图20)1941年芜湖芷江寄美国雄昆航线首航封

  1.1941年芜湖芷江寄美国雄昆航线首航封

  贴节约奖特种邮票50分、1元及孙像5分一枚邮资合计:2元(国际信函1元+挂号1元)此封邮路:湖南芷江(11月5日)、衡阳(12月3日)、昆明(12月5日)、曲江(12月8日)、昆明(12月15日)、昆明(1942年4月8日)、加尔各达盖DHA/9检查员戳贴“开封检查”封条、美国洛杉矶(1943年1月16日)邮经长达438天。保存完好。1941年12月8日日本攻香港轰炸启德机场停航香港由曲江再返回昆明经驼峰航线至加尔各达转美国因耽搁信函化号封却成为“雄昆→驼峰航线”的首航封。改写了《中国邮资》“雄港航线停航”日期为1941年12月16日之说法。(图2-0)

(图21)1941年重庆寄加尔各达渝加线首次通航纪首航封

  2. 1941年重庆寄加尔各达渝加线首次通航纪首航封

  贴航空邮票25分、2元各一枚及孙中山像纽约版1元邮票盖12月18日重庆首日纪念邮戳经驼峰航线并盖三角形检查戳有到达戳。保存完好。(图21)

(图22)1942年广东沙坦市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3. 1942年广东沙坦市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1元六枚、3角三枚合符邮资6.9元盖广东沙坦市1月9日戳、曲江1月24日、重庆1月30日中转戳经加尔各达贴开封检查封条盖三角形检查戳。保存完好。(图22)

(图23)1942年美国寄湖北汉口停收邮件时期改退

  4. 1942年美国寄湖北汉口停收邮件时期改退封

  美国邮票三枚机盖明尼苏达州圣保罗3月12日戳,封经纽约中转3月18日盖红色“SERVICE SUSPENDED RETURN TO SENDER”(暂停服务退回寄件人)条戳退回圣保罗寄件人。中美航线停收邮件为时仅18天,此封见证了美国停收寄出又退回为此邮使留下的凭证。 保存完好。罕见。(图23)

(图24)1942年贵阳寄美国停收邮件时期检查封

  5. 1942年贵阳寄美国停收邮件时期检查封

  贴烈士像40分十二枚、3分三枚、及20分、1分各一枚合计邮资5.10元(国际信函1元+寄加尔各达航平4元1角),盖贵阳3月9日戳,封贴开封检查重封条并盖三角形检查戳。中美航线停收邮件为时18天不应收寄却又接收至航空封实例中国由贵阳收寄更是非常罕见。保存完好。(图24)

(图25)1942年昆明寄美国停收邮件时期航检查封

  6. 1942年昆明寄美国停收邮件时期航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不同邮票七枚合计邮资8.7元(未收信函邮资),盖昆明3月10日戳。中美航线(1942年3月2日-3月20日)十八天中停收时期不应收寄却又接收至航空封实例。保存完好。 参考薛聘文《中国邮资》(1981)《九、国际航空邮资:九.四、美国航线》:泛美公司停飞太平洋线后我国寄美国航空邮件…已无全程航空可资利用。…其后因英航机开罗至拉哥斯段运量有限邮政总局又于1942年3月2日通知个区停收该线航邮。同月20日再恢复收寄但以我国政府机关及驻华各友邦政府机关寄发之航邮为限必须在封面着明“Chinese Government Air Mail或Official Air Mail及By B.O.C.A to Lagos, via Calcutta and Cairo, and thence by P.A.A. to Destination字样”。 (图25)

(图26)1942年云南喜州寄美国检查封

  7. 1942年云南喜州寄美国检查封

  贴烈士像40分邮票一枚孙中山像香港版2元二枚及纽约版5元、30分各一枚盖云南喜州4月13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BY EXAMINER红色皇冠徽志”封口条加盖PASS DHA/9皇冠徽志”检查戳为目前所知最早者。(图26)

(图27)1942年广东平岗寄美国检查封

  8. 1942年广东平岗寄美国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及航空邮票四枚合邮资8.08元销广东平岗7月26日戳、盖桂林8月6日昆明、加尔各答贴皇冠徽“开封检查”封条盖八角型PASSED DHF/2及DHF/11检查戳、美国此封经驼峰航线经转。(图27)

  

