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区先进工作者奖章(上)、生产模范奖章(下)
抗战爆发后,中共对开辟根据地的部署是在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指出,中日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红军今后的基本任务是创建根据地,箝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与扩大红军。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红军的主要作战地区是华北敌后。
太原失守后,太原失守后,八路军留在华北坚持敌后游击战。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决定,第115师一部留在以恒山为依托的晋察冀边区,第115师主力进入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第120师范在以管涔山为依托的晋西北地区,八路军总部及第129师主力和第115师一部进入以太岳、太行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由此开始了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在山东,1937年月10月,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天福山、徂徕山东省、黑铁山、沂水、微山湖等抗日武装暴动,组成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和鲁东游勇队等。1938年5月,第115师和129师各一部进入冀鲁边,统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1938年月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同月,115师师部及一部开赴山东,开辟了山东根据地。
在华中,1938年3月至4月间,新四军各支队分别向皖南、皖中集结,新四军军部和第1、2、3支队到达皖南岩寺地区,开始创建根据地。4月,先遣支队进入苏南地区。之后1、2支队配合建立起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3支队逐步建立起皖南根据地。4支队开辟皖东、游击支队开辟豫东,初步打开了这两个地区的抗战局面。各支队开辟的根据地,为以后华中根据地的扩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东北,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战斗,消灭了大量敌人,牵制了日军入关作战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根据地不断扩大工业,在抗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华北,八路军在与日军奋战过程中,开辟了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山东等根据地。新四军在华中开辟了苏(州)常(熟)太(仓)、皖北、豫皖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在华南,广州失陷后,中共领导在东莞、惠阳、珠江三角洲等开展游击战争,并于1940年创建了琼崖抗日根据地。
抗日后期,中共确立了敌后根据地的基本战略方针为“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扩大人民武装”。到 1945年4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建立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豫、冀热辽、晋绥、山东、苏北、苏中、淮北、淮南、河南、皖中、苏浙皖、湘鄂赣、湘鄂皖、浙东、东江、琼崖等19个大解放区,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这年春夏,八路军、新四军等敌后武装向日军发起攻势,根据地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