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泗五灵凤县,位于津浦路以东,洪泽湖以西,泗县、灵璧以南,淮河北,方圆200华里,人口约50万。这里水网交错,河流纵横,史称泽国。向有“站浮山,观五河,五河五道河,淮浍氵 崇潼沱”之民谣。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有党的活动。不管是在五河城里,在石梁河两岸,还是在比较偏僻的沱西、浍南,都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并且参加和组织了有名的石梁河起义和李庄暴动,宣传了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这些起义和暴动先后相继失败了,但是,却在淮河水滨、天井湖畔的广大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部队不战而逃。东北三省、华北平原、大江南北均遭沦陷,皖东北的形势一度混乱不堪。各地的大小司令纷纷打起抗日的旗帜,招兵买马,发展私人武装,各霸一方。有的欺压百姓,发国难财;有的名为抗日,实为土匪;有的投降日本当了汉奸。1938年底国民党的盛子瑾从皖西六安调来,任皖东北第六行署专员,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纵队司令。1939年9月,中央派张爱萍、刘玉柱等同志到皖东北成立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和盛子瑾搞统战工作(在此之前我党已从上海、皖西和山东派一部分地下党员进入皖东北)。从此,各地的大小司令除少数当了汉奸外,大部分成了抗日队伍。1938年底,共产党员吕振球到天井湖畔担任泗县一区的区长,名为盛子瑾的建制,实际为共产党控制。1939年夏,在我党的领导下,把一区从泗县划出来,又加上一个五北区,建立了泗五灵凤办事处。共产党员张国权、赵敏、郑淮舟先后任办事处主任,向乃光任办事处工委书记,这就是泗五灵凤的前身。这时泗五灵凤办事处管辖的范围,仍在天井湖周围方圆不过一二十里,中心是天井湖北岸的朱圩、岗陈、陈斜口、蒋吴庄等十多个村庄。1940年2月盛子瑾逃跑,皖东北政权完全为我党掌握,随之泗五灵凤办事处改为泗五灵凤县。吕振球任县长,曾谋任县委书记。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夕,全县已建立了浍南、浍北、路东、淮北、沱东、沱西、灵南、五北、天井、濠城、泗西等11个区、110个乡的抗日民主政权。管辖的范围不仅越过了石梁河西岸,也越过了沱、浍南,直接威逼淮河和津浦铁路。
与日伪顽争人由于泗五灵凤县地处边区,除了一部分接受革命思想的人走上了抗日和革命的道路外,还有不少人受反共思想的影响,迷信国民党的所谓“正统”牌子,有的去为国民党服务,有的当了汉奸,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忧国忧民,但苦于报国无门,举棋不定,犹豫徘徊。为了与日伪顽争夺人心,特别是争夺青年,泗五灵凤县除了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政策,还在浍河南岸的陆庙办了一所中学,即泗五灵凤县立中学。选派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钱正英、郑训、刘华光和地方社会名流陆家骥、李梓云、吴仰芝等担任教师。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这所学校迁到天井湖畔的弥陀寺(陆庙乃保留分校),到1946年北撤,该校迁到泗南县豆冲,五年多时间为党培训了近千名干部。不仅把当地的大部分青年学生争取到解放区来,连津浦铁路以西的宿县、怀远、涡阳、蒙城的一些进步青年,也争取到泗五灵凤县中来读书寻取抗日救国的真理和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曾任上海海军基地副司令员的阎道章同志,就是当年离开家乡宿县来到泗五灵凤县中来读书和参加革命工作的。我们不少革命干部也把自己的子女亲友从家乡接到泗五灵凤中学读书。例如著名的民主人士、革命干部钮玉书,把自己的女儿钮曾生和侄子钮禄生,从怀远送到泗五灵凤中学读书。当时担任泗五灵凤县长的徐崇富(徐宋田),把自己的妹妹徐崇林从家乡连城送到泗五灵凤县中读书。