  (图28)1942年7月31日中缅公路停驶训令一份

    9. 1942年7月31日中缅公路停驶训令一份

  云南省邮资管理局训令:因汽油来源告绝滇西因军事关系前定昆腊间日局早班应暂行改订为昆畹三日班局车邮路并已自五月廿一起时实行将昆畹班局车邮路表随令附发。经由本训令史称“1942年4月28日缅甸沦陷切断了中国空中及陆上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中缅航线、中缅公路”之说法不确。应修正为“1942年5月21日切断停驶中缅公路”。保存完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图28)

(图29)1942年重庆实寄美国驼峰航线早期封

  10. 1942年重庆实寄美国驼峰航线早期封

  贴孙中山像、烈士像不同邮票九枚合计符邮资19.4元(国际信函2元+航空费8.7×2个单位)盖重庆8月12日戳,经昆明、加尔各达中转迈阿密中转有纽约9月20日到达戳贴开封检查封口条保存完好。(图29)

(图30)1942年东川黄桷垭寄美国检查封

  11. 1942年东川黄角垭寄美国检查封

  贴烈士像、孙像航空邮票不同五枚合符邮资9.7元盖黄角垭9月1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P.C.90” 开封检查封条、驼峰航线开辟后改点黑字开封检查条。(图30)

(图31)1942年河南平氏镇寄美国首航次日检查封

  12. 1942年河南平氏镇寄美国首航次日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纽约版10分邮票一枚及香港版1元、5元邮票各一枚盖河南平氏镇8月2日三格式邮戳。经驼峰航线实寄美国封经检查贴重贴邮票。保存完好。驼峰航线1942年8月1日首航此封为次日8月2日寄递。(图31)

(图32)1942年闽侯寄纽约航空挂号检查封

  13. 1942年闽候寄纽约航空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30分、10分烈士像40分邮票各一枚合符邮资10.7元(国际信函1元+挂号1元+航空费8.7元),盖闽侯福州10月3日戳桂林10月10日中转戳、迈阿密11月27日、纽约12月1日到达戳封左上方。邮政总局规定打印航空邮路经驼峰航线寄递封舌贴“P.C. 90”开封检查封条盖“DHF/23”检查员戳。(图32)

(图33)1942年重庆寄美国航挂检查封

  14. 1942年重庆寄美国航挂检查封

  贴航空等邮票9枚合计邮资11元(国际信函1元+挂号1元+航空费8.7元+超重0.3元),盖重庆10月19日戳,有纽约12月11日到达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印度“P.C.90”开封检查封条及检查员PHF/14代号戳。为中印尼美航线第一次调整邮资。(图33)

(图34)1942年重庆寄加拿大邮政公事航挂检查封

  15. 1942年重庆寄加拿大邮政公事航挂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不同邮票十枚合计符资36.8元(国际信函1元+挂号1元+航空超重34.8元),盖重庆10月24日戳,有加拿大12月29日到达戳,邮程67天经驼峰航线寄递封舌处加“P.C.90”开封检查封条,盖“DHF/93”检查员代号戳。保存完好。1942年驼峰航线航封存世较少。(图34)

(图35)1942年斗山寄美国检查封

  16. 1942年斗山寄美国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纽约版邮票10分、30分、2元、5元各一枚合计邮资7.40元盖斗山11月3日英汉三格戳有曲口11月14日、重庆12月19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开封检查封条盖“皇冠徽志DHA/3”军检戳。封品上佳。(图35)

(图36)1942年湖南长沙寄英国航空挂号检查封

  17.1942年湖南长沙寄英国航空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中信版邮票30分、2元各两枚及5元一枚合符邮资9.6元(国际信函1.5元+挂号1.5元+航空5.1元),盖湖南长沙12月7日戳,有桂林12月10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印度“OPENED BY EXAMINER 5/36 P.C.90”开封检查封条。保存完好。(图36)

(图37)1943年成都寄加拿大航空检查封

  18. 1943年成都寄加拿大航空检查封

  贴不同版别航空邮票九枚合邮资9.75元盖成都1月27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经检查,贴重封条信封左方依邮政总局规定书写航空邮路。保存完好。(图37)

(图38)1943年成都寄美国航挂检查挂号封

  19.1943年成都寄美国航挂检查挂号封

  贴航空孙中山像邮票四枚合计邮资11.7元(国际信函1.5元+挂号1.5元+航空费8.7元),盖成都3月8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印度“P.C.90”开封检查封条有到达戳。保存完好。(图38)

(图39)1943年湖南湘潭寄美国检查封

  20. 1943年湖南湘潭寄美国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邮票三枚合计邮资7元盖湘潭3月14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经两次检查贴重封条并盖印度检查戳。封品完好少见。(图39)

