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侵华日军腹背受敌相持阶段提前到来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2017-12-18 10:30:01

  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措施使得人心向齐,军民关系融洽,这为扩大抗日队伍提供了群众基础。同时,根据地队伍的迅速扩大也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形势有关。

  由于国民党执行“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在战役上采取“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的线式单纯防御,否定运动战和游击战,作战呆板,致使国民党的200多万军队在15个月内伤亡104万余人,出现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丢失了华北、华中大片国土和华南要地,共有13个省的340余座大中小城市、1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被侵华日军迅速占领。

  与此相反,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在正面战场溃败之时,迅速挺进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变日军的后方为前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太原沦陷前,八路军在华北主要是在战役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首战平型关告捷,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和信心。接着,八路军第120师、第129师在同蒲路北段和正太路上先后展开交通破袭战,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攻取雁门关,袭击阳明堡机场,摧毁敌机24架,予敌较大打击,有力地援助了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守战役,并掩护了他们的撤退行动。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国民党军大部溃退到黄河以南以西地区。自此,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即告结束,以共产党武装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尔后,八路军三大主力进一步在山西实行战略展开。第115师及集团军总部(八路军后在国民革命军序列中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特务团各一部在晋察冀边地区,第115师主力进至晋西南地区,第120师在晋西北地区,八路军总部率第129师全部及第115师一部在晋冀豫边地区,分别依托五台山、吕梁山、管涔山、太行山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冀中、冀南、冀东、冀鲁豫边和山东等平原地区,先后领导了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从1938年4月起,八路军各部又逐渐将抗日游击战争由山区推向冀鲁豫平原和察绥广大地区,开辟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

  在华中,新四军各部于1938年4月由皖南和鄂豫皖边挺进敌后,挺进大江南北,先后在苏南、皖中、豫皖苏边等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自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日军6万余人。1938年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40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8%,抗击伪军7.8万人,为当时全部伪军。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冀鲁豫、苏南、淮南、豫皖苏边等大小24块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从而使日军占领的地区只限于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兵力愈加分散,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

  同时,八路军、新四军也迅速发展壮大,从出师抗日前线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18.1万余人,壮大了三倍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建立和扩大,构成了对日军的严重威胁,促使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提前到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