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淮南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1-03 14:27:51

  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成立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加强对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迅速开创皖东抗战新局面。叶挺、项英于1939年3月30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提出拟在江北设指挥部。4月中旬,项英又致电中共中央,报告了新四军在江北的工作方针和江北部队改编的建议。中共中央迅速批准叶、项的建议,并于4月21日发出了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江北指挥部应成为华中我武装力量之领导中心。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39年4月27日,叶挺率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孙仲德等渡江北上,5月6日到达庐江东汤池。中旬,正式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兼任指挥,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赖传珠任参谋长,同时成立党的江北指挥部前委,张云逸兼任书记。

  193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徐海东为江北指挥部副指挥。江北指挥部成立后,立即整编部队,将新四军江北部队扩编为第四、第五两个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徐海东(兼,未到职),政委戴季英,副司令林维先,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兼(后何伟),参谋长谭希林,副参谋长赵俊。辖第七、第九、第十四团和教导大队 。第七团团长秦贤安,政委徐海珊;第九团团长詹化雨,政委高志荣;第十四团团长梁从学,政委李世焱。以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扩编成立第五支队,7月1日,第五支队在定远县安子集正式成立。五支队司令罗炳辉,政委郭述申,副司令周骏鸣,参谋长赵启民,副参谋长冯文华,政治部主任方毅(后张劲夫)。辖第八、第十、第十五团和教导大队。第八团团长周骏鸣(兼),政委陈庆先;第十团团长成钧,政委徐祥亨;第十五团团长林英坚,政委刘景胜。江北游击纵队在原来基础上以第二支队第四团一营为骨干,扩编为三个大队,司令孙仲德,政委黄岩,参谋长桂逢洲,政治部主任黄育贤(桂蓬)。整编后,新四军江北部队除留一部在皖中地区活动外,其主力即开赴皖东。各部队在各自活动的区域内,一面开展游击战,打击日寇;一面协助地方党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各种群众性的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建立根据地创造基础条件。

  二、皖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形成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后,第四、第五支队在津浦铁路两侧地区迅速展开。

  第四支队主要活动在津浦路西地区。第七、第九团在定远以南,滁县、全椒以北一带游击;第十四团在定远、凤阳、怀远一带打击日伪军。第九团恢复建制后,除担任支队指挥机关警卫任务外,积极出击敌人。1939年5月28日,第二营在合肥以西将军岭,击溃出扰之敌,毙伤敌十余名。6月21日,第一营在全椒玉屏山袭击该地守敌,毙敌15人,伤4人。5月25日,四支队特务团在寿县九龙岗附近,袭击下窑日伪据点,毙敌8人,伤敌20多名,俘敌9名。8月2日夜,滁县、全椒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围攻在张二房宿营的国民党滁县常备队。3日拂晓前,在张二房附近庙山宿营的第九团二营四连闻讯后主动出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战斗,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救出了友军。是役,毙敌40余名,缴获军用品一批。此次战斗,对团结抗日、巩固统一战线,扩大新四军的政治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动群众,连续战斗,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定远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从1939年5月上旬开始,第八团就开始配合苏皖省委到津浦路东地区活动。第五支队成立后,继续向津浦路东地区挺进。8月,罗炳辉、郭述申率第八团一、二营,第十五团和支队部机关相继到达津浦路东。10月,第十团也进到津浦路东地区。

  第五支队进入津浦路东后,将这块地区划为五个区域,分兵五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第八团第三营在来安、滁县,第一、第二营在天长、扬州,第十团在盱眙、嘉山一带活动;第十五团在仪征、六合一带游击;支队部和直属队在半塔集地区驻扎。

