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1901—1943),字旭人,1900年3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湖南乡沙湖周家村。父亲周石麟,为人忠厚勤劳,是个贫苦农民,靠耕作二亩薄地和走村串户做些小本生意以维持全家生活。母亲邓氏,勤劳贤惠,生下六男一女,因家境贫寒,其中五个儿女相继夭折,最后仅剩下了周复及其小弟。周复八岁时即不幸丧父,他与三岁的小弟从此只能靠母亲替人捻纱糊口度日。少年时代的周复天资聪颖,酷爱读书,颇受尊长和私塾先生的钟爱。
1924年,周复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生队学习。同年冬,陈炯明粤军趁孙中山北上之机逼近广州。正在读书的周复被广东革命政府编入了黄埔学生军,先后参加了平定陈炯明及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部的叛乱。
1927年5月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的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9年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
1931年参与创办东亚新闻社,任科长。同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随后东渡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明治大学就读法科。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周复毅然罢读回国效力。3月,受蒋介石之邀请,在南京参与了复兴社(即中华复兴社)总社的秘密组建工作,先后任中央监察会监察、监察会书记及组织处长等职,具体负责该社的组织工作,系总社长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之一。1935年调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特派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周复将军主动请缨投入到抗日救亡战场,受命担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职务军衔)主任, 随部队不断艰辛转战于中原地区各前线。
1939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敌后游击战略规划,成立了专门负责指挥华东鲁南及苏中苏北地区敌后游击作战的鲁苏战区(华北则成立了鹿钟麟为司令长官的冀察战区),原东北军老将于学忠将军担任司令长官,沈鸿烈及韩德勤担任副司令长官(韩长期率部驻扎在江苏省中部地区)。由于该战区属于国民政府敌后游击战计划的重要区域,1939年3月,军事委员会特调派文武兼备的周复将军担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战区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山东省政府委员。从1939年到1943年,周复与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指挥的部队在鲁苏战区苦苦坚持了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其间他集党政军等要职于一身,成了于学忠司令长官的重要高级助手。
1940年初,周复在安丘县马家旺村(社址后迁沂水北乡马家土峪子村)创办了鲁苏战区《阵中日报》,自兼社长。至1942年的两年间,该报坚持每日出版,对官兵进行爱国教育,号召抗日救亡,鼓舞战区士气。鲁苏战区孤悬敌后,环境险恶,因此大力开展抗战宣传,鼓舞官兵士气是极为重要的。经周复建议,战区在沂水北乡天晴旺村干训团中心广场修筑中山堂一座,命名为“中山堂”,于学忠、周复等高级将领每周在此召开总理纪念周会。周复还指示在中山堂高台上架设了一台大型收音机,每晚召集官兵集体收听重庆的广播新闻。此外,他还组织政工大队定期演出抗战戏剧,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对官兵进行抗日救亡教育。
1941年11月,日军以其第12军为主力,配属航空兵、坦克部队,以及伪军共五万余人,分三路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企图消灭该区的鲁苏战区部队。周复协助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指挥鲁苏战区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下,坚持鏖战五十余天,歼敌数千人,粉碎了日寇的“扫荡”。战后,周复率政治部人员移至日照北乡坊子村。
1942年8月12日,日军秘密出动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企图包围移驻莒县东三十里坪头的鲁苏战区司令部,抓捕于学忠、周复等高级将领。于学忠和周复闻讯,即率部抢在日军合围之前突围脱险。8月20日,日军纠集1.5万余人对鲁苏战区主力第113师的防区安丘唐王山、擂鼓山一带实行“铁壁合围”,于19日刚刚移至此地的鲁苏战区司令部和政治部也被包围,周复协助总司令于学忠指挥113师与日军激战两昼夜,终于突出了重围。于学忠负伤,周复率政治部迁至安丘西南乡董家宅村。
