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 第120师第358旅第8团团长余秋里率1营在南峪村抗击进日日军。副团长左清臣率2营在阳曲洪梁岩抗击进日日军,歼敌50余人。1月10日,日军偷袭2营驻地西庄,左清臣率留守人员英勇抗击,歼敌50余名,但终因寡不敌众,左清臣及留守人员大部牺牲。
1月16日 决死2纵队第6团在石沙庄及冶子河附近打死古交出犯日军200余人。
1月30日 358旅716团集结于委烦、界河口地区;714团集结于保德附近,以保卫陕甘宁地区。
1月 第120师“百团大战后地方敌伪工作简报”称:百团大战后,第120师与在交城、清源、徐沟、阳曲及静乐等地的敌人据点,大部分都建立了关系。第郭战斗因得到徐沟伪军策应获得胜利,并策反伪军10余名。此外,还策反白家庄伪军5名,阳曲伪军10余名。
同月 中共中央北方局西线秘密交通总站成立。总站在晋东北境内建成4条地下交通站,其中一条由定襄沿丛蒙山到阳曲,过同蒲铁路到晋西北。
3月13日-14日 决死2纵队5团3营及工卫旅第21团某部及清(源)太(原)徐(沟)游击4大队分别在太原县、祁县抗击日军围攻,共打死打伤敌大队长以下110余人,3营营长董志信等阵亡。
3月26日 驻岚县日军进犯马家庄到委烦一带,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第1营在三元村与进犯抗日根据地的日军展开激战,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
3月30日-5月下旬 日伪在沦陷区推行第一次“强化治安运动”。一方面在其占领区强化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另一方面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经济“封锁”和“蚕食”。期间,日军在晋西北八分区平川和清太徐边山一带大量增设据点。
3月 日军在小东门太原工程队院内活埋130多名被俘人员和进步爱国人士。
春 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被俘的刘侵霄、李一夫、景涛等共产党员,在日军太原工程队联络16名被俘党员,秘密成立狱中党支部,刘侵霄任书记。在领导难友与日军展开斗争的同时,党支部积极开展营救被俘人员的工作。
4月20日 晋西北行署召开了各专区、县民政干部会议,总结了3月开始的村选试点工作和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5月15日,晋西区党委发出《为展开村选运动健全村政权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信》,规定村选是6月至9月4个月中各地的唯一中心工作。
4月27日 决死2纵队5团在河口之南段家局,遭遇古交日伪军100余人包围,战斗中打死打伤敌约20人。
4月30日 贺龙、关向应、甘润漠给各军分区发出指示,要求必须努力克服脱离群众的现象。指出,地委负责彻底查明专署及个别县政府的工作,肃清其脱离群众的新官僚主义,纠正其不切实执行党的政策方针的毛病,使各级政府的机构健全,以便胜任其应负的职责。
4月 山西工卫旅开进晋中平川,先后驻扎于徐沟县王答村、清源县东罗村,多次击退徐沟、清源、交城前来进攻的日伪军。
5月22日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800余人,携山炮12门奉命由山西黎城东崖底出发开赴陕甘宁边区,在清源县一带通过日军百里封锁区。决死3纵队、第129师第386旅第17团和太行第二军分区部队协同将炮兵团护送过同蒲路。罗贵波率第八军分区决死2纵队和工卫旅到清源、太原边山接应,护送到晋西北三分区。30日,第129师第386旅第17团完成护送炮团任务后,在吃台一带休息。11时许,清源日军突然向八路军驻地发起攻击,第17团当即以第8连抢占有利地势进行阻击,掩护主力转移,击退日军数次冲锋。后在第1营的增援下,守住了阵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歼日军百余人,俘日军11人。八路军伤51人,亡19人。
5月 清太徐游击4大队2连奉命掩护“抗大”、“陕公”、“鲁艺”等3校师生170余人到太行根据地,在橙桥村遭日伪军袭击,副连长贾绪同随阻击敌人的一个班全部壮烈牺牲。
6月初 日伪在太原城内强拉壮丁,晋西北地区各县有3万余人被集中到太原。其中,太原炼钢厂一次被抓270人,全市达千人以上。阳由、文水2县有二三千名平民被抓捕。6月30日,日军将所抓壮丁运往石家庄,因火车铁门紧闭窒息死者达千余人。
