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凌青绥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来源:中华先锋网   2019-06-28 09:02:26

  凌(源)青(龙)绥(中)抗日游击根据地和承(德)平(泉)宁(城)抗日游击区,是党在长城以北建立起来的抗日游击区之一,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辟与存在,对巩固冀东抗日根据地,扩大开辟热河、辽西等新区及1945年党和军队迅速挺进东北,起到了重要作用。

  凌青绥地区的敌伪统治力量,主要是伪军讨伐队、警察署和伪村公所等地方势力。武工队采取了依靠群众、打击首恶分子、争取协从人员、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的政策,使开辟凌青绥地区的工作进展较快。1942年12月,冀东党组织决定建立临抚凌青绥联合县工委和行政办事处。1943年春,又分别成立了临抚昌(黎)和凌青绥两个联合县工委和办事处。凌青绥工委建立后,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了区一级政权。1942年冬,已增建区级政权5个,培养了大批干部和骨干分子。1943年,工委又抽调干部开辟绥中地区,在绥中建立了两个区后,又继续开辟城东和兴城的大、小药王庙一带地区。1943年又开辟了凌源部分地区。

  从1943年春开始,日本侵略者对热南、辽西地区不断增兵,进一步疯狂推行“集家并村”政策。日军威逼群众修围子(“人圈”围墙),修炮楼,企图把居住在长城内外几十以至百余里范围的广大群众,以武力强迫赶进“人圈”。根据上级的指示,凌青绥工委领导山区人民,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工委成员和武工队员在群众中揭露敌人的阴谋,发动群众不修围子,破坏围墙,不进“人圈”,组织群众拆毁围墙。使日本侵略者推行的“集家并村”政策屡遭挫败,终年未成。气急败坏的日军在“集家并村”政策失败后,在划定的“集家区”外的所谓“无住禁作地带”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并对凌青绥工委所在地进行“梳蓖清剿”,妄图把党政机关一举歼灭。同时,讨伐队、伪警察沿长城以北,在纵深50里到百余里的区域内,制造了大片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1943年冬,凌青绥工委将工作重点转入到“人圈”内。他们开展了争取敌伪中下层人员为我党工作,派出武工队员进入“人圈”宣传教育群众。此外,还领导广大群众坚持无人区的反扫荡、反清剿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坚持了凌青绥的抗日斗争。

  1944年下半年,凌青绥工委根据上级指示,积极组织武装工作队和地方部队,恢复和开辟了新的地区。1945年5月,冀热辽区党委成立了挺进东北武装工作队,凌青绥地区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冀热辽部队在司令员李运昌率领下挺进东北,凌青绥地区 广大党政干部,随大军一起参加了接收东北的斗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