经过日寇的长期引诱策动,鲁苏战区辖下的新编第4师师长吴化文(原西北军冯玉祥部将)于1943年1月18日率新编第4师及第1师投敌,山东战局突趋危急。
2月17日, 日军驻青岛、潍县、济南等地的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及独立混成第7旅团一部,计2万余人在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下再次对鲁苏战区的胶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部、第113师驻地城顶山一带发动了大规模“扫荡”,企图寻歼鲁苏战区主力。于学忠总司令组织战区各部分头迎击,以迂回包围断敌退路,战区各单位非战斗人员则分头疏散。周复率政治部人员疏散到挺进第二纵队厉文礼部防区——安丘西南书院山一带。
2月20日午后,日军迫近书院山,周复率八百余人于黄昏后向东突围。21日黎明时分在山东安丘第六区同峰乡被日军包围。仓猝间,周复率部抢占了在张家溜西南的城顶山,据险死守,奋力抗敌。日军不断增兵,将周复部层层包围。激战中,周部伤亡过半。周复以粮弹不继,不可死守,下令集中火力突围,并亲率敢死队员数十人冲杀于第一线。行至半山腰,他胸部不幸被流弹击中,血流如注。他强忍剧痛,继续指挥突围,最后力竭殉国。同时牺牲的还有第113师少将参谋长张植桴等。第113师师长韩子乾、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厉文礼被俘。此役共激战七日,鲁苏战区各部共歼灭日伪军数千人,但自身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周复在1920年代便有过办报的经历和经验,深知报刊宣传的重要性。1940年初,他亲自主持创办了鲁苏战区唯一的一家报纸——《阵中日报》,周亲自兼社长,由卢麟(又名卢好问,江西人)任经理,张冰子(江苏人)任总编辑。社址先设在安丘西乡马家旺村,后迁沂水北乡马家土峪子村。
1940年—1941年近两年间,该报社坚持每日出版,广泛报道国内外战争新闻,号召抗日救亡,鼓舞官兵士气。由于周复颇有办报经验,《阵中日报》办的相当正规,一律采用新闻纸铅印大版,印刷精致,发行广泛。此外,他还组织政工大队定期演出抗战戏剧,教唱救亡歌曲,对官兵和当地民众进行抗日救亡教育,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及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和《保卫大鲁南》等,都是经常演出或教唱的节目。
城顶山战役结束后,周复将军的亲人将其遗体运至绪泉村,在周姓族人的帮助下秘密安葬于周家老林中。迫于时局,刻碑两块,一块书刻“周公之墓”的明碑立于坟前。一块记有生平传略的墓碑则埋于地下。
1944年7月24日,周复将军的夫人陈景贤女士,将政府发给的抚恤金50200元全部捐献给国家。周复将军有子女7人(现均居住在台湾)。同年10月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将军,在重庆抗战堂主持召开了周复将军追悼大会。最高统帅蒋介石特派商震将军代祭,并委俞济时将军代为慰问其家属。
10月15日,蒋介石发表悼念电,表彰周复一生的勋迹,内称:周复“出身军校,历任军事及党务工作,十余年来,忠勤不懈”;“就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经渝青训时,以成仁自矢”;“其后,随军转战,备历艰险……往来敌后,如临坦途”;“能犯人不敢犯之险,能处人不易处之境。”足见他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因战功卓著、以身殉国,周复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
1988年6月,周复将军的儿子周造时先生由台湾来大陆探亲,专程来到安丘绪泉村,追忆逝去的先父,祭奠英烈的亡灵。1995年8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周复为革命烈士,其墓迁入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
2010年9月4日,适逢抗战胜利纪念日,周复的女儿周济时老人与其女儿应广仪一起,先后来到当年周复将军英勇牺牲的城顶山和战区政治部驻地旧址有子山,踏寻探访英雄父亲当年的战斗足迹。周济时一行还专程赶往绪泉村,拜访了长期照料先父墓园的年长族人周茂华等。
附周复将军碑文如下:
周公讳复号旭人赣临川人毕业黄埔军校三期游学东瀛归国后历任党政要职念八年春调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五年奋斗卓然为战区精神支柱中一度返渝述职三十一年春兼鲁省府委员次年1月驻安丘有子山2月20日敌大举进犯翌午于六区张家溜城顶山中弹殉国临危从容自得叹曰局势如何得了无一言及家事享年四十有三遗妻陈景贤及子女匡时等七人念八日卯刻成殓葬安丘四区辉渠乡绪泉庄东周氏坟林前谨识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仲春上泣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