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壶关八年全面抗战史
来源:微口网   2018-11-24 10:40:13

  壶关居太行之巅,腹地宽广,山高林密,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太北门户”“时局晴雨表”之称。

  壶关人民历来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的英雄气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壶关人民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7年5月,共产党员张恒业和进步青年姚希圣在壶关宣传中共抗日主张,成立县乡村牺盟会和壶关县抗日自卫队,点燃了壶关抗日的星星之火。

  1938年2月19日,日寇首次侵占了壶关城。壶关党政机关转入东南部山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3月25日,壶关抗日武装在东长井村附近成功地伏击了抢粮日军,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日决心。八路军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后,县党政机关和抗日团体于5月初返回县城,惩处汉奸,整顿治安,建立了抗日新秩序。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爱国捐献运动支援抗战。在固村一带,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妇女张贴标语,儿童站岗放哨,盘查坏人,抗日气氛尤为活跃,并于1938年6月在固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村支部。不久,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群众运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高潮,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国会相继成立。中共壶关县委还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防奸、锄奸和反贪污、反恶霸运动,改造了村级政权,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9年7月13日,日军再次侵占壶关县城。山西省第五专署路东办事处、中共太南地委机关、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等机构转移到崔家庄、树掌、神郊、河东、芳岱等村。壶关党政机关和抗日团体也迁到了大井、石盆一带。壶关人民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一方面组织群众空室清野,围困日军;一方面组织武装抗击日军的进犯。8月6日,河口村秦德标游击队伏击日军汽车队,取得了胜利,鼓舞了民心,提高了士气。

  1939年“十二月事变”,阎锡山积极反共,制造了店上、魏家岭惨案,许多抗日干部和进步分子惨遭杀害。面对国民党进攻,日军扫荡,共产党依然于1940年2月在盘马池村成立了壶关县政府(也称抗日民主政府),正式脱离了阎锡山旧政权。随着建党、建军、建政的发展,壶关根据地由开辟转入巩固时期。与此同时,受中央国民政府领导的壶关县政府在常行村成立(简称常行国民政府)成立,日军扶植的日伪壶关县政府在县城成立。这样形成了,两个阵营三权鼎立五种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

  鉴于壶关斗争形势复杂,战略位置的重要。1940年3月5日,、王稼祥给彭德怀的指示《关于争取对内和平,巩固已得阵地的方针与具体步骤》中,四次提到壶关,目的确保壶关掌握在八路军手中。

  为此,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于1940年4月24日至26日,到壶关与国民党高参王葆贞划分太行山南段军事分界线,以大井划界。确立了国共分区抗战,减少摩擦的同时,也为界北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中共壶关县委在组织上又增设了中共壶南县委,具体领导敌占区和国民党占领区的对敌斗争。为了粉碎日顽对根据地封锁,中共壶关县委将党政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山庄窝铺,和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密切的鱼水关系,形成了巨大的抗日力量,终于渡过难关,巩固了根据地。

  1941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驻壶顽军制造了多起惨案。先后杀害了县委组织部长吴树修、中共壶南县委书记、壶关县武委会主任马千里等抗日干部。日军在占领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游击区进行“清乡清政”,对根据地进行了“扫荡”。从1月15日到年底,日军的袭击与武装活动达116次,袭击抗日县政府18次,大的清剿4次;国民党顽固派武装越界骚扰达174次。面对不利形势,中共壶关县委领导独立营、区干队和各村民兵组织迎头痛击,毙伤日伪军498人,并取消了部分维持会,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内进行了村政大选,建立了共产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参加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在敌占区和游击区扶持“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敌。

  1941年到1943年,太行山区连续三年大旱,加上敌人封锁,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中共壶关县委认真贯彻中共颁布的以对敌斗争、精兵简政、发展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政策”,普遍开展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并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反维持”、“反扫荡”、“反顽固”斗争,开辟了黄山一带游击根据地,终于度过了难关,根据地进一步得到了恢复发展。

  1943年,随着国际、国内抗战局面的变化,壶关的抗战局势有了好转。但侵华日军对壶关根据地进行了更加疯狂的“清乡”、“蚕食”和“扫荡”。1943年5月,日军进行了“五月大扫荡”,壶关县军民利用“麻雀战”、地雷战、“窑洞战”等战术,战胜了日军的多次出击。在反扫荡中,全县民兵有1496人参战,作战43次,毙伤日伪军76名,俘日伪军136名,捉拿汉奸敌探31名,解放民夫43名,还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并收复了国民党占领的界南地区,抗日根据地空前壮大。

  1944年,驻壶日军的供应发生困难,提出“以战养战”的战略,在夏秋庄稼成熟时不断出来抢收粮食。中共壶关县委组织根据地军民展开了反抢粮的斗争,打退了日军的多次抢粮活动。并组织民兵370余人主动出击,配合八路军32团攻克了陵川县黄沙山铁壁碉堡,解除了日伪军对壶关南部的威胁。9月常行民兵进行了四天四夜的窑洞保战,树立了以弱胜强,民兵战胜日伪军的先例,可谓窑洞战的经典战例,受到129师师长刘伯承的称赞,窑洞战开始在晋冀豫根据地大力推广。为鼓舞根据地军民战斗和生产建设的积极性,10月在安口村召开了“壶关县杀敌劳动英雄战绩展览大会”,表彰了抗战以来壶关的一批劳动杀敌英雄。大会之后,根据地内展开了各行各业的竞赛运动。

  根据太行四地委的指示,减租减息运动在全县铺开,经过四个月的群众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大为改善,群众抗日、生产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1945年,壶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面继续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一面积蓄力量准备反攻。6月为配合太行区部队对日伪军的夏季攻势作战,县武装力量主动出击敌占区,第一区区干队同西掌联防民兵一个月内打退日军八次抢粮,并主动出击日军16次。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站》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收复县城指挥部,并一举拔掉了县城外围东长井、河口、栲栳山和药王山四个日伪据点,为解放壶关县城奠定了基层。

  正当全县武装力量准备攻克县城之际,阎锡山派兵接受了壶关的日伪政权。9月19日,上党战役打响,壶关地方武装配合太行军区部队,经过5个多小时激战,全歼阎军近千人,活捉日伪县长周吉彰和阎锡山委派的县长李州,解放了壶关县城。至此,壶关全境得以解放。

  日军占领壶关共6年零4个月,在这期间,勤劳勇敢的壶关人民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业绩。全县先后有5986名青壮年参加了部队和地方武装,1.5万名民工支前参战,在县境内进行了大小战斗760余次,消灭日伪军239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110余支,人民群众交售公粮187万担,做军鞋2.4万余双。在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闻名全国的民兵杀敌英雄徐顺孩、张小保。英勇善战的青年先锋秦德标、盖海蛟,还有智勇双全的女游击队员苏召兄等等。有不少热血儿女为了壶关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宁死不屈的马进喜、申金巧夫妇,视死如归的女联络员宋菊花,钱粮科长张绍良,组织部长吴树修等等。他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壶关人民的解放谱写了光辉的历史,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