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第一次长沙会战 > 内容正文

第一次长沙会战简介
来源:西陆网   2017-07-06 09:15:07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 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拉开战幕,冈村宁次指挥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进犯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动员战区所属部队约24万兵力迎战。10月15日,30集团军克复三都并继续追击,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10余万大军,配备强大的火力和大量骑兵,于9月中旬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中国第9战区所辖兵力为11 个军30个师。日军9月27日攻入长沙后仅3天就被迫撤退。10月8日敌我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我军损失近7万人。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驻华中的日军出动12万兵力,于12月23日再度进犯长沙。中国军队第9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将敌人诱至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予以包围歼灭。会战一开始,湖南民众以“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悲壮气概,一夜之间便使日军无法在战区内获得一粒米一根草,所有大小公路也沟堑纵横,日军的坦克、牵引车、野炮、重炮均不能通行。守卫长沙城的第十军将士从军长到士兵,均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拼死抵抗。1942年1月 16日,恢复战前原态势。此役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此前日本南方军在百日之内,横扫盟国在东南亚的大部分据点与要塞。长沙之战,令西方对中国刮目相看。此后,美国政府以最快速度通过法案,拨给中国5 亿美元的信用贷款;英国政府也立刻通过决议给中国5000万英镑,作为法币的平准基金。中国艰苦抗战多年后,终于跻身成为抵抗法西斯轴心的主要盟国。

  第四次长沙会战是长衡会战的第一阶段,6月18日,日军用优势兵力自背后攻破岳麓山阵地,城内守军被迫突围,长沙沦陷。四次会战中,中国军队给敌以重创,虽然最终未能阻止住敌人占领长沙,但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背景: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并在南京成立伪政府。

  1938年11月初,日军攻陷湖南北部,长沙岌岌可危。国民党采用焦土政策,制定焚烧长沙计划。但一系列偶然因素让大火完全失控,致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房屋被毁,长沙亦成为二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因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发生在夜里(即夕)故称为“文夕大火”。

  1938年,大火发生几天后,酆悌、文重孚、徐昆被枪决。1939年薛岳代理第9战区司令长官,指挥长沙会战。

  随即,日本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发动了扫荡重随枣会战外围的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希望国民政府能尽速投降。在这场危及战时陪都重庆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1940年夏,蒙古族也展开了自发的抗日斗争。在欧洲,1939年9月,纳粹德国军队向波兰不宣而战,引发法国、英国向纳粹德国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正式爆发。欧美列强放弃了将欧亚两洲的法西斯国家力量引向苏联的企图,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谈的态度,支持中国国民政府进行抗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