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中的延安石油工业
来源:搜狐历史   2017-05-22 09:27:42

  根据新近发现的盟军记者拍摄的老照片,抗战时期的陕北,八路军已经有了十分简陋的石油钻探、炼制到运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

  延安有石油的记录,在东汉班固的《汉书》和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都有提及。相传清朝以前,延河边的石缝里就有油花冒出来,老百姓把它叫做“黑水子”,可以点灯照明。1904年,延长县知县余元章通过陕西省巡抚曹鸿勋奏请朝廷试办起了“延长石油”。1935年,刘志丹等率领的陕甘红军攻占了延长,控制了油矿,组织工人维持了油田的正常运营,出品包括煤油、擦枪油、油墨在内的产品,还为中央红军生产出了治愈南方官兵到北方后脚跟开裂的凡士林油膏。

  此后,为了打破日军疯狂侵略造成的“油荒”以及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边区积极组织油田的生产,配备陈振夏等得力领导担任延长石油厂领导,打出新的高产油井供应边区。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3155吨,经加工生产出汽油163.94吨、煤油1512.33吨、蜡烛5760箱,以及擦枪油、凡士林油膏、油墨、黄油等。党中央、边区政府各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的照明用油,军委的电台用油和八路军后方兵站的运输用油,都得到较好保证。1944年5月,毛泽东主席为获得边区特等劳模称号的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