(图40)1943年广东台山寄美国航平检查封

  21.1943年广东台山寄美国航平检查封

  贴孙中山邮票三枚合符邮资12分(国际信函1.5元+航空费8.7元),盖广东台山1943年4月29日桂林5月8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封舌处贴有“OPENED BY EXAMINER”开封检查条。保存完好。(图40)

(图41)1943年重庆寄开罗“驼峰航线”空难封

  22.1943年重庆寄开罗“驼峰航线”空难封

  贴孙中山像邮票六枚合计邮资19.4元盖重庆1943年6月2日戳有孟买1943年8月28日中转戳开罗10月13日到达戳经驼峰航线寄递封舌处贴“P.C.90”开封检查封条。保存完好。中航公司自重庆经昆明至汀江运至加尔各达实施军事检查后运至孟买载运至喀拉其此段航线为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班机运递由喀拉其至开罗途中发生空难贴条上盖“Salvaged air mail Cairo-Karachi despatch No.65”(喀拉其至开罗航线第65航搬空难紧急救捞获幸存邮件)并于封上盖空难救难日期1943年10月13日贴条。为目前所知存世2件经过“驼峰航线”而坠机捞获的空难邮件。(图41)

  23. 1945驼峰航线悲壮空难封,福建省同安县寄往美国纽约的西式航空挂号实寄封空难封

(图42)美国道格拉斯C47运输机

  (图43)93号航机机长王国书(George Wong)生前照片

  (图44)(图45)1945驼峰航线悲壮空难封,福建省同安县寄往美国纽约的西式航空挂号实寄封空难封,信封正背面上均被盖上“中航第93号机失事坠毁拾获残余邮件”黑色方框戳记及1945年1月29日昆明(庚)点线戳。信封背面上均被盖上戳记。

(图46)

  东部沿海省份中的36个机场、7个空军基地、146个城市等共计2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都相继沦陷。这是一封自1944年12月23日由福建省同安县寄往美国纽约的西式航空挂号实寄封,收件人是纽约的美国公理会差会秘书Potter博士,寄件人则不详。而此时正值“豫湘桂”战役胶着的时刻,湘、桂、粤三省占当时大后方工业的1/3的工厂尽丧敌手,东部沿海省份中的36个机场、7个空军基地、146个城市等共计2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都相继沦陷。

  同时湖南、广西、江西、福建、广东等多省邮路被迫中断,汉粤铁路、湘桂铁路也完全被日军封锁,东部沿海沦陷区和西南大后方往来的邮件只能通过湖南邮工创建的步班秘密军邮邮路中转。战役中,军邮随军情变化,与普邮取得联系,共同维持着邮运的畅通。

  同安县附近的邮运中心厦门市已于1938年5月13日沦陷,鼓浪屿的出海通道也被日军舰船封锁,这封信想走海路到美国,自然门都没有。情况紧急,12月26日信件被转至福建漳州,希望能通过漳州的湘赣闽粤边区的秘密邮路转到重庆,因为信件若能平安抵达重庆,那么就有希望从重庆搭乘飞机飞往昆明,再从昆明搭乘经驼峰航线的飞机抵达美国。

  经过20天2000多公里的艰难险阻,信件于1945年1月15日抵达重庆,并计划在当晚搭乘飞往昆明的飞机。

  1945年1月16日凌晨,一架满载珍贵丝绸和重要军事函件的美国道格拉斯C47运输机从重庆飞往昆明,这是由英国王牌飞行员王国书(George Wong)驾驶的中国航空公司的第93号航机。然而,那一夜天气变化莫测,尽管飞行员已经开足马力,但在狂风、暴雪和强劲气流面前,这架C47犹如一粒随风飘逐的微尘,最终在离昆明仅100公里远的“牯牛山”上撞山坠毁。那一刻,93号航机机长王国书及另外两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弹药箱、药品盒、丝绸、军事函件和燃烧的飞机残骸犹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

  机残骸被搜救队运回昆明,这件带有丝丝血迹的信件被捡回巫家坝机场的航空邮运大队。由于飞机失事导致信件破损以及邮运时间的延迟,信封正背面上均被盖上“中航第93号机失事坠毁拾获残余邮件”黑色方框戳记及1945年1月29日昆明(庚)点线戳。随后信件被贴上“邮局代封”条,于1945年2月7日从昆明销戳再次航空挂号寄往美国。

  1945年3月14日信件来到美国迈阿密市,经过中转这封用生命护航的信件总算在3月16日抵达纽约,而信件中的珍贵信息也被及时传递。

  而今天,这封履行完使命的信封,在海外漂泊近70年后,终于又回到了中国,回到了这块让她起航的故土上。这也许正是93号航机3位机组成员在天堂的祈愿!(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

