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成千上万的人能够获得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他们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们誓言,将生命与密电密码一同葬送——这就是董建民与钟琪的结婚誓言,朴实却无比坚定!
1946年10月,渤海湾的一艘商船正缓缓驶向大连,船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海面上波涛翻滚。突然,一阵惊呼声打破了船上的宁静。
“有人跳海了!”
“那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跳海了!”
随着大家的惊叫,一对年轻的夫妻紧紧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从甲板上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汹涌的海水中,选择了自尽。船上的人们愕然无语,国民党特务接到消息,迅速赶来检查,但那一家三口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而与他们一同消失的,还有我党的机密文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党组织的机密。
这对跳海的夫妻分别是钟琪,年仅25岁,和董健民,年仅23岁。他们怀里的孩子钟明明才刚满两岁。为了誓死守护党的机密,他们宁愿放弃这一切,选择了死。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董健民于1923年出生在河北省静海县(今属天津市)。她的父亲董绍棠毕业于南开中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化人,而她的叔叔董秋斯则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一位进步思想的青年,深受时代的影响。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董秋斯担任了燕大的学生运动负责人,后来通过潘汉年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董秋斯长期在外参加革命,无法照顾家庭,他的侄女董健民便由董绍棠抚养长大。董秋斯时常向家人寄送革命书籍,让董家子女们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在这种革命的家庭环境中,董健民也逐渐成长为一位胸怀大志的青年,她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董绍棠看中了弟弟董秋斯的文化背景,认为孩子们由他带会有更好的前途,于是将自己的几个孩子送到了董秋斯家中,接受革命教育。
1939年,董健民和姐姐董清民、堂姐董仲民一同来到了董秋斯家。董秋斯见到孩子们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跟着我,就要吃苦,你们怕不怕?”那时正值日本侵略者疯狂侵略中国,董健民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她坚定地对叔叔说道:“我也要加入共产党,去前线打鬼子!”董清民和董仲民也相继表态要参战。董秋斯非常高兴,决心带着他们一起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事业中。
1939年5月,在组织的批准下,董健民和董清民、董仲民三姐妹随“华侨司机归国服务团”的车队前往西安,计划在泾阳县的青训班学习三个月后,前往延安。不幸的是,董清民在途中因病去世,最终只有董健民和董仲民完成了培训,并于1939年11月一起前往延安。
姐妹俩在陕北公学认真学习,白天参加文化课程,晚上进行军事训练,甚至经常通宵熬夜,做着革命理论的笔记。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1940年,董健民和董仲民通过了考核,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迈上了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道路。
他们的身份和工作被严格保密,之后由于工作任务的分配,姐妹俩再也难得见面。1941年,年仅18岁的董健民被安排进入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处,负责译电工作。尽管她年纪轻轻,但她的细心和聪慧让她在工作中屡次截获敌人的情报,避免了无数次的危机。
在这里,董健民遇到了来自河北省献县的革命战士钟琪。钟琪比董健民大两岁,是一位思想进步、为革命献身的青年,两人迅速因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走得越来越近,最终,他们的关系升华成了深厚的爱情。1942年,董健民与钟琪在延安的枣园窑洞里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婚礼,证婚人是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
当很多新人在婚礼上宣誓“永不分离”,董健民和钟琪的誓言则显得更加沉重和坚定:“为了千百万人能够得到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不泄露党的机密,誓与密码共存亡!”这一誓言,几十年后,他们用生命去践行。
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工作更加努力,互相支持,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1944年,他们的儿子钟明明出生,取名“明明”,寓意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和胜利就在前方。次年,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尽管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国内的内战依然持续。国民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猛烈进攻,董健民和钟琪依然坚守在革命的最前线,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而继续战斗。
1946年10月,董健民和钟琪接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前往大连建立情报站,并建立电台。李克农亲自将他们召到办公室,交代任务的重要性。由于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彼此间的默契,组织决定让这对夫妻承担起如此关键的任务。
他们告别了延安,带着年仅两岁的儿子钟明明,踏上了新的征程。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组织特地派遣了一队战士伪装成普通百姓,护送他们一路前往青岛。在青岛,他们购买了船票,计划通过海路前往大连。
然而,国民党特务在码头严密检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董健民和钟琪决定将密电码藏入孩子的尿布里,还在其中放入了一枚银元,计划一旦遇到危险,银元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沉入海中,避免被敌人搜到。他们小心翼翼地通过了盘查,顺利登船,并见到了前来接应的交通员。
然而,他们的行踪却被叛徒泄露,特务们迅速派遣军舰追击他们。当船只靠近渤海湾时,船速突然放慢,紧接着是特务们上船的喧哗声和枪声的响起。“全体人员到甲板上,接受检查!”随着命令的传来,董健民和钟琪明白,这一刻他们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
正当局势危急时,钟明明突然大声哭泣,董健民抱起孩子,发现他已经中弹。身为母亲,她的心如刀割,但她依旧冷静,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保护密电码,决不能让党的机密泄露。她低声对交通员说:“一定要活着回来,告诉组织,任务没有完成,但密电码没有落入敌人之手。”
面对敌人越来越近的包围,董健民和钟琪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夫妻二人紧紧抱着孩子,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这一家三口带着机密文件消失在了无边的大海里,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一年,董健民年仅23岁,钟琪25岁,而他们怀里的孩子钟明明,才刚刚两岁……
跳海后,随着交通员在海面上漂浮,最终被救起,他将这对夫妻和孩子的英勇牺牲报告给了组织。可是由于当时战事紧张,党组织未能及时联系上他们的家属,因此未能及时为他们发放烈士证书。然而,在延安撤退前,组织还是为他们举行了追悼会。
多年后,董健民的姐姐董仲民得知了妹妹及其家人的牺牲消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