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粟裕率军渡江过年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贾晓明   2023-02-11 15:04:26

  抗战时期的1944年秋,节节败退的日军为确保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带,防止美军可能在浙江、福建方向登陆,先后占领温州、福州等要地,控制了浙闽两省沿海地区,国民党军纷纷西撤。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东南沿海抗日斗争,发展苏浙皖边与浙江沿海地区,以准备执行战略反攻的指示。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南进,首先打开苏南、浙西抗日局面,再与浙东打通联系,尔后相机向南发展。华中局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粟裕曾在浙西南打过三年游击,对地形、民情较熟,由他指挥军队南进最合适不过,于是上报中共中央。不久,中共中央批复:同意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南渡长江。

  粟裕接受任务后,决定新四军第一师分东西两路渡江:东路由刘先胜、陶勇等率特一团、特四团和机关后勤,从江都大桥地区嘶马、大桥间渡江,经丹(阳)北、句(容)北南下;粟裕本人率领西路第七团从淮南出发,在仪征、东沟(六合城东南)间渡江。为防意外,粟裕还在岸边预留了担任警戒和掩护的足够兵力。他还命令联络江南部队和干部、群众为掩护部队渡江做好准备工作。

  12月26日,粟裕率部进至离江边约15公里的小营李宿营,准备于27日晚从沙窝子乘木船过江,在龙潭北的一个小码头登陆。龙潭西靠汪伪政权首都南京,东邻伪江苏省会镇江,两地均有敌人重兵驻守,而两地之间的龙潭、下蜀、高资等铁路车站都是日伪据点,还有铁路与江岸平行,中间地带很狭窄,地形不利,但也正因为如此,敌人想不到新四军敢于从他们的眼皮底下通过。长江两岸和铁路两旁的中共地下组织密切关注敌人动向,一些“卧底”党员“到日伪据点,把小队长以上的军官以种种名义请到城里喝酒,有的据点的哨兵,实际上是我们派人穿着敌人的服装冒充的”,在12月27日、28日晚上做到了不让日伪军“出门”。粟裕指挥侦察分队先行过江登上南岸的龙潭码头,接着大部队从沙窝子乘木船分批顺利过江到达南岸。期间,有两艘日商轮船也被东路部队巧妙地调用参加运输。由于人多船少,来不及运送就天亮了,后续一个营只好于次日晚仍然利用龙潭码头渡江。

  这样,粟裕率领近万人,在日伪军的眼皮底下轻松渡过了波涛滚滚的长江。12月31日,粟裕率部到达茅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溧阳陶庄。陶庄的老百姓搭起彩门,墙上贴满红绿标语。当粟裕率领新四军指战员从敲锣打鼓欢呼的夹道人群中通过时,连续行军的疲劳顿时消失。粟裕和部队在此休整3天,高高兴兴迎来了1945年的元旦。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