(图47)1943年云南喜洲寄纽约航空挂号检查封

  24. 1943年云南喜洲寄纽约航空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六枚合符邮资14.2元(国际信函2分+挂号2.6元+航空费9.6元),盖云南喜洲8月13日戳、昆明8月20日中转戳,纽约10月5日到达戳,封左上方按邮政总局规定打印航空邮路封并贴开封检查封条。保存完好。(图47)

(图48)1943年福建福宁寄爱尔兰航空检查封

  25. 1943年福建福宁寄爱尔兰航空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邮票六枚、合计邮资17.6元盖福宁8月22日戳闽侯8月26日、重庆9月15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至埃及开罗开封检查后贴红色“AN SCRUDOIR DOSCAIL 61”重封条有爱尔兰10月10日到达戳,邮路50天。驼峰航线较长的邮路封。保存较好。(图48)

(图49)1943年邕宁寄英国挂号检查封

  26. 1943年邕宁寄英国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七枚合符邮资19.6元(国际信函2元+挂号2.6元+航空超重15元),盖邕宁12月9日戳,桂林12月14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552 P.C. 90”开封检查封条。此封邮路横越亚、非、欧三大州的中英航线封左上角英文依中华邮政总局规定书写航空邮路。封品完好。1943年5月间北非战役结束,同年8月盟军占领义大利西西里岛,9月向义大利进攻英国经地中海至埃及的海道重开。1943年11月6日起由中国经南非至英国的航空/水陆路改经埃及转运至英国。(图49)

(图50)1944年重庆寄加尔各达挂号检查封

  27. 1944年重庆寄加尔各达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百城版邮票30分二枚4元、5元各一枚,盖重庆1月13日戳,有加尔各达到达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OPENED BY EXAMINER P. C. 90”开封检查封条盖八角型“PASSED DHA/3皇冠徽志”检查戳保存完好。(图50)

(图51)1944年成都寄加拿大检查封

  28. 1944年成都寄加拿大检查封

  贴百城版孙中山像邮票三枚合符邮资22元(国际信函4元+航空18元),盖成都2月21日戳,有加拿大4月12日到达戳,经驼峰航线寄递此航线由昆明经中航公司非至加尔各达实施军事检查后贴“开封检查OPENED BY CENSOR DB/400”封口条经英航机运至尼日利亚之拉哥斯交泛美航空运至迈阿密转运至加拿大多伦多保存完好。(图51)

(图52)1944年福建福清寄纽约航空检查封

  29. 1944年福建福清寄纽约航空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三枚邮票合计邮资14元盖福清3月4日戳,桂林3月17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加贴印度“OPENED BY EXAMINER P.C.90”开封检查封条盖“PASSED DHF/4皇冠徽志”检查戳。封品完好。(图52)

(图53) 1944年桂林寄英国伦敦挂号检查封

  30. 1944年桂林寄英国伦敦挂号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邮票20元一枚、3元两枚合符邮资26元(国际信函4元+挂号6元+航空费16元),销由桂林5月11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有英国伦敦8月9日到达戳,信封正面盖埃及“RM”轮船部门检查戳。保存完好。(图53)

(图54)1944年云南草坝寄英国航空检查封

  31. 1944年云南草坝寄英国航空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5元两枚、3元一枚合符邮资13元(国际信函4元+航空费9元),销云南草坝8月20日戳,有昆明8月22日中转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进出埃及之邮件均实施军事检查,此封于埃及盖英阿文“轮船部门检查戳”一枚。封品完好。(图54)

(图55)1944年成都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32. 1944年成都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不同版邮票十三枚合计符资40元(国际信函4元+航空超重36元(18X2),盖成都8月28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OPENED BY EXAMINER P. C. 90”开封检查封条,盖印度“DHF/234”检查戳,埃及圆型“68号”检查戳,有到美国到达戳。信封左下方打印红白航空邮路1942年7月10日以后由中国航空公司自重庆经昆明至汀江运至加尔各达交由英国海外航空公司自加尔各达经埃及开罗改到飞往尼日利亚的拉哥斯、巴西那达尔全程航运至美。(图55)

(图56)1944年重庆寄美国航挂封

  33. 1944年重庆寄美国航挂封

  贴孙中山像百城版10元四方连中信版1元、5元各一枚合计邮资46元(国际信函4元+挂号6元+航空费36元),贴票未盖戳,有华盛顿9月2日到达戳,邮程39天经驼峰航线寄递封舌处贴“P.C.90”开封检查封条盖“DHF/25”检查员检查戳。经驼峰航线航挂封漏销邮戳封非常罕见。保存完好。(图56)

