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本此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普遍实行“三三制”建政的原则,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党外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制度。
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三三制”政策, 实行普选制,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在政权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从政治上调动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人民的团结,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为敌后抗战渡过极端艰苦的阶段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历史背景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地将统一战线思想付诸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到1940年初,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已普遍建立了包括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在内的抗日民主政权。在这些政权中,尽管中共以外的其他党派、团体和工农以外的其他阶级、阶层人士数量还比较少,但其已基本改变了此前的苏维埃政权模式,初步具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性质,从而为“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争取和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战,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思想,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同年7月,毛泽东在为纪念抗战3周年所发表的《团结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指出:“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既不赞成别的党派的一党专政,也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而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这即是统一战线政权。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此后,根据上述“三三制”原则,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阐释道:“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多的,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不识字的人,则采用投豆法;对有特殊原因不能赴会的人,采用背箱挨户送票、收票的方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重视民主建设。
“三三制”及“三三制 ”政权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采取的一项大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既体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总要求,又适应了抗日战争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特定政治形势的需要。
复兴抗战馆馆藏文物
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西栖普选委员会1941年5月30印制的《普选导报》,为研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以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普选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普选导报》文献历史背景:1941年2月6日,山东抗日根据地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栖霞成立,1941年2月初,胶东区各界代表大会在栖霞县苏家店前寨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驻会主席团和行政委员会,林一山当选为主席团主席,王一亭当选为副主席,曹漫之当选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通过了施政纲领、土地问题和划分行政区等决议案。在行政区划决议案中,决定将胶东区划分为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行政区。2月6日,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曹漫之任主任。随后,胶东各海区专署、县、区、乡、村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转向了群众性的民主选举。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时使用的投票箱。
1944年4月,山东抗日根据地胶东抗日武装委员会编印的《村团民选教材》油印选举教材。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5月边区油印的《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珍贵毛边书文献,封面标注为“党内干部读物”。内容为林伯渠1944年3月25日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的报告,“三三制”政权得以完善,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