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妇女抗战 > 内容正文

郭俊卿
来源:百度百科   2025-10-11 17:21:04

  郭俊卿(1931年一1983年9月),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于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著名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

  7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几年后父亲便去世了。

  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

  青年时代

  1945年,郭俊卿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加了八路军。第二年,组织上调她去骑兵通讯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1947年6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郭俊卿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自己却因受凉落下了病根。

  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以内,将一个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自己在这期间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革命经历

  1948年初,郭俊卿调到东北野战军某部三连四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她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多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战斗中,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起上厕所、洗澡。

  1950年4月,郭俊卿因劳累过度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大会结束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回国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战后时代

  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