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参议会参议长等要职,集党政军务于一身,工作非常繁忙。但不论工作怎样忙,黄克诚总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到根据地来访的党外民主人士,因此他做统战工作很有成效,在党外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誉为“儒将”。
当时,苏北盐阜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的政治、军中中心,华北局、新四军军部都设在这里,影响很大,许多抗日民主人士都曾到这里来进行抗日活动。其中著名的有救国会“七君子”之一邹韬奋,大公报记者范长江、音乐家贺绿汀,经济学家薛暮桥、骆耕漠,知名的文化人士阿英、何士德、孟波、章枚等,还有德国共产党人希伯、美国共产党员罗生特医生等。他们都受到黄师长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生活愉快,工作满意。
黄克诚对邹韬奋尤其关怀备至。邹韬奋是1942年11月由上海来到苏北阜宁县三师驻地的。黄师长象老友重逢那样热情相待,促膝畅谈。邹韬奋当时有耳病,黄师长指示有关部门积极为他治病,提供方便。不久,遇上了日伪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大“扫荡”,邹韬奋因耳病不能随军行动。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黄师长和张爱萍副师长研究决定,派人护送邹韬奋、贺绿汀到杨茫江先生家去隐蔽。杨茫江也是一位经历不凡的人。他当过北洋军阀吴佩争的秘书长,做过国民党湖北省省长,又担任过复旦大学教授。他的。侄儿杨仲华,原任国民党韩德勤部旅长,后投敌当上“剿共游击副司令”。他的侄女婿徐继泰,原来也任韩德勤部旅长,后投敌当上“徐州、东海剿共副总指挥”。可是杨先生为人正直,坚决反对日寇和汉奸,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黄师长亲自找他谈话,促使他和我们团结抗日,并请他做盐阜区副参议长。杨茫江激动地说:“黄师长不愧为共产党的将才,胆识过人,能团结朋友,同他合作共事,我感到心情舒畅”。所以黄师长经再三考虑,把邹韬奋安置到他家。邹韬奋在杨家住了约有一个月。汉奸徐继泰曾来杨家“拜访”,但杨先生正气凛然,以严词训斥。邹韬奋也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徐继泰终于未敢加害邹韬奋,狼狈而去。
黄师长在对待友军方面,也是有斗争、有联合,在斗争中求团结。原东北军112师霍守义的部队,奉蒋介石之命从鲁南调到苏北,以增援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黄师长对韩、霍区别对待。日伪第二次“扫荡”时,霍部也受攻击,为了保存实力,要借我们根据地避敌。黄师长就派政治部组织科长沈铁兵与霍谈判。沈是东北人,父亲曾在张作霖部做官。黄师长利用这个关系叫他去见霍。霍也派要员来拜见黄师长。黄克诚答应让路给他们转移。后来,霍部一直没有同新四军冲突,保持中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