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郭纲琳
来源:百度百科   2025-09-26 15:20:43

  郭纲琳是党的优秀女战士、共青团的好干部。1933年前后,历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无锡中心县委书记及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等职。1934年1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长达三年半之久。 民国18年(1929年),郭纲琳入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参加左翼文学研究会。民国21年,学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上海青年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的核心,郭纲琳是学生中出色的活动分子。后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先后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37年7月牺牲。

  郭纲琳,1910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1929年考入上海公学,并加入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会,积极探求革命真理。九一八事变后,不畏校方阻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号召同学们成立抗日救国会,响应北平、天津、广州等地高校号召,多次参加要求抗日的学生请愿示威斗争。

  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她代表中国公学爱国学生参加上海学联工作,夜以继日地发动群众,参加战地服务团,支援前线抗战。同年4月,根据党组织安排,化名刘英,到上海美亚绸厂工作,号召女工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1933年春,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传送党的秘密文件和指示。同年6月,到无锡任团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无锡等地的共青团工作。1934年初调任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同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

  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郭纲琳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和乐观精神。她在手绢上绣了一枚五角星,表明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枕套上绣了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雁,象征她严守党的纪律和与难友们共同奋斗的决心。她还把两枚铜板磨成心形,镌刻上“健美”“永是勇士”的字样,表达自己决不投降、永当无产阶级勇士的坚定意志。由于郭纲琳斗争坚决,敌人将她作为重点惩处对象,对她施以皮鞭抽、铁杠压等种种酷刑,都未能使她屈服。

  1924年,郭纲琳毕业于句容县立女子小学。1926年9月,句容创办县立初级中学,郭纲琳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句容县立中学的政治空气顿时沉闷起来,郭纲琳处于苦闷之中。这时,国文教师李少仙跟郭纲琳等进步同学讲革命的道理,讲李大钊的革命活动,介绍俄国的革命情况,才使郭纲琳重新振奋起来。大革命失败后,句容县立中学也日趋反动。白话文被禁止了,李少仙被怀疑是共产党,师生们的进步活动被视为不轨行为。校方以“整饬风化”为名,公布了许多条文来禁止男女教师和男女同学的接触,实际是阻挠进步师生之间和进步同学之间的一切活动。为抗议校方的无理决定,郭纲琳和一些同学曾公开到李少仙住处聚会。1928年5月,校方借故解聘了李少仙。 郭纲琳父亲得知女儿在校“越轨”,十分恼火,常以要其辍学来要挟。于是郭纲琳决心离开家庭,外出求知,寻找出路。

  1928年暑假,郭纲琳考入南京鼓楼“五卅”公学。在南京,她目睹了蒋介石血腥统治下的“新都”的恐怖惨状,十分气愤。她常读具有革命倾向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创造》等杂志,这些进步杂志更激起了她的革命热忱。

  郭纲琳1929年春,在七叔郭定林帮助下,郭纲琳到了上海,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高中部)。1931年秋进入大学部。中国公学由清末革命党人创办,后赖孙中山、黄兴扶持得以发展。它在上海是所老学校,胡适、邵力子、熊克武等先后任过校长,但校内有共青团、共产党的秘密活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贫苦人的地狱。郭纲琳目睹这个极不公道的社会,气愤极了,常与进步同学在一起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咒骂国民党的腐败。在学校,她勤奋读书,积极探求革命真理,寻找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会,读了大量苏联的革命小说,如《母亲》 《毁灭》《士敏土》等,深为书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所打动。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9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决议,提出组织群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9月24日,上海3,5万多名码头工人罢工,10万多名学生罢课。中国公学沸腾了!爱国学生为抗日救亡,同校内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校方竭力阻挠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利用旧学生会少数人,压制学生的抗日热忱。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爱国学生闹起了罢课风潮,接管旧学生会并驱逐校长。当时还只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郭纲琳,在同寝室党团员的带动和帮助下,斗争积极勇敢。为了尽快组织中国公学的抗日救国会,郭纲琳带头冲进校长室,当面质问反动的副校长潘公展:为什么不抗日?为什么不让成立抗日救国会?她又毅然猛敲校钟,集合同学召开大会并登台演讲,痛斥反动政府将祖国锦绣河山奉送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同学们不要当亡国奴,要坚决抗日,收回失地。郭纲琳铿锵有力的演说,振动了在场人们的心弦,激起他们的爱国热忱。

