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日烽火中的沔阳在襄南地区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仙桃市委党史办公室 作者:戴水生   2022-11-29 08:57:34

  沔阳地区〔建国前包括今仙桃市全部,洪湖市大部和天门市、潜江市、汉川县局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块孤悬敌后的抗日根据地。这期间,沔阳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坚持敌后抗战,抗击了襄南地区的主力日军;并于1943年夏配合新四军五师挺进襄南的部队,创建了以沔阳为中心的襄南抗日根据地;又于1944年6月在沔阳东部建立了中共汉沔中心县委、汉沔政务委员会、汉沔指挥部,下辖监沔县委、汉沔工委、川沔工委、嘉蒲工委和坝潭、黄蓬、复兴、老沟、张沟5个中心乡12个分乡,使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沔阳地区的抗战历程,在鄂豫边区和新四军五师抗日斗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作为鄂豫边区的基本区,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为实现战略牵制和战略包围武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以自己的甘甜乳汁,滋养了鄂豫边区和新四军五师部队,为鄂豫边区和新四军五师的发展壮大作出特殊的贡献。

  一、沔阳是襄南地区抗日主战场,实现了对襄南之敌的战略牵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沔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敌、顽、我必争之地。沔阳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位于华中重镇武汉与江汉名城荆州、沙市和黄金水道长江与汉江(亦称襄河)的中间地带,武汉与荆沙的往来,水陆必经沔阳,沔阳扼武汉三镇之咽喉。只要占据沔阳,向东可威胁武汉,向西可控制荆沙。1938年lO月,日军攻占武汉后,便把沔阳全地区作为重点争夺目标。先于当月底就沿长江攻陷沔阳南部重镇新堤,占领沔阳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后于1939年10月沿汉江攻陷沔阳北部重镇仙桃;继而占领沔阳全境,还派重兵驻守新堤、仙桃、峰口等14个重镇,并设武汉西区警备司令部于仙桃,设旅团司令部于锋口,设地区司令部于白庙、沙湖:彭家场等地,常驻日军野畈师团2000余人,伪军8000余人,还时常调集武汉日军增援沔阳作战。直到日军投降,仅在沔阳地区受降日军就达7000余人、伪军10000余人。沔阳是襄南驻敌最多地区。日军侵入沔阳后,国民党军第一二八师王劲哉部也于1938年底从嘉鱼北渡长江进驻沔阳,先既抗日、又反共,企图独占沔阳。后在我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积极投入抗日,得到了沔阳人民的拥护。沔阳数以千计的青壮年踊跃参加王部抗战行列,使该部得以迅速发展,不到两年,该部由不足1000人马,发展为4万余众,编为9个旅(含3个独立旅)、18个团。于是该部便以沔阳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发展,将汉阳、汉川、嘉鱼、监利、天门、潜江、江陵诸县作为游击区域。此外,还有国民党军统游击第二纵队金亦吾部也分驻沔阳。沔阳是襄南驻国民党军队人数较多,实力较强的地区。我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对这块战略要地也十分重视。师长李先念在进行战略部署时说:“如果我们能够恢复洪湖,不仅可以牵制敌人,配合正面作战,而且对我鄂豫边区敌后战场的发展也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于是不断派出主力部队在敌后打击敌人,适时开辟小块根据地。沔阳地方党组织,在积极配合做好统战工作的同时,也大力建立和发展游击武装,于1939年到1943年间,先后建立规模不等的游击队13支,1000余人枪,坚持敌后游击战。因此,沔阳地区自陷落起,敌、顽、我在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战。

