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曾志(晋察冀根据地的 “女组织部长”)
来源:搜狐   2025-08-23 17:11:4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挖掘湖南得天独厚的红色湘女资源,传承发扬红色湘女精神,唱响爱党爱国主旋律,省妇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巾帼初心耀三湘”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讲好湘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从 3月开始,我们每周将在“邵东妇联”上推出一个红色湘女故事,带你走近不一样的她们……今天要和你讲述的, 是曾志的故事。

  铮铮铁骨也柔情

  在井冈山小井红军烈士墓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墓碑,碑上没有生平简介,没有墓碑悼词,只写着“魂归井冈 红军老战士曾志”,一棵苍劲挺拔的柏树立于碑后,静静守护着长眠于此的曾志。曾志没有出生在井冈山,甚至都不是江西人。墓碑上之所以镌刻着“魂归井冈”,那是因为她把井冈山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1928年4月,春天的井冈山,杜鹃花格外灿烂。湘南暴动的炮声还未隐去,曾志便跟随朱德的部队,第一次来到了井冈山。1928年5月4日,朱毛会师的时候,曾志怀孕整整四个月。在这之前,曾志是湖南宜章一户殷实人家的女儿,是湖南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是带头剪去辫子的进步青年,是热血沸腾一把火烧了城楼的女战士。拖着沉重的身体,曾志并没有放慢革命的脚步,有孕在身,曾志依然和战友们一起干着重活。建设“红军医院”时,曾志挺着大肚子,和大家一起上山砍木头、背木头到村里。就连黄洋界保卫战的时候,曾志依然和战友们战斗在一起。也许,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怀着身孕的女人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更让人惊心动魄了。井冈山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在曾志的脑海中始终是最清晰的,最深刻的。

  这一年11月,曾志即将临产。当时条件极为艰苦,加之医生对接生一窍不通,结果曾志大出血昏死了过去。多亏一位中药房的医生,先用勺子撬开她的嘴,用缠着头发的筷子伸到喉咙里搅,在头发的刺激下,曾志醒了过来。如此反复几次,直到第二天才平复。11月7日,17岁的曾志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产后,她调到后方总医院“红军医院”担任党总支书记。井冈山斗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敌人不断增兵,大有不把红军彻底消灭决不罢休之势。1929年初,国民党集结重兵会剿井冈山,此时她已经调到了红军的主力部队,而她当时工作过的小井红军医院的伤病员和医护人员130多人全部牺牲,都是她一起战斗的战友啊,曾志的心里隐隐作痛。红军大部队决定撤离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部队每天都在打仗和行军,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办?曾志面临着艰难选择。很快,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孩子送人!就在大部队撤离井冈山之前,曾志将生下刚26天的孩子送给了一个叫石礼保的红军做儿子,石家将孩子取名为石来发。

  在井冈山,曾志完成了从少女到母亲的身份转变,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生抉择。和战友们一道,在风起云涌的井冈山播撒中国革命的火种。曾志后来跟随部队驰骋闽东,闯荡鄂西,转战东北。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一天,失散了24年的母子终于在各方努力下重聚了。曾志的性子很硬,艰苦的革命岁月都未曾流泪,可是在看到自己儿子那一刻,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24年的牵挂,24年的思念,都在那一刻迸发了。曾志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正如她的女儿陶斯亮说的那样:“您所奉献的远远超出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曾志去世后,遵照她的遗愿,她的骨灰埋在了井冈山,回到了井冈山那些战友的身边,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她不仅仅是一个战绩辉煌的革命者,具有铮铮铁骨的革命精神,在战火纷飞的硝烟中,她更是一个对战友、对孩子爱得深沉,爱得悲壮的女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