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联队伍成立之前,从1930年到1936年,中共东满特委这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在领导东满各族人民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就是在“东满特委”领导下的一个重要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也曾是东满特委机关所在地。在这里,有太多的革命烈士为抗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回望历史,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再次翻看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往事,以此铭记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特委书记童长荣血染十里坪
童长荣,字灿华,又名张长荣,安徽省枞阳县人,是我党早期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曾先后担任过中共东京特支领导人,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大连市委书记、东满特委书记。同时,他还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始人之一。
1933年末,东满四县游击队已有700多人,其中党团员占80%,有各种武器500余件,还有上千名赤卫队。日军为消灭日益壮大的东满抗日游击队,调动兵力6000多人,开始对东满各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讨伐”。
日军把这次“讨伐”的重点放在了小汪清游击根据地。日伪军和伪自卫团共1500多人的“讨伐队”编成3个小分队,从小汪清、夹皮沟、青沟子岭3个方面向小汪清游击根据地包抄过来。游击队利用尖山子和磨盘山的有利地形打响了反“讨伐”战,日军死伤数十人,未能突破防线。此后,日伪“讨伐”队又派100多人从侧面发动进攻,也被早已埋伏好的赤卫队用炸药包和手榴弹击退。
日军又出动飞机轰炸小汪清根据地指挥中心马村和梨树沟,根据地内弹尽粮绝,军民只好用树皮充饥,严寒的夜晚,群众无住处,只能在野外过夜。在长达50多天的战斗中,不少党、团员光荣牺牲,数百名群众被屠杀,原有1500多人的根据地,最后只剩下400余人。
为保存力量,中共汪清县委决定放弃小汪清根据地进行转移。1934年1月的一个深夜,抗日军民分成两个突击队,选择敌人防守薄弱的西大坡和夹皮沟冲出包围圈,转移到大荒崴和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4年2月4日,日军大濑户部队纠合日伪军数百名,向汪清大肚川一带进犯,所到之处杀人放火,烧毁民房数十栋,杀害许多无辜群众。2月20日,汪清游击队一分队联合救国军等抗日部队150人联合作战,在大肚川附近森林中开展伏击战,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汪清游击队主力的阴谋。同时,汪清游击队主力迂回敌后,攻打伪警察所和伪自卫团,迫使敌人收兵撤退。
2月中旬,日军“讨伐”队连续进攻汪清十里坪一带(今属汪清县东光镇)抗日部队。在反“讨伐”战斗中,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和特委机关、部分游击队员和群众转移到东光镇庙沟村的大北沟一带。3月21日,敌人又派出兵力搜山,童长荣和一些战士、群众被敌人包围。身患重病的童长荣在指挥特委机关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朝鲜族女战士崔今淑冒着弹雨将他背出重围。但是,童长荣终因伤势严重流血过多而不幸牺牲。
勇将梁成龙牺牲在运粮途中
1935年初,在汪清县绥芬大甸子(今罗子沟)抗日游击区内,经常可以见到一个身材魁梧,和蔼可亲,走家串户,为游击队筹集粮食的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勇将梁成龙。
梁成龙是汪清县大兴沟镇河西村人,193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爱人、母亲、兄妹和村里的很多进步青年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2年3月,汪清县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同年9月,因县游击队中队长金哲牺牲,县委军事部决定让梁成龙接任游击队中队长。同年9月末,梁成龙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来到嘎呀河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五次“讨伐”围剿。
同年11月,从宁安和安图转来的游击队与汪清县游击队合并,扩编为汪清县抗日游击大队,下设三个中队,梁成龙任大队长。不久,梁成龙从嘎呀河根据地回到特委、县委驻地——小汪清马村。
1933年4月,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日益强大的抗日武装,调动了汪清周围的日军守备队和伪军警1500余名,用“焦土”战术对小汪清根据地进行“讨伐”。
以马村为中心的小汪清游击根据地中尖山子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通过情报得知,4月17日敌人要进攻。为了打好头一仗,梁成龙亲临第一线防区指挥战斗,首战告捷,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这次胜利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增强了他们反“讨伐”战斗的信心。
尖山子防御战胜利后,梁成龙立即召集各防区的指挥员重新修正作战方案,准备打击敌人的反扑。18日,日伪军警又兵分三路同时进攻马村,皆以失败告终。两天的防御战,根据地军民在梁成龙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并肩作战,消灭了200多名日伪军,炸毁4辆汽车。19日,在夹皮沟宿营的敌人又开始“扫荡”根据地了。撤退到大肚川的敌人也改变路线从大汪清沟向根据地进攻,但敌人的这次“讨伐”同样也一无所获。
1933年9月14日,梁成龙被选为中共东满特委委员。同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游击根据地发动的冬季大“讨伐”,见人就杀。在小汪清负责根据地妇女工作的梁成龙的爱人李英玉和他的母亲一家8口人都被日本侵略者杀害。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和大举“讨伐”下,根据地的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必须有人深入敌占区买粮。梁成龙挺身而出,他一个人牵着两匹马到汪清县凉水泉子(现属珲春县)北大洞、高丽岭一带买来食盐后,又到罗子沟换来了粮食。1935年初的一天,正当梁成龙从罗子沟运粮食返回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鸡冠砬子新民村附近时,遇到了敌人的“讨伐”队,在这次遭遇战斗中,他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0岁。
日共国际主义战士伊田助男
中共东满特委和各县区党组织,在反击敌人大“讨伐”战斗中,十分重视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们用朝、汉、日3种文字书写标语和宣传单向各处散发,对日伪军进行反战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这些标语和传单,不仅对敌占区群众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在日伪官兵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3年3月末,游击队员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马村击退日军鳖冈村一“讨伐”部队打扫战场时,在东林河附近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辆日军军用卡车和一个日本军人的遗体和遗书。
遗书上这样写道:“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我看到你们分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野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给贵军,请你们对准日军法西斯军射击……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一九三三年三月三十日。”
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把这位反战烈士的遗体和抗日游击队烈士遗体一起埋在一片幽静的山谷中。3天后,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民在伊田助男的坟前举行了追悼会。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他们把根据地马村小学校命名为伊田小学。
伊田助男事件发生后,日本特务机关在鳖冈旅进行了大搜捕,这个部队调到延吉后被全部解散,官兵被送到各地“矫正思想”。东满特委把伊田助男的事迹向上级党组织作了报告,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广为传播。1935年,李延禄在莫斯科工作期间,曾把伊田助男的事迹撰文发表在苏联莫斯科出版的《救国时报》上,以纪念这位国际主义战士。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