7月-10月 日伪推行“第二次强化治安运动”,其中心是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割断各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增设据点;扩大其占领区。
7月21日 晋西北行署召开第14次政务会议,决定8月1日起,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行署改称晋西北行政公署。原第八行政区划分为两个行政区,文水、交城、交西、汾阳等4县组成第八行政区,榆太、太原、清徐、祁北等4县组成第七行政区;原第三行政区划分为两个行政区,宁武、静(乐)宁(武)、享县、忻县、享(县)山(阴)等5县组成第六行政区,岚县、阳由、静乐、岚(县)静(乐)等4县组成第三行政区。所有联合县名一律取消,改称县政府。
7月26日-30日 日军由米峪、古交、文水、交城、峪口、吴城出动步骑包昆合兵种5000余人,由汾阳之若松旅团长指挥,“扫荡”八分区:以6路合击会立,4路合击水峪贯。八分区各部按照预定计划向外线转移,并与敌展开激战。27日,决死2纵队5团3营在交城西葫芦之游家坪东面高地将军岭一带掩护纵队及八地委、八专署机关转移,被敌发现,展开激战。3营打死敌5人,阵亡3人、伤5人、失踪5人。28日,纵队教导营在水峪贯西南的野珠与日军激战。29日,日军千余人由会立向北折返,5团在毛毛树沟(西葫芦冯家沟西北)与其展开遭遇战,阵亡马夫5人。同日,6团6连在大村战斗中,伤亡8人,失踪1人。30日拂晓,交城日军分两路由会立回返,一路经大里山与4团1营、2营5连、文水大队遭遇,激战七八小时退去。打死敌小队长以下30余人、伤10余人,我军伤亡5人。夜,5团10连在古交康家社担任对会立的警戒。日军千余人由会立北返,与10连发生激战。因寡不敌众,战约1小时后转移,打死敌4人。
8月11日 第120师工卫营在距太原20公里白家庄附近,与日军作战时救护友军被俘人员11人。贺龙亲自安抚,令其回归原部队,坚持抗战。这11人在第120师的帮助下,由延安转回西安。临行前再三表示:“我们过去不了解八路军,今天八路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没有别的可以报答,但我们会牢记贺师长的话,好好团结抗战,把鬼子赶走,洗雪耻辱。”
8月26日-9月3日 中共晋西区党委召开高干会议。会议对党的机构和行政区划的设置,作出新的调整。调整后,晋西北行署下属6个专署、2个办事处、一个直属县。其中,三专署下属静乐、岚县、阳曲等3县;八专署下属交城、文水、汾阳、交西、太原、清徐、榆太、祁北等8县;平原办事处(七专署)下属祁北、榆太、太原、清徐等4县。与行政区划相适应,中共晋西区党委将地委机构也作了调整。为加强太原西南游击区、敌占区的工作,从八地委划出清太徐部分县委组成七地委,地委机关设在清太徐地区,地委书记由张永青担任。下辖清(源)太(原)徐(沟)县委、榆(次)太(谷)县委、祁(县)北县委和清徐秘密县委等4个县的地方党组织。
8月 决死2纵队第5团第2营护送干部返回时,在太原马村与日军遭遇,在清太徐游击大队掩护下,顺利转移。9月9日交城县四区(大II)区委书记张文选与青年干部苏凤在张家山村(今属古交市)开展抗日工作,被古交日伪军百余人包围。苏凤在突围中牺牲,张文选被俘后遭日军杀害。
9月15日 太原西山松树坑煤矿工人在李全小、赵虎等带领下,举行罢工斗争,要求日方提高工资,发给工人粮食。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9月20日 中共晋西北新军党委会作出关于新军党政组织及工作变更的决定,纵队及团的党委一律改为军政委员会,同时建立党务委员。党的组织在新军部队中部分公开。
9月22日 决死2纵队第5团第2、第3营各一部在古交刘庄迎击日伪军,打死日军30余人。
秋 决死2纵队两个排在南岩村与日军交战,被日军包围,战斗中牺牲8人。除3名突围外,其余59人被俘充作劳工。
11月15日 贺龙在新军总指挥部召开的纪念新军建立4周年大会上,对新军提出3点希望:第一,加强政治军事训练,提高军事技术,使新军更加正规化;第二,提高警觉性,粉碎日寇、投降派和顽固派的进攻与阴谋,使新军更加巩固、更加坚强有力,成为坚持晋西北抗日、坚持华北抗战的铁的长城。第三,新军是晋西北的子弟兵,要与民众打成一片,和晋西北的各抗日党派、八路军同甘苦,为建设晋西北根据地而斗争。
11月 日军开始实行第三期“治安强化运动”,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成立了“经济封锁委员会”,规定了封锁物资,派“经济检查班”日夜巡逻。
12月27日 日军出动2500余人“扫荡”晋西北八分区根据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