就连苏皖边区政府的领导人吴芝圃同志,也把自己的侄女吴广华从河南杞县接到泗五灵凤中学读书。上海、南京的一些进步青年也冲破敌人的种种封锁,到泗五灵凤中学来读书和参加革命工作。如现在任水电部部长的钱正英、高教部副部长黄辛白以及文化部的张秉柯,还有解放后在上海工作的王积谋、王以伟、许生民等同志都是当年离开繁华的上海,来到泗五灵凤中学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的。有些敌占区的民主人士,为了给共产党搞好关系,也把自己的子女亲友送到解放区学习。如当时处于边区的黄盆窑有一个叫许德曾的民主人士,家中有5顷多土地,在日伪统治时期,不甘受土匪、汉奸的欺压,把儿子许仰潇、侄子许仰恕送到泗五灵凤中学读书。后来儿子参加了新四军,他本人还当了泗南县的参议员。泗五灵凤县还通过建立“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吸收进步民主人士参加参议会。如陆家骥原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地方上颇有名气,泗五灵凤县就发动群众选举他为县副参议长。后来他表现一直很好。1946年北撤时,他跟随县委副书记孟亦奇等同志跑到凤阳山区,被数倍于我的敌军包围,在紧急情况下,组织上动员他留下来,他毅然失声地说:“要死就死在一起,我不离开你们了”在阵地上他象啦啦队长一样,鼓动战士不怕牺牲,坚守阵地,打击敌人。在突围时他安排身边的同志说:“我如突围不出去,不幸牺牲了,请转告组织上追认我为共产党员”。表现了一个进步民主人士与党合作到底,进而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
把好西大门泗五灵凤县南靠淮河,西临津浦,号称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前沿阵地和西大门。还是在七七事变后,天井湖周围就有朱博文组建的一支近百人的抗日武装。这支武装,后来一部分上升为豫鲁苏支队的“胡大队”,一部分编为吕振球的区队。1939年下半年成立的泗五灵凤办事处,专门设立了军事科,由共产党员刘青萍任军事科长。1941年泗五灵凤办事处改为泗五灵凤县,吕振球任县长,成立了警卫连,李时守任警卫连长。后来先后成立了县总队、县大队和各区队等人民武装。除了每年扩军上升四五百人外,泗五灵凤县经常保持三五百人的武装,加上区队,多时达三四千人。有效地保卫了根据地的安全。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泗五灵凤县的武装,配合主力与日伪军进行了大小50余次战斗,拔除日伪据点10多个,并且,先后与五河、临淮、蚌埠、固镇、泗县、灵璧的日伪据点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关系。通过秘密工作,这些据点有的与我们订立了互不侵犯、减少冲突的秘密条约,有的向我们提供枪支弹药;有的掩护我们的干部进出日伪据点;有的向我们提供情报。在这期间我们还争取了日伪驻蚌埠的教导师独立旅副旅长陈香圃、灵璧县伪军大队长胡长会、泗县伪军中队长李清泉等人率部起义参加我军。为了保证人员进出根据地来往方便,泗五灵凤在边区建立了许多秘密交通站。如灵固公路附近的老吴朱家有个朱怀彬,名义是伪保长,实际是泗五灵凤敌工站长郑淮舟同志通过认干亲的关系建立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从洪泽湖到路西去的干部,大都经过这个交通站住宿、吃饭,然后护送过路。泗五灵凤县还在蚌埠的光华旅社和小蚌埠建立两个秘密交通站。从上海、南京来的干部、人员,大都经过这两个交通站进入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淮南、淮北两个根据地和四师、二师也曾经泗五灵凤敌工站设在淮河北岸的小杨家的一个交通站进行联系和传递情报。抗日战争时期的泗五灵凤县,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与日伪顽争夺人心,特别是争夺青年和建立巩固的前沿阵地,把守西大门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和皖东北抗日战争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光辉灿烂的一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