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4月,苏怡在左联沈西苓等人的鼓励下,首次以"苏怡"这个笔名,写了电影剧本《最后之爱》1931年,入天一影片公司任编剧,第二年创作《芸兰姑娘》《一夜豪华》等电影剧本。1932年,苏怡同粤剧艺人马师曾、谭兰卿等合作,将粤剧《野花香》《二世祖》《龙城飞将》《妇人心》等改编为时装戏搬上银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时色情、神怪影片充斥影院的香港,苏怡编导的这些影片,常使观众的耳目为之一新。1934年赴港,先后入全球、丽影、南洋等影片公司,编导《新青年》《海底针》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导抗战题材影片《最后关头》《大义灭亲》。并于1940年赴重庆,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执导影片《青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怡再次返回香港,编导影片《断肠花》,并与蔡楚生等共同发起粤语电影清洁运。1938年上海沦陷后,夏衍、蔡楚生、司徒慧敏、沈西苓、谭友六等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相继南下,为促进香港电影界艺术创作状况的积极变化增添了强大的有生力量。苏怡在这一时期里,编导了《大义灭亲》《傀儡美人》和由马师曾主演的《摩登女招夫》,导演了由夏衍编剧的《大地之花》,直接地表现了人民要求奋起抗日的时代精神,讽刺了卖国投降势力的丑恶行径,在当时港澳电影界广大观众中都有很大影响。1940年,苏怡加入设在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次年导演了《青年中国》(由阳翰笙编剧,陶金、白杨等主演)。在重庆期间,苏怡还拍摄过一些新闻纪录片,导演了《日出》《黄金万两》等话剧。1946年4月7日,邓颖超、廖承志同志特邀苏怡和司徒慧敏到重庆的中共代表团住所吃饭,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同年12月,苏怡返香港继续从事电影艺术创作活动,曾与谭兰卿合作,把粤剧舞台戏《荡妇贞魂》改编成电影并编导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后者由于揭示了贫苦市民的苦难,申斥了当时社会的虐政,遭到香港当局两次不准发行的决定。经作者多次修改,被迫将地点改为上海,并将片名改为《断肠花》(上、下集),直到1949 年方获批准发行。全国解放前夕,苏怡作为香港电影界的特邀代表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并当选为全国影协常务理事。1952年1 月,苏怡返回到广州,历任《周末报》副社长兼总经理,广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和顾问等职,并多次当选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