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第一次长沙会战 > 内容正文

四次长沙会战:薛岳上演“天炉战法”重创日寇(下)
来源:历史之家   2017-07-08 15:51:07

  第三次长沙会战:诱敌深入,“天炉”降寇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策应日军占领香港和南洋各地,阻止第九战区向粤桂转移兵力,日本大本营命令阿男惟几集结12万人的兵力,再次向长沙发起进攻。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薛岳召集第九战区高级将领认真总结上次作战的经验,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了一份新的作战计划,取名为:“天炉战法”,其含义是:在日军进攻方向上,要彻底地破坏道路,在中间地带空室清野,设置纵深伏击地区,诱敌深入,从四面八方构成一个“天然熔炉”,将敌围而歼之!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同时,薛岳还加强了情报工作,能及时掌握日军的调动情况。

  12月23日,日军按计划发起进攻。他们套用的还是上次的老战术,孰不知,对手已今昔非比了。薛岳按既定计划,对日军进行逐次抵抗,即依托有利地形向下一道防线撤退。这样,既不会冲乱后面部队的防御阵地,又便于向日军外线包围,以利后续歼敌。

  12月26日,日军三个师团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强渡泊罗江,向正面第37军防线扑来,该军按计划向东侧山地转移,接连突破两道防线的阿男惟几有点得意洋洋,认为中国军队像上次长沙会战一样不堪一击,他对中国军队在长沙周围集结的重兵情况一无所知,不顾准备不足、后勤补给困难等兵家大忌,于12月29日武断地下达了“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的作战命令。此举正中薛岳的下怀。然而,要想实现围歼日军的企图,守住长沙最为关键,薛岳匠心独运,知人善任,大胆启用善打防御战的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撤职留任)。李玉堂受领任务后,重新构建了长沙城的防御体系,在他的严格督导下,经过全军官兵日夜不停的奋战,终于在敌人进攻之前完成了所有防御准备,薛岳还把战区直属炮兵群配置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其火力能够及时压制长沙市区周围所有的交战地区。

  阿男惟几的先头部队向长沙南门扑来,防守此处的是李玉堂的预备第10师,该师顽强抵抗,使日军付出高昂代价也未能前进一步。日军又转兵猛攻长沙东门和北门,但在第十军的顽强阻击下,日军损失惨重,门外边留下了成垛的尸体。阿男惟几急得团团转,眼巴巴地望着近在咫尺的长沙城而不能得手,兴叹不已!

  就在第十军牢牢地把日军主力牵制在长沙城的时候,担任反攻任务的部队已相继到达指定位置,薛岳惟恐失去战机,置个别部队尚未到达指定位置于不顾,在1942年1月4日晚7时,果断地下达了收网命令。

  随着三发耀眼夺目的信号弹腾空升起,数路大军向阿男惟几发起围攻。阿男惟几狗急跳墙,夺路突围,中国军队穷追不舍,经过一周苦战,阿男惟几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新墙河北岸,但在他们的身后留下无数具尸体。至此,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第三次长沙大捷轰动了整个世界,薛岳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再次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并走向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国民政府授予他最高战功勋章--清天白日勋章,长沙市政府也把东长路命名为“伯陵路”。

  第四次长沙会战:作战不力,城破池陷

  1944年5月27日,日军出动36万余人向长沙进攻,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薛岳仍坚持套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老战法,一成不变地在长沙外围同敌人决战。日军8个师团兵分三路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对中国军队形成分割包围形势,这不仅大大出乎薛岳所料,还打乱了他将第九战区主力放在正面阻击日军的计划。第九战区难以进行有效抵抗,顾此失彼,节节败退,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6月14日,浏阳陷落,敌军从西南、东南向长沙合围过来,薛岳此时才不得不承认,“天炉战法”失灵了,由于自己盲目轻敌,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大错,第九战区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薛岳决定离开长沙,撤到湘东的后方指挥部去,而留下战区参谋长赵自立收拾残局。

  薛岳为什么要执意去湘东呢?这一行动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战局发展可看出。第一,薛岳将第九战区主力撤到湘东后,将九十九军、暂二军、四十四军、四军、三十军等5个军留在了粤汉线以东,缓解了该区域兵力不足的窘境,为日后保卫粤汉线(南段)和赣南保存了重要力量。第二,江西是抗日反攻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国共争夺的焦点。将第九战区主力西调就等于将江西拱手让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赣江追击战和击溃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果了。由此看来,第九战区司令部撤向湘东这一决策是有战略远见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