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日根据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概况。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0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华中地区新四军领导的8大根据地之一。既是最深入敌腹心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较大规模的沿海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三市,多部位于扬州、泰州、南通北部,少部位于盐城、淮安南部,东临黄海,南至长江。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张鼎臣。4月28日 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6月17日 指挥先遣支队在镇江以南的韦岗进行伏击战,毙伤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数十名,击毁日军汽车4辆,缴获许多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此战为新四军在江南抗日的处女战。 6月中下旬任代司令员。1939年8月,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执行开辟苏中和苏北地区根据地的任务。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所属部队北渡长江,挺进苏中。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指挥,下辖叶王陶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所属各师重新整编,1月17日 自盐城返回东台苏北指挥部,筹建新四军第一师。1月25日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3月,苏北区党委改称苏中区党委,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4月20日苏中军区成立,粟裕兼军区司令员,刘炎兼政治委员,苏中抗日根据地形成。后来,刘炎因病不在位,他的职务由粟师长兼任。
苏中战略区当时的管辖范围。盐城的斗龙港至淮安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东,黄海以西,拥有2.3万平方公里土地、800余万人口,下辖4个分区、1个特区:第一分区包括江都、高邮、宝应3县;第二分区包括兴化、东台、台北、泰东4县;第三分区包括泰兴、泰州、如西、靖江4县;第四分区包括如东、如中、通中、通西、通海及海启6县;兴(化)东(台)泰(州)特区为中共领导下的联抗部队活动区域。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和意义。1942年2月15日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指出:“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3月16日 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六师部队(师长谭震林)统一由第一师指挥,第六师番号不变。10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电示:“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11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决定,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撤销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成立苏中区党委,粟裕、陈丕显分任苏中区党委正、副书记。12月 以苏中军区海防团为基础扩建海防纵队,任命第三旅旅长陶勇兼司令员。 1944年初,苏中根据地军民相继攻克大官庄等17处据点,3月5日 粟裕叶飞(副师长)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灭日军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内生俘24人),揭开了苏中战略反攻的序幕。新四军对敌军重镇车桥发起进攻,取得完全胜利,并趁势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地区,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的连接。10月24日 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决定由粟裕率苏中军区主力一部南下,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11月26日又指示:粟裕南进后,统一指挥江南斗争。1945年1月13日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成立苏浙军区(2月5日正式成立),粟裕任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未到职),叶飞后任副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4月 受华中局委托,代表华中局领导苏南、浙西、浙东三个区党委的工作。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77人组成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9月1日华中局指示,成立苏浙区党委,统一领导苏浙地区工作,以粟裕为书记。1944年底,粟裕奉命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南下苏浙皖边区,叶飞继任第1师师长兼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4月,叶飞率部南下,陈丕显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政治委员,管文蔚任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时,苏中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东到黄海,西临京杭大运河,北到兴化、东台一线,南至长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1945年底,粟裕任华中分局常委、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中央任命为苏皖军区司令员,粟裕推荐张鼎臣担任)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率军在江苏省高邮、邵伯地区,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进行的进攻作战,也叫抗日最后一战。此役,共歼灭日军岩奇大佐以下1100余人(内俘虏900余人),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4000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步枪6000余支,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日伪军据点。(据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苏中抗日根据地》 和《江苏革命史词典》)。
一九四一年四月上旬,粟裕同志作了从运动战向游击战作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报告。他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坚持苏中抗日根据地在政治上、战略上具有深远意义。他说,我们面对着敌人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中间隔一道长江,同敌人唱“对台戏”,可精彩啦!我们这里打一个胜仗,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很快传到南京、上海,政治意义太大了。大家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苏中抗日根据地地处长江下游,将来战略反攻时,敌人从长江逃跑,我们象打渔人一样,在长江口张上一个大渔网,统统把它收罗起来。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1941年2月的指示电中,曾把包括苏中在内的苏鲁战区作为"华中的基本根据地"和"向西向南发展的策源地",赋予它"好像汉高祖的关中"的战略任务,粟师长独立主政苏中战略区的领导和指挥重任,经过几年战斗和建设,已建成了名副其实的"关中"。新四军一师在苏中战略区能控制和储备的人力、物力、财力,占华中四成以上,在华中战略区中均占首位,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块坚强前哨阵地。它不仅有足够的力量坚持和巩固现有地区,收复日伪军占领地区,胜利地进入对日、伪军的局部战略反攻阶段;而且有力量随时执行发展和支援新区的任务,组织更大规模的运动战,与顽军相抗衡,完全起到了"汉高祖的关中"的战略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