  襄南地区较大规模的抗日战斗主要发生在沔阳,沔阳发挥了抗日主战场的作用。日军为独占沔阳,把守武汉门户,打通西进道路,必欲消灭沔阳抗日武装这个拦路虎,不断调集重兵进行“扫荡”。我抗日武装与敌在沔阳地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据史料记载,沔阳地区敌我开战达百数十次之多,仅较大规模的战斗就有十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战斗就有五次:一是1940年夏的陶家坝战斗,为襄南地区首次大战。是役,盘踞在仙桃镇的日伪军从武汉增援一个甲种师团和几个混成中队,集步兵5000,骑兵2000,坦克40辆,飞机30架,号称万余众,向128师驻陶家坝防地大举进攻。我与敌激战三昼夜,歼灭日军400余人,首战告捷,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威风,鼓舞了襄南地区抗日军民士气。二是1940年冬的崔家拐战斗。日伪军万余众,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一二八师崔家拐防地发动进攻,敌我激战七昼夜。是役,击毙日军少校川岛、青濑以下官兵280余人,伤敌1000余人。战后日军主帅叹息道:“小小崔家拐,竟成了第二个台儿庄。”三是1941年7月的施家港战斗。日伪军10000余人,用坦克、大炮作先导,向一二八师施家港防地猛烈进攻,敌我激战七昼夜。是役,歼敌1800余人。四是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2月4日侏儒山战役。这是我新四军五师主力向汉沔地区之敌主动发起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历时两个月,进行大小战斗14次,歼灭伪定国军第一师5000余人,击溃伪二师1000余人,击溃日军数次增援,击毙日军200余人。是役中,仅沔阳境内的胡家台战斗,就打死、烧死日军近200人。这次战役,解放了汉沔大片土地,扩大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同时还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保卫长沙作战,也为日后我军向以沔阳为中心的襄南地区发展创造了又一前进阵地。五是1943年2月的峰口附近地域战斗。日军为最终消灭沔阳地区抗日武装,纠集10万之众,发动“江北歼灭战”,向一二八师峰口附近地域防地大举进攻。由于敌强我弱,加上一二八师主力古鼎新旅叛变投敌等诸多原因,导致一二八师全军覆没。尽管如此,此次大战仍给日军以重创。据日军战史记载:“此次沔阳之战,我军战死254人,负伤890人”(实际不止此数)。上述五次大战,均是襄南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较大战斗。沔阳人民在战争中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历次战斗中,沔阳数以万计的民众冒着枪林弹雨为抗日部队构筑工事,运送弹药、给养,给战争以巨大支援。八年全面抗战中,沔阳人民动员数以万计的子弟参加新四军和其他抗日部队,抗战中牺牲的烈士有籍可查的就有514人。抗战中死难的民众和损失的财物不计其数,为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创建以沔阳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现了战略牵制目的。1942年底至1943年初,日军为了进一步逼蒋投降,迅速结束中国的战争,对我鄂豫边区所辖各地大举“扫荡”,沔阳乃至襄南地区陷入敌手。日军自以为解决了襄南问题,随即抽调襄南兵力大举进犯江南洞庭湖地区,使驻守在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我新四军五师部队在粉碎敌顽夹击的艰苦斗争中,为了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牵制日军兵力于襄南地区,于1943年3月派出主力部队分东西两路挺进襄南,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是年8月在沔阳南部的洪湖地区胜利会师,创建了以沔阳洪湖为中心的监(利)沔(阳)根据地、以沔阳排湖为依托的天(门)潜(江)沔(阳)根据地、以沔阳五湖和银莲湖为重点的汉(阳)沔(阳)根据地和以芦林湖为基地的(汉)川汉(阳)沔(阳)根据地,沔阳及周边地区的广大农村和部分城镇重新回到人民手中。襄南根据地的创建,犹如在敌人的后方插上一把钢刀,日军唯恐这块战略要地为我所据,不得不从江南战场调回兵力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我根据地军民则利用河湖港汊展开游击战与敌周旋,使敌对我根据地欲灭不能,欲弃不舍,只得派重兵把守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于是我根据地军民便采取“日军向前进,我军便在它后面拉住其尾巴”、“日军要‘扫荡’,我军就在河湖港汊之间与之周旋,拖住日军力量”的战略战术,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因此。日军在襄南自顾不暇,无法抽调兵力去支援其他战场,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第六战区在江南地区的对日作战,还直接钳制了日军向湘北、鄂西进犯。