  1939年9月3日,驻滁县日伪军,在来安地方反动势力的配合下,侵占来安县城,企图一举歼灭在来安、滁县地区活动的第八团,切断津浦路东和津浦路西的联系,逼迫第五支队退回路西。5日,侵占来安的日伪军300余人,由来城向嘉山自来桥方向进犯,途经复兴集。五支队得知情况后由八团一部以及教导大队埋伏在复兴集周围,日伪军到达后,八团等部三面夹击,将敌击溃,歼敌逃回来城。当日晚八团在罗炳辉司令指挥下围攻县城,敌惊恐不安,遂弃城向滁县方向逃窜。是役歼日伪军100人,第五支队收复来安城。这是第五支队挺进津浦路东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11月20日,日伪军一部共400余人,再次占领来安。日军以一半兵力入城,另一部分隐蔽在距县城10多里的八石山,准备伏击第五支队。五支队决定二打来安城。罗炳辉亲率主力21日趁夜绕过八石山,直逼城下,一部潜入城内,出敌不意,先歼日伪一部。22日上午,五支队又在城外痛击从八石山来援的敌军。日伪军弃城而逃。这次战斗共毙伤日伪少佐指挥官以下200余人。第五支队再次收复来安城。

  同月,第五支队第十团在嘉山老三界东北的大、小公司地区痛击从明光出犯的300多日伪军,歼敌30余人。第五支队在积极打击日伪军的同时,还取缔各地日军扶持的伪“维持会”,不断缩小“伪化”地区。

  第五支队在津浦路东的胜利,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立足皖东、开辟皖东、发展皖东打下了基础。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作战,第五支队开辟了以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游击根据地。至此,皖东抗战局面初步打开。

  根据江北指挥部的部署,江北游击纵队兵分三路于淮南铁路两侧,执行抗日任务。纵队部和第三大队在巢县、无为沿江地区活动,保持与皖南军部和大别山区中共组织的交通联系;第一大队进至和县、含山一带;第二大队在肥东青龙厂和定远永康地区。

  三、苏皖支队战斗在天、仪、扬地区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苏皖边区的指示,派第四团团长张道庸(陶勇)、政委卢胜率团部及第二营,北渡长江。过江后,即以新四军苏皖支队的名义向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发展,策应皖东的新四军第四、五支队东进。苏皖支队到达仪征县陈集后,建立了中共仪征县委,苏皖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科长周新民任县委书记。仪征县委建立时属苏北特委领导,后(1940年6月)划属皖东津浦路东省委领导。1940年1月中旬,苏皖支队与第五支队第八团在六合县竹镇会师。之后,苏皖支队与第八团在仪六、仪天边境地区协同作战。

  苏皖支队到达仪征、扬州地区后,即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曾夜袭大仪伪警察局,活捉全体伪警,缴获一批枪支。接着又袭击甘泉山伪据点,歼灭伪军一个连,缴枪30余支。

  1939年12月18日,日军200余人,伪军600余人分别从扬州、六合出发,奔袭苏皖支队驻地月塘集。陶勇司令指挥部队设伏,痛击敌人,敌被迫撤退,苏皖支队取得了月塘集保卫战的胜利。是役共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6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多件。1940年1月29日,日军第17师团一部和六合县伪军共500余人,在天长、六合边境的横山地区,对苏皖支队和第五支队第八团进行合击。苏皖支队和第八团密切配合,奋勇反击,从东西两面打破了日伪军的包围圈,并向敌占领的横山进行反攻,攻占了山腰阵地,控制了横山制高点。日伪军进行反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和白刃战。敌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打退,战斗持续了8个小时。日伪军遭重大损失,被迫撤退。此次战斗共毙伤日军100余人,伪军200余人,俘日军2人。经此战斗,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日伪军不敢轻易深入苏皖边境地区。1940年2月,苏皖支队一部奔袭胥浦桥附近的船田庵伪军据点,消灭伪军1个分团,活动范围伸展到仪征城郊。

  胥浦战斗后不久,苏皖支队与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部及两个营合编,仍称苏皖支队,陶勇任司令,卢胜任政委,梅嘉生任副司令。合编后,苏皖支队力量得到加强。

  经3个多月英勇作战,苏皖支队初步打开了仪扬地区的抗日斗争局面。3月初,皖东第一次反顽战斗打响,奉陈毅电令陶勇率苏皖支队一部赴津浦路西增援。定远自卫反击战胜利后,苏皖支队又挥师东援,参加半塔保卫战。苏皖支队为皖东地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作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4月,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长由周爱民兼。6月下旬,苏皖支队奉命去苏中参加郭村保卫战,从此离开仪扬地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