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克, 出生于贫农家庭。 1927年,参加童子团,被选为团长。1928年,考入广州市南海中学。在校期间,经常与进步同学研究和探索民族的出路。1933年,侨居越南,任小学教员。193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攻读师范部。1938年初,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受派到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日,任越南琼崖华侨救国会常委。1939年,组织并带领越南"琼侨回乡服务团"返琼抗日。1940年6月,任琼侨回乡服务总团总团长。8月,敦请国民党琼崖当局团结抗战,被敌人秘密杀害。
符克(1914―1940)华侨,又名家客。原名符家客,1915年出生于文昌县昌洒区东太山村。1927年符克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参加了昌洒乡童子团,并任团长。1933年赴越南,在西贡市当小学教师。193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师范部就读。1938年春进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春,符克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中共中央为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海外华侨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抽调人员组成海外工作团,到东南亚各国开展华侨工作。符克被选入海外工作团,受党的派遣,前往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1938年秋参加海外工作团,被党中央派到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在西贡,为了宣传发动侨胞参加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他经常深入各种工会组织,不分昼夜地奔走于大街小巷,茶楼酒馆,哪里有华侨他就到哪里去。通过创办报刊、工人夜校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宣传,广大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觉悟不断提高,他们纷纷捐款捐物,并成立了越南琼崖华侨救国会,符克当选为常委。 1939年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琼崖。符克发动琼籍华侨成立"越南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冲破日军的海上封锁,回到琼崖参加抗战。为了加强领导和统一行动,经设在香港的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批准,1940年6月19日越南团与香港团、星洲团在琼山县树德乡成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总团",符克任总团长,同时兼任"琼侨总会救济部驻琼办事处"主任。"总团"在符克的领导下,立即分成若干工作队,在文昌、琼山、琼东、定安、儋县、澄迈、万宁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琼侨回乡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民众抗日救国;给抗日军民送医送药;沟通琼崖和海外琼侨之间的联系;调查情况,向海外介绍琼崖抗战情况并揭露日军暴行。在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服务团还积极为抗日军民送医送药,治伤治病。当时服务团带回一批西药、成药和简单医疗器械。服务团医疗队在返琼前都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的医疗救护常识,能治疗一般常见的疾病和枪伤、刀伤。1939年至1940年,服务团先后在文昌、琼山、琼东、乐会、万宁等县开设医务所。服务团医疗队把抗日战场作为救护工作重点,在琼文地区和美合地区,服务团都派出随军医疗队。美合事变后,又先后组织了第一、第二支队随军医疗队。他们深入阵地抢救伤员,为伤员治伤治病,并为独立总队举办三期医务人员培训班,为总队培训了90多名医务人员。为琼崖的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琼侨回乡服务团受到琼崖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限制、干扰、破坏和迫害。 在中共琼崖特委的支持下,以"救国救乡"为目标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于1940年6月19日宣布成立,符克任团长。在符克的领导下,服务总团分成若干工作队,在文昌、琼山、琼东、定安、儋县、澄迈、万宁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战地救护、救济难民和为农民群众送医送药等工作,组织各种抗日团体,有力推动了琼崖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1940年春,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服务总团的抗日活动也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限制和威胁。对于抗日斗争中的危险,符克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在艰险的环境中生活,倘不敢冒险前进,寻求民族出路,祖国是不会有光明的。"1940年8月,为了敦促琼崖国民党当局团结抗日,符克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总会"的公函和慰问品,与国民党琼山县参议、琼山县第三区区长韦义光(中共地下党员)到定安县翰林墟会见守备司令王毅、专员吴道南,晓以团结抗日之大义,并商谈慰劳孤岛抗战物资的分配和加强琼崖国共合作避免内战等问题。吴道南却命令手下在符克、韦义光返回的路上将他们杀害,制造了轰动海内外的"符韦血案"。符克牺牲时,年仅26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