(图57)1944年重庆寄美国挂号检查封

  34. 1944年重庆寄美国挂号检查封

  贴两种不同孙像邮票6枚合符邮资28元(国内信函4元+挂号6元+航空费18元),盖重庆11月5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有美国迈阿密11月27日戳,贴开封检查封“P.C.90”条封上盖有“中华民国检查讫”戳。保存完好。少见。我国进出口邮件较少1942年2月以后仅剩驼峰航线运递进出口邮件经由我国实施检查之邮件极罕而于邮件上加盖“中华民国检查讫”戳记对同盟国表示已实施邮件检查并盖戳记非常少见。(图57)

(图58)1945年昆明寄纽约航挂检查封

  35. 1945年昆明寄纽约航挂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邮票十六枚合计邮资64元有昆明云南府1月4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封经检查贴“OPENED BY EXAMINER P. C. 90”开封检查封条封口处以“皇室徽志”火漆封口有纽约2月12日到达戳。保存完好火漆印封口邮件极少。(图58)

(图59)1945年成都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36. 1945年成都寄美国航空检查封

  贴赈济难民附捐邮票及伦敦版孙中山像1元四方连共十二枚合计邮资72元邮资不足并未做欠资处理,封经驼峰航线航旁贴检查重封条。保存完好。贴赈济难民附捐邮票驼峰航线信函少见。(图59)

(图60)1945年昆明寄美国航空挂号检查大型封

  37. 1945年昆明寄美国航空挂号检查大型封

  贴孙中山像百城一版无齿20元十方连等不同邮票十七枚合计邮资266.8元(国际信函4元+续重4.8元+挂号6元+航空超重252元),盖昆明2月19日戳纽约3月19日到达戳邮程30天经驼峰航线寄递在印度拆封检查后盖“皇冠徽志DHA/4”检查戳二枚,抵美国后经美国陆军部再开封检查后贴“OPENED BY U.S. ARMY EXAMINER”开封检查封口条经英美两国皆予军事开封检查罕见。(图60)

(图61)1945年西京寄美国检查封

  38. 1945年西京寄美国检查封

  贴中国国民党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五枚及孙中山像中信版2元邮票四枚盖西京7月17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经检查贴重封条并盖印度检查戳两枚,较为少见。封品完好。(图61)

(图62)1945年古井寄美国航空挂号封

  39. 1945年古井寄美国航空挂号封

  贴孙中山像加盖改值“暂售4元”邮票三枚、“暂售2元”一枚合符邮资14元(国际信函2元+挂号费6元+航空费续重6元),盖古井9月24日戳,经广州9月28日、香港、迈阿密9月24日中转邮程64天。此封寄发于抗战胜利后40天不再绕经“驼峰航线”封上无任何检查记录验证“驼峰航线”已停止航邮及军事检查。(图62)

(图63)1945年重庆寄美国三藩市援华美军航挂封

  40. 1945年重庆寄美国三蕃市援华美军航挂封

  使用6美分邮资封加贴美国邮四枚由“A.P.O. 879”援华军(重庆)寄戳,信封背盖“纽约A.P.O 290军邮局10月24日”“纽约A.P.O. 355军邮局10月25日”迈阿密11月2日中转戳三蕃市11月8日到达戳,经驼峰航线寄递。实寄封上有三个不同代号军邮局戳记非常罕见。(图63)

(图64)1945年昆明寄英国检查封

   41. 1945年昆明寄英国检查封

  贴孙中山像伦敦二版1元、百城版10元及林故主席纪念2元邮票各一枚盖昆明11月21日戳,经驼峰航线寄递贴“P.C.90”条盖八角型“皇冠徽志PASSED DHF/364”军检戳。保存完好。此封于1945年9月20日寄出时日本已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全面邮件检查随即停止此为最晚实施军事检查之邮件。(图64)

  参考文献:

  1、徐康明 刘莲芬《飞越“驼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略空运》,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2、[美]威廉•凯宁:《飞越驼峰:抗战史上的空运壮举》,戈叔亚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3、刘小童:《驼峰航线》,作家出版社,2005年。

  4、北京保利

  付顺利:大同市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分会会长,文化研究学者,著有研究书稿《国家文物保护的先驱者--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史》《世界塔志》《蒙古邮政史》《邮说黄河》《邮说长江》《邮说长城》《致敬苦难与辉煌》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