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晋察冀根据地里的国际友人(三) ——在根据地工作多年的非共产党员林迈可
来源:河北党史网   2018-11-28 17:54:25

 

       林迈可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1938年初受邀到中国燕京大学任教。

  林迈可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十分同情,同时又对共产党敌后抗战十分好奇。1938年初,林迈可趁复活节放假,和几个外籍教师到冀中根据地访问。1938年和1939年暑假,林迈可又两次来到来到晋察冀,两次都见到了聂荣臻司令员。

  三次访问晋察冀根据地,林迈可看到了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热情,他深受感动,感觉自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但同时,他也为根据地艰苦的条件震惊,各种物资的匮乏,严重影响着根据地的抗战事业,因此,他下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根据地人民。回到北平后,他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地下抗日活动,并利用外国人的特殊身份通过各种关系,为根据地购买无线电零件、药品、医疗器材,然后通过地下党组织转送到根据地。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日军开始抓捕在华英美人士。林迈可夫妇在北平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护送下到达平西抗日根据地。

  在平西,林迈可夫妇受到热情欢迎和接待,并被安排在通讯部的电台工作。1942年春,受聂荣臻司令员的邀请,林迈可担任了军区通讯部技术顾问。由于没有教材,他从最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开始,为部队的技术人员讲授无线电课程。林迈可的妻子李效黎在通讯部任英语教员。在工作中,林迈可夫妇发现,用中文发报会有很多的麻烦,一个数码错了就会译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字,而英语单词都是由字母构成的,偶尔拼写错一个字母一般不会影响到理解原意。于是,他们共同帮助部队用简单的英语来传递无线电信息。从1942年到1944年,林迈可夫妇一直在晋察冀军区工作,从事电台设备的整修改进和教学工作,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无线电人才。我国许多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人员、骨干、专家都是从这个培训班出来的。

  1944年5月,林迈可夫妇离开晋察冀军区到达延安,担任了八路军总部通讯部的无线电通讯顾问,继续为敌后抗战贡献力量。

  林迈可三次访问晋察冀和在此工作期间,用相机拍下了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记录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如何艰苦卓绝地进行抗战。这些照片是驳斥一些人诬蔑中共“游而不击”的最有力证据,也是林迈可先生留给中国人民的一笔巨大财富。

  抗战胜利后,林迈可携家人返回英国后,他们发现,西方世界对中共的抗战基本不知道实情。于是,多年来,林迈可夫妇致力于向世界宣传中共的抗战事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拍摄到的照片向当地华侨,特别是来自台湾的华侨讲述中共抗战的真实情况,林迈可说:“八路军抗战的事情,我们百分之百地有权来证实的。我自己可能是以外国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的很少几个人之一。我因偶然的机会第一次目睹了他们与强大的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情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物质条件下打击日本侵略者,他们领导的军队连最基本的给养、武器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军事行动都极合乎民心,他们将人民组织起来,同人们共患难……。”

  来源:中共河北历史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