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地下交通线畅通无阻
来源:大众网   2017-12-17 10:00:09

  1941年以后,由于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包围、封锁,各抗日根据地间的交通联系十分困难。冀鲁豫边区是华中、山东抗日根据地通向太行进而去往延安的必经之路,建立交通线,对于护送干部、传递文件、转运物资、保持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至为重要。

  从1942年初起,冀鲁豫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加强交通工作的指示,先后建立起通往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及陇海路南水东根据地的7条主要交通线。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从濮范观中心区交通总站起,过微山湖到山东分局交通站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最重要的地段是湖区地段,即从津浦铁路沙沟车站、微山湖东的鼓楼,过微山湖到单(县)东中心区,过水路15公里、陆路100公里。建立这条交通线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著名的微湖大队和铁道游击队等部,最终保障了这一交通线的畅通。很多党政军重要领导人安全往返于这条交通线。194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1943年9月,山东分局书记朱瑞,通过这条交通线由山东抗日根据地到达冀鲁豫边区。1943年冬和1945年秋,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两次往返于这条交通线。

  另一条是从边区交通总站起,到林县任村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的交通线。1942年初,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示冀鲁豫军区要同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密切配合,把太行到冀鲁豫、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下交通线建立起来。5月,冀鲁豫军区在内黄县井店设立沙区办事处。经过对这一地区伪军多方面的工作,沙区办事处于1942年夏建立经内黄、安阳,过卫河、安阳河、平汉路封锁线,到达林县任村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建立后一年内,即护送我党政军过往人员近1000人。沙区办事处从建立到抗战胜利的3年间,共护送干部和青年学生4000多人,其中就包括刘少奇、朱瑞、陈毅、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等重要领导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