  二、沔阳地区是战略包围武汉的链环

  华中重镇武汉,是日军在中原战场的指挥中心,是日军进攻华南的物资和兵员补充供应枢纽。新四军五师以及鄂豫边区抗日武装创建的目的,就是要遏制武汉之敌向华中、华南进犯,将其包围于武汉最后歼灭之。1943年以前,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只有鄂东、鄂中两个基本区,只在东、北方构成了对武汉之敌的威胁,还未构成战略包围的态势。只有再开辟襄南、鄂南并使其连成一片,才能实现其战略包围武汉的壮举。1943年3月,新四军在部署挺进襄南作战计划时,师长李先念就指出:“襄南地处武汉外围,如果我们把它夺到手,那不论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对敌人的一个很大的威胁。”又说:“鄂东、鄂中是我们的两个基本区,这很象一个不可战胜的巨人,站在武汉外围的东、北方向,使敌人随时感到胆颤心惊。现在我们这个巨人需要把一只手狠狠打向鄂南,再一只手狠狠打向襄南,这一双手,如果在鄂南与襄南地区包抄过来,我们就实现了战略包围武汉,这对我们反攻敌人是极其重要的一着。”

       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1943年夏,新四军五师挺进襄南,重返洪湖成功,建成了以沔阳为中心的襄南根据地。但此时鄂南根据地尚未建成,沔阳与鄂南隔江相望。1944年1月,转战鄂南的新四军五师十四旅部,从古战场赤壁附近的柳头北渡长江,与十五旅部在沔阳会师。五师首长随即命令十五旅派遣汉沔支队配合十四旅南渡长江,开辟嘉(鱼)蒲(圻)临(湖南临湘)地区。汉沔支队配合十四旅在嘉鱼、蒲圻的小白山、车埠等地打垮了国民党顽军大部,使鄂南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壮大,襄南、鄂南两块根据地也就通过沔阳连成一片,构成了在西、南面包围武汉的战略态势,至此胜利地实现了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从四面八方包围武汉的战略意图。沔阳地区在完成战略包围武汉的伟大历史场面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链环和桥梁作用。

  三、以沔阳为中心的襄南根据地,是鄂豫边区重要的财源基地

  鄂豫边区长期孤悬敌后,受到日、伪、顽三面夹击,敌人在对我边区发动大规模军事“扫荡”的同时,还对我边区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与掠夺。在这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我边区军政人员的吃、穿、用、军需、后勤等一文不给,其他根据地也无法支援。鄂豫边区所辖的豫南、鄂中、鄂东、襄南、鄂南、石公华几块根据地中,较早开辟的豫南、鄂东根据地在经济上自顾不暇,无力供给边区政府;较后开辟的鄂中、天汉根据地虽有支援,但终因财力有限,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边区的行政、军事开支,边区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

      因此,解决财源问题也是新四军五师挺进襄南、重返洪湖的重要使命之一。以沔阳为中心的襄南根据地建立以后,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都把财经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控制了汉阳沌口至石首古长堤长达300多华里的水运交通线,沿线设税卡130多处。仅沔阳地区在其境内河流交汇处和交通要道就设固定税卡50余处,设活动税卡数十处,平时每天可征税二三十万元,旺季可达七八十万元。此外,还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广征薄收田赋,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根据地经济得到迅速、稳定的发展。襄南经济的发展,给边区政府以巨大的经济支援,使边区的经济困难局面很快得到缓解。其中,沔阳地区为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根据史料记载:鄂豫边区机关和主力部队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关税收入。

      1944年边区财源关税月税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2000万元来自天汉京应等地和襄南各县。边区关税年收入4亿元(法币和边币),其中三分之二来自襄河地区。而襄南与天汉的收入比例与是4:1。当时有“大襄南而小乌克兰”之美誉。沔阳为襄南大县,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无论财政、物资都优于其他各县。据史料记载:沔阳地区每月向边区政府上交银元数十万元以上,其中“监沔上交1亿5千万元(边币),汉沔上交1万元(银元),每月上交三次,每次五六挑子”,为襄南其他地区之总和,还承担了新四军五师十五旅部队的全部给养的筹措任务,是边区1943年以后的最大的给养仓库之一。此外,沔阳还为边区政府推销公债500万元,可见,沔阳是鄂豫边区的一个重要财源基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