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子弟兵”称谓诞生于晋察冀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2-08-27 15:19:58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一部2000余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展开游击战争。他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武装力量,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1937年11月,建立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很快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平山团(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开赴晋察冀根据地,连战连捷。1939年5月,平山团和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取得了著名的上下细腰涧大捷,全歼被围日军。聂荣臻给七一八团拟写了嘉勉令《永远保持并发扬平山团的光荣》:“……你们是平山子弟的优秀武装,边区子弟的优秀武装,你们是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你们在战斗中锻炼得更加坚强。你们要永远保持和发扬你们的光荣传统,永远成为军区八路军的模范部队,成为捍卫民族、捍卫边区和捍卫家乡的优秀的平山子弟兵。”有研究指出,这是“子弟兵”一词首次用于称呼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1939年底,晋察冀根据地冬季反“扫荡”战役取得胜利,击毙了侵华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发来贺电,全国报刊纷纷报道,全国抗战热情更加高涨。聂荣臻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抗敌报》上复信指出,晋察冀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固长城,是“全边区父老和‘子弟兵’的血肉所创造出来的”。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于1940年春到晋察冀考察后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书中写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是在晋察冀生了根的抗日军。”后来,为表彰作战勇敢的八路军指战员,晋察冀边区还特别设定了“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

  1938年1月,《抗敌报》增出一份周刊《抗敌副刊》,不久改名为《抗敌三日刊》,这份报纸成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1941年1月,经聂荣臻倡议,《抗敌三日刊》改用《子弟兵》报的名称。《子弟兵》报迅速成为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方面极为重要的宣传鼓动工具和八路军指战员交流战斗经验的平台,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干部战士以及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子弟兵”的称谓也更加深入人心,并迅速传遍了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吴小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