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曹孟君(战时儿童保育会的 “守护者”,拯救难童的 “母亲代表”)
来源:网易   2025-08-28 14:32:39

  1938年,徐州被日军围困,难童遍地,死伤不断。在汉口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会议上,邓颖超呼吁:“救救孩子!”当她提出立刻去前线收容难童时,在场的妇女们都吃了一惊。

  奔赴前线是男人的事情,何况还要肩负救人重担。就在大家迟疑时,有位女子站起来坚定地说:“我去!”

  她叫曹孟君,刚刚从国民党的监狱中获释不久。

  一

  曹孟君走上革命道路有迹可循。

  1903年,她生于长沙一个名门望族,童年时,正值女学堂迅猛发展,受此氛围感染,她进了长沙的梨江女校读书。

  因两个哥哥都投身革命,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她。尤其是目睹姐姐守寡后被送进“保节堂”,遭受封建礼教迫害,她立志冲破藩篱,绝不屈服。

  反叛的性格令上学路异常曲折,中学时,曹孟君就因反抗校长的压制被开除。考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后,受《新青年》等进步报刊的引领,面对学校“不准剪短发”的规定,她毅然剪下了长辫。

  校方震惊之余,宣布开除,终因进步老师和学生的支持,未能得逞。一时间,曹孟君成了长沙城内的新闻人物,在她带领下,剪短发的女学生越来越多。

  不久,新校长上台,取消了男女同校,所有女学生被迫离校。

  在二哥帮助下,曹孟君进入毛泽东好友柳直荀创办的平民补习学校。在那儿,她参加爱国运动,主编校刊,从此走上了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

  1925年,曹孟君考入北京大学,随着信仰日趋坚定,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两年后,家庭突遭变故,两个哥哥和母亲相继病逝,为了四个侄子能继续学业,她来到南京国民政府任职。

  在南京,曹孟君投身抗日救亡和妇女运动。淞沪抗战爆发后,她组织“中华妇女爱国护士队”,并担任队长,带领妇女们奔赴战场,救护伤员。

  革命活动中,她结识了在国民党内部从事民主斗争的王昆仑。

  二

  1902年,王昆仑出生于江苏无锡,少年时随父母迁居北京。读书时,他亲眼目睹了清政府腐朽无能、人民苦难深重,内心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他如饥似渴吸收进步思想,逐渐接受了三民主义,立志跟随孙中山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王昆仑积极参加爱国宣传,作为学生代表,他去上海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孙中山。

  高涨的爱国热情,超群的胆识,出众的才华,王昆仑受到孙中山的赏识。在孙中山亲自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不负孙中山厚望,回到北京后,王昆仑积极筹划,很快就在北大建立起第一个国民党秘密支部,并团结进步青年,投身于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斗争。

  从北大毕业后,王昆仑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因不满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统治,于是愤而辞职,奔走各地,从事反蒋民主斗争。

  与师妹曹孟君相识后,王昆仑的思想发生改变,他开始潜心学习马列主义著作,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时,1933年,王昆仑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居住的“万方楼”里,地下党领导的南京第一个读书会正式成立。

  他和曹孟君一起学马列,联络进步青年,一起创办报刊、撰写文章呼吁抗日。

  共同的救国理想中,两颗心逐渐靠拢。

  为了吸收进步妇女,曹孟君发起成立南京妇女救国会,她开办托儿所,创办妇女学校,主编《新妇女》,深得宋庆龄赞赏。

  1936年,北平学生到南京请愿,被国民党政府秘密软禁。得知消息后,曹孟君立刻撰文在《新民报》刊发。阴谋被揭露,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曹孟君不幸因“爱国罪”被捕。与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相对应,她被称为“南京女君子”。

  “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被关押9个月的曹孟君终于获释。不久,南京沦陷,她来到武汉,在邓颖超领导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工作。

  三

  长期从事抗日救亡,上前线收容难童,曹孟君当仁不让。

  不顾身体尚未康复,1938年4月20日,她率领16名队员奔赴徐州前线。冒着硝烟和战火,她们在死人堆里艰难搜寻。

  战场上空阴云密布,死难儿童惨不忍睹。疯狗撕咬,秃鹫盘旋,曹孟君和队员争分夺秒抢救难童。

  几天后,带着搜救的200多名难童,她们回到徐州城内。在徐州妇女救国会帮助下,难童收容所正式成立,附近一所军队医院承担了吃饭问题。

  可是运送难童成为难题,战局越来越紧迫,徐州城门日夜紧闭,他们根本无法出城。

  不久,军队医院转来一批伤兵,其中有几位日军俘虏。

  有一天,他们吐露了真实身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掳掠了一批东北儿童,运回日本后进行奴化教育,长大后再充实到日本军队,而他们,就是其中的一批。

  “绝不能让难童落入日本人手中!”曹孟君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趁着战争间隙,她带领100名难童向城外突围。

  爆炸声就响在身边,队伍屡次被冲散。终于冲出城后,在日军的追赶中,他们连续跑了八天八夜,到达河南驻马店时,身边只剩下了8个孩子。

  大逃难惊心动魄,没有曹孟君的消息,邓颖超心急如焚。

  万分担心的,还有随国民政府迁到武汉的王昆仑。曹孟君带着幸存的孩子回到汉口后,他郑重向她求婚。

  在邓颖超主持下,他们举行了婚礼。借这个机会,曹孟君含泪呼吁:“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请你们拿出一份爱,关爱神州大地上的难童们……”

  乌云蔽日,各地难童仍在水深火热中,曹孟君又到重庆担任了歌乐山保育院院长。以拯救妇女儿童为己任,她和王昆仑一道,宣传抗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为救国殚精竭虑。

  新中国成立后,曹孟君在妇联任职,她活跃在多个舞台,被称为“中国妇女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而王昆仑,则参与政协筹备,在文化、外交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卓越领导人”。

  1967年,曹孟君病逝。18年后,王昆仑去世。

  岁月有痕,在走向光明的道路上,他们洒下了一路芬芳。

  们一起走过的长征,堪称传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