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战场让女人走开”这句话,男儿口中这样说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大男子气概,本无可厚非,但切不可打心底就认为女人就不能上战场,乃至站在这一点上鄙视女性。事实上,古往今来的战争中从不缺少女性的身影,如我国古代妇孺皆知的花木兰、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太平天国的娘子军等,近代女诗人秋瑾更是一代女中豪杰。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国家都有娘子军且大部分以战地护士为主,这些战地护士们虽然不上前线厮杀,但她们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一点也不输给前线的战士们。不过,今天的主角既不是战士也不是战地护士,但她的事迹同样广为流传,在2009年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她叫明德英,被称为“沂蒙红嫂第一人”。
02
1911年,明德英出生在山东沂南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为贫穷,所以在她2岁时生的那场重病未能及时医治,从此成为了哑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沂蒙山区饱受战火的肆虐,在时代的荧幕下,这里上演着一出出生离死别,一幕幕古希腊悲喜剧作家也难以描绘的悲剧,明德英也因此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中国战士的英勇无畏,这为她今后举家投身革命事业埋下了伏笔。
1941年的秋冬时节,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沂蒙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扫荡活动,驻守在沂南马牧池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也被日伪军包围。11月4日,一名姓徐的八路军小战士在突围时身负重伤,一路奔逃,后幸而遇见明德英,并在明德英的帮助下躲藏起来。随后果然有两名日本兵追到,好在明德英是哑巴,没有遭到仔细盘问,她向村外西山一指就引开了日本兵。此时的小战士由于失血过多已陷入昏迷,急需水来救命,刚好明德英当时正在哺乳期,于是慷慨解开衣襟用母乳解救小战士的燃眉之急。小战士得救后,明德英与丈夫还杀了家里的鸡给他补充营养,明德英每天还为八路军小战士伤口半个月后,小战士伤愈重新归队,但从此以后明德英夫妇再也没见过这位小战士。
1943年正月,时任部队卫生员的庄新民在日军的扫荡中被冲散,混入了逃难人群中。明德英夫妇当时同样在队伍里,他们被日军抓住,庄新民没有被认出身份。两星期后一行人被日军放回,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背着脚底被磨破的庄新民回到家里。第二天庄新民说什么也要去找部队,明德英家里也没有粮食糊口,只好去村里借了几个地瓜煮熟给庄新民充饥,忍不住嘱咐他如果没找到部队就回来。就这样,夫妇俩一直把庄新民送到河岸上。
03
据李开田老人回忆,1955年夫妇俩与当时在上海工作的庄新民取得联系,之后书信往来不绝。担任厅局级干部的庄新民还带着全家去看望明德英夫妇,还把李开田接到上海居住。1995年明德英病逝,庄新民在自家设了明德英的灵堂,之后每年都会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前去给明德英扫墓,逢年过节还要给她的子女寄年货、礼金。庄新民病重时,在病榻前也不忘叮嘱自己的孩子们不要忘记感恩,要永远铭记明德英这位“红嫂”和老区人民的恩情。
其实在沂蒙山区,“红嫂”并非明德英的专称,除她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光荣的妇女也荣获此称号,她们在战争期间救助伤员,支援前线。“红嫂”们是人民子弟兵共同的母亲、最信赖的亲人。这些“红嫂”中有如明德英一般用乳汁救助伤员的山东红嫂;有不顾生命危险帮助八路军藏物资的人;也有用小车推出中国革命的沂蒙山百姓;还有靠芦苇荡掩护伤病员的沙家浜人民。可以说,中国革命的道路都是百姓一起和八路军用他们的勇敢无畏和那颗爱国心一步步走出来的。
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在了解了明德英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事情后,就以明德英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率先提出了“红嫂”这个称呼。之后,明德英的事迹还被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明德英也因此被称为“沂蒙红嫂第一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