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最大的抗日救亡团体——苏北抗日同盟总会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7-01-12 11:09:51
1937年12月4日,宋振鼎、郑洪、吴觉、谢冰岩、夏如爱、蒋希文等人在淮阴县召开了苏北抗盟筹备会议,草拟了苏北抗盟的《政治纲领》、《行动纲领》、《组织工作纲领》、《宣传工作纲领》、《答苏办人民书》等文件。12月20日晚,淮阴、淮安、涟水、泗阳四县的代表,在靖江正式召开苏北抗盟筹备大会,选举蒋希文为筹委会主任,吴觉负责组织工作,谢冰岩负责宣传工作,夏如爱负责总务工作,宋振鼎任秘书长。会议决定成立苏北抗盟自己的武装———苏北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由郑洪任总指挥,蒋希文兼参谋长。决定抗盟以淮、涟、泗为中心,向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地区发展。
经过苏北抗盟筹委会的努力工作,苏北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抗日救亡的高潮,到1938年1月,淮阴、涟水、淮安3个县成立了抗日同盟会,抗日自卫队也发展到1000多人,五六百支步枪、4挺轻机枪。
盘踞在苏北的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对人民群众的抗日处处加以限制,处心积虑地想收编抗盟的武装。苏北抗盟巧妙地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通过设在徐州第五战区李宗仁的关系,取得了合法地位。1938年2月19日,苏北抗盟正式成立,宋振鼎为理事长,谢冰岩为秘书长。
1938年的春夏,是苏北抗盟活动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抗盟总会大力开展活动,办训练班,训练抗日青年,出版宣传品和刊物,召开政治讨论会,他们还到农村开办识字班,出墙报。各县成立了抗日文艺宣传队,到农村基层巡回演出《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救国歌曲,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5月的徐州会战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徐州,苏北沦为敌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韩德勤加快了破坏苏北抗盟的活动。他密令特务逮捕抗盟会的骨干,胁迫参加抗盟活动的国民党员登报声明退出抗盟,捏造种种罪名通缉抗盟总会理事陈扬、陈淦、金求实等人。最后,韩德勤以苏北抗盟不符合他炮制的《江苏省民众组织条例》为借口,公开宣布予以取缔。
在国民党的高压下,苏北抗盟被迫停止了活动,抗盟所属的抗日宣传队、自卫队等也被迫解散。但苏北抗盟的影响是压制不了的。在苏北的抗战中,数千名抗盟成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多自卫队员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成为坚持苏北抗战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