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山东 “红嫂原型”—— 明德英
来源:齐鲁晚报   2025-08-12 11:32:42

  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作家刘知侠写出了文艺作品《红嫂》,从而沂蒙妇女爱党拥军的形象被正式冠名为“ 红嫂”。事实上,“红嫂”的第一原型就是沂南县横河村的明德英。

  1911年,明德英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21岁时,她嫁给了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村民李开田,乡亲们让他们去看墓林,并住在了墓地边的茅草窝棚里。

  1941年冬,日寇对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式的扫荡,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有位八路军小战士在反“扫荡”中负伤,跑到了沂南县马牧池村西河岸边。敌人不停地追赶、寻找。

  这时,明德英看到了这位小战士的处境,赶忙将他拉进自家窝棚里,按在床上盖上破烂不堪的被子。不一会儿,两个日本兵追赶过来,伸头看了看窝棚,由于窝棚太小,一眼就能看到底,鬼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被子里藏着人。

  日本兵发现明德英是哑巴,就比划着问她见没见到小战士。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着西山比划一阵,日本兵就朝西山追去。看着鬼子走远后,明德英打开被子一看,发现小战士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

  随后,明德英又和丈夫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战士。她还天天用盐水为他清洗感染流脓的伤口。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了。

  1942年冬,日寇又进行了“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13岁的庄新民和战友们按照上级命令,在反扫荡中一面救护伤员,一面掩护伤员转移。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庄新民与部队走散,身体多处被山石划伤,与许多躲难的群众被日军抓住了。

  由于身穿便装、年龄又小,他没有暴露身份。后来,日军逼着这些群众为他们向泰安运送物资。这些人中,就有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李开田见庄新民人小、瘦弱,多处有伤,就与他以父子相称,没有引起日军的怀疑。到泰安后,他们被日军释放了。

  不过,长达一个月的磨难,庄新民身体非常虚弱,伤口化脓,高烧不退。李开田背着他长途跋涉,回到了马牧池村的家。明德英夫妇冒着日伪军时常搜查的危险,在自家窝棚、附近墓地、村外石沟和草丛里,精心照料着伤病的庄新民。为了照顾奄奄一息的庄新民,明德英时常以自己的奶水喂养他,终于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后来,明德英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情节,不仅被写入小说《红嫂》,还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