  九一八事变后,郭纲琳连续三次参加了上海学生到南京进行请愿示威的斗争。1931年12月,为声援北京大学同学在南京的示威斗争,上海学生第三次来到南京,与广州、天津、北平等3万多学生汇合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联合示威。游行队伍经过外交部、中央党部,直奔国民党政府。一路上,郭纲琳带领同学们高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镇压抗日爱国运动”等口号,嗓子喊哑了也不停息,并同大家一起砸碎了一贯造谣诬蔑爱国运动的《中央日报》社的玻璃橱窗。

  郭纲琳在抗日救亡活动中表现十分突出。1931年底,就在第三次上南京示威游行返校不久,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蒋仲牟通知她,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从此,她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1931年后,由于王明“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白区工作遭到极大破坏。上海街头布满了敌人的“眼线”,郭纲琳也常发现有密探跟踪。同志们为她担心,她却说:“口供早就准备好了!怕什么!”

  1932年冬,郭纲琳与她的老同学、战友李伟结婚,不久一同调至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郭纲琳负责领导工厂支部工作。1933年春,郭纲琳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与团省委巡视员李丰平直接接头。在恶劣的环境下,她机动灵活地将党的秘密指示、文件和生活费用递送给李丰平,传达到她联系的单位,从未出过差错。

  1934年初,郭纲琳调任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闸北区委已两次遭到破坏,环境险恶。郭纲琳毫不畏惧,接受任务后积极投入战斗。她主持制订了大昌德绸厂罢工计划,拟定了绸厂罢工宣传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1934年1月12日傍晚,郭纲琳前往海宁路祥麟里1338号亭子间郑子仪家开会,布置绸厂罢工事宜。

  在上海法南区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在美亚绸厂办女工夜校,启发工人觉悟。翌年冬,调闸北区工作,领导和组织4500名工人为改善生活、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的为时50天的丝厂大罢工。

  由于叛徒出卖,郭纲琳于民国23年1月12日被捕,化名郭英。在所谓的“会审公堂”上,法官指控她犯了“危害民国罪”和“破坏睦邻罪”,郭纲琳义正辞严地答辩:“谁丢失了东北三千万同胞,谁丧失了东北四省土地,谁便是危害民国!是我?还是你们国民党?谁侵略邻国的土地,谁抢劫邻国的财产,谁便是破坏'睦邻'!是我?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她的反驳,使法官哑口无言。当法官喊出叛徒指证时,郭纲琳逼视叛徒,厉声责问:”你认识我?“叛徒低下头说:“他们打得我一身是伤,教我指证,我实在没办法。”致使法官立即宣布暂停审判。旁听席上中外记者纷纷议论,郭纲琳被引渡到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不久,移解到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在未获任何口供的情况下,以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安法令'判了8年徒刑。民国25年秋,郭纲琳被押送反省院,在强迫政治犯唱国民党党歌时,她引颈高唱《国际歌》;在强迫她写“自首书”时,她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七七事变后,她被转移到国民党宪兵司令部死牢,经受了无数最残酷的刑罚。但她却用铜钥匙精心磨成光亮的“心”形,上刻“永是勇士”,设法送交家属,表达她对中国共产党一贯忠贞的信念。又在牢房壁上写上血书:“坚持立场,为革命而牺牲!拥护真理,为正义而流血!”

  1937年7月,敌人把郭纲琳押往雨花台刑场。她一路唱着《国际歌》 ,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青年团万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