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抗战中,上海女工们参与的历史瞬间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张凌云   2025-08-09 20:11:11

  编者按: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寻迹上海”报道组多路并进,从不同视角探寻上海抗战印迹。第三路报道,我们将镜头拉升,俯瞰上海各界群众的抗战全景,探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后的精神力量。

  “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1939年7月,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这样说道。

  如果将目光投向抗战中的上海,在很多个历史瞬间,都留下了上海女工的身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发出全民抗战号召,上海各界爱国人士迅速响应,上海的妇女们也积极投身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9月24日,上海23家日商纱厂成立了日商纱厂工人抗日救国会,号召广大工人不替日本资本家做工,女工们也纷纷罢工退厂。

  而后的抗日岁月里,纱厂女工们通过上夜校接受教育,在上海掀起了多次罢工浪潮,还组成了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英勇奔赴前线。

  当民族陷于危急存亡之际,女工们站了出来。她们知道,除了反抗,再无出路。

  觉醒后的多次罢工

  彼时,日本为实施经济侵略在上海设立多家纱厂。纱厂工人,尤其是占多数的女工和童工,处境极其悲惨。周报《向导》第103期里写到,“中国纱业工人,要算是全国各种工人中最感痛苦的。”从进厂之日起,纱厂工人们便成了机器的奴隶,日夜轮班,每班起码12小时。资本家一不如意,动辄打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更加恶劣,领班们监视着工人们的一举一动,不准交头接耳,稍不顺眼,便将拳头挥了过去。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月28日,日军向国民党第十九军发起攻击,毁坏了位于闸北和虹口的许多丝厂。1月29日,中共上海地下党发出“实现总同盟罢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的号召。不少丝厂遭到日军破坏后,被迫停工歇业,存活下来的丝厂为了维持经营,采取的手段却是开除大批工人或克扣工资。

  在反日浪潮下,纱厂女工们发起了汹涌的抗争。在这次罢工前,纱厂的女工们便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会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1929年,时任中共沪东区委委员、后到上海工会联合会工作的金维映,白天深入工厂考察女工工作环境,夜晚则在闸北、虹口为女工开办夜校。许多纱厂女工在此接受思想和理论启蒙,为日后的抗争积蓄了力量。

  女工们参加夜校。(照片来自《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

  1932年1月30日,沪西丰田、日华、喜和、内外棉等17个日商纱厂的4万名工人,响应号召,举行反日大罢工。这是上海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反日浪潮。

  罢工后,女工们检查日货、监督奸商。日华纱厂的3000余名华工议决:日兵一日不撤退,厂方不赔偿停工期内的损失、不恢复原有的月赏,布机间开除的大批工人不复职,全体工人就决不进厂复工。尽管这次罢工后因日本厂方和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导致失败,但仍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极大增强了上海女工们的阶级意识和政治觉悟,一些女工由此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当时,在沪东、沪西日商纱厂集中的地方,在党团员和爱国人士的教育、带动下,女工夜校培养起一批骨干,斗争的种子早已根植很多工人心中。1936年9月中旬,纱委召开会议,决定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把工会工作与当前救亡运动结合起来,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民族资本家,集中力量打击日本资本家。”

  同年11月初,日商上海四厂首先发起了罢工,在女青年会沪东女工夜校的宣传和鼓动下,上海多个纱厂的工人们纷纷开始罢工。随后,沪西纱厂的女工也掀起了新的罢工浪潮。日军包围工厂、封锁大门,工人们毫不畏惧,冲出厂门,通过长梯爬到相邻的厂房,通知采取一致的罢工。一浪高过一浪的罢工潮随即席卷了整个上海,形成了全市日商纱厂罢工的态势,参加的工人足足有4万多人。

  照片来自《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

  这次大规模罢工,给日本资本家以重创,终于以胜利结束。毛泽东在1937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上海反日罢工是“中国革命新时期”的“重大事变”,“这些事变,统统都是围绕着中国和日本对立这一基本矛盾的,都是直接围绕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历史要求的。”

  救亡,上前线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大幕自此拉开。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怒了上海纺织工人。“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上海几乎所有日本工厂的中国工人,集体离开工厂。当时女工中盛行穿大红袜子白跑鞋,她们说:“我们要把敌人踏碎在脚下。”

  同年9月,淞沪战役最激烈之时,“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成立。10名成员中,9人是纺织女工。10月5日晚,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9岁的队伍,身着军装,辞别亲人,奔赴前线。

  她们是带着多重任务出发的:在前线,她们通过演讲或演剧等方式宣传团结抗战必胜的真理;侦查汉奸,甚至敢于直接和怀疑对象接触,进行火力侦查;慰勉战士,救护伤兵,纠察军队风纪;查考地方公务人员工作实况。虽然这群团员们都还年轻,但随军辗转的路上从不叫苦叫累,既要做地方上的民众工作,又要到前线去慰问战士,为他们烤火、做稀饭,遇到伤员便掏出随身的急救包,为他们包扎,将他们送到后方。

  随着工作深入,服务团不断壮大,沿途吸收成员,也有部队派员见习。至1940年,队伍已发展至40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她们辗转8省,行程2万里,成为上海人民抗日救国运动中壮丽的一页。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逐渐觉醒的女工们,在抗战中竭其自身的努力,也改造了自己。这些交织着血泪与荣光的抗争,见证了中国工人遭受帝国主义蹂躏的历史,也是中国工人们团结一心与帝